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奪去孩子的挑戰精神

不少在Buddy養成有膽力的孩子等到上小學時, 反映說對體育課的授課方式很失望。

比方說, 體育課上教跳箱時, 出於安全考慮, 老師指導孩子說:“先爬上跳箱然後再爬下去。 ”

對於已經能跳過六層跳箱的孩子們來說, 體育課只是讓人“爬上來再爬下去”, 也難怪會覺得無聊透頂。 如果只是“爬上來再爬下去”的話, 爬樓梯不也一樣嗎?

如今, 小學運動會上因為唯恐孩子跌落受傷, 禁止孩子們在團體操上搭金字塔;出於安全考慮, 禁止孩子玩騎馬戰。 因而可供孩子們參與的運動項目日益減少。

從孩子們的角度來看,

Advertisiment
面對又高又大的跳箱, 確實需要十足的勇氣和膽量。

心呼呼直跳, 忐忑不安, 邊助跑邊想著“能不能跳過去呢”, 但卻鼓起勇氣一躍而過。 只有這樣, 才能練就孩子的膽力。

最近, Buddy幼稚園的孩子們在團體操上挑戰搭金字塔時, 也有家長擔心:“孩子萬一掉下來該怎麼辦?”但孩子們最需要的不過是父母的溫柔注視。

在Buddy, 孩子們能夠把握運動能力和體力的限度, 挑戰自身極限。 只有在挑戰面前敢於應對, 戰勝恐懼心理, 激發孩子挑戰的熱情, 這樣才能鍛煉膽力。

如果家長從一開始就武斷地認為:這個太危險, 那個孩子不會, 要不就是孩子年齡太小, 做這個還為時過早……這樣做無疑是剝奪了孩子的挑戰精神。 想要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Advertisiment
鍛煉孩子的挑戰精神, 關鍵在於盡可能多地積累經驗。

幼兒期的外宿保育也是培養膽力的大好時機。 能夠和小夥伴一同外宿, 就表明孩子的確強大了起來。

對孩子們而言, “原本不會做的事情現在會做了”, 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但相應的, 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有辛苦和汗水。 這不正是我們這些做大人的應該教會孩子的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