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是人人都適合“滿月發汗”,做錯小心留下產後隱患!

一、什麼是滿月發汗?

滿月發汗是坊間流傳的一種, 麻麻們在滿月後通過發汗, 達到驅寒排毒, 防治月子病的說法。

1、傳統滿月發汗的做法:

① 鴨蛋蒸熟趁熱蘸紅糖吃, 然後鑽被裡捂汗;

② 先喝小米油, 再把腳放在加有中藥熱湯的盆上蒸, 然後喝上一小杯熱黃酒, 蓋上被捂汗;

③ 準備一大碗摻有雞蛋的黃酒, 加熱後全吃掉, 躺被裡出汗。

二、滿月發汗眾說紛紜

1、網傳的“滿月發汗”都有哪些好處呢?

網上流傳的要做滿月發汗的說法, 是因為麻麻在懷孕的過程中, 骨縫逐漸張開, 這時候濕寒很容易進入體內。 而且不是一次進入,

Advertisiment
所以發汗也需要做多次, 才能把這些濕氣寒氣排除體外。 做滿月發汗除了能驅除寒氣外, 還可以溫經通絡、補氣血、排毒、燃燒脂肪、美化肌膚、增強免疫力……效果好的令人咂舌, 簡直有種不做你就虧大了的感覺。

2、做過“滿月發汗”的網友感受是什麼樣的?

@網友我愛優酪乳:喝過黃酒雞蛋後, 出了點汗, 覺得挺舒服的。

@網友菌菌媽:被全身按摩疏通經絡, 按得渾身疼, 進入蒸箱後大汗淋漓, 簡直要虛脫

@網友橘子紅了:本來休息的感覺身體還可以, 但是發完汗卻感覺很累, 像剛生完孩子一樣。

對於月子發汗, 麻麻們的感受都不同。 所以不能盲目相信網上的謠傳哦~下面科學解讀“發汗法”時間到!

三、正確解讀“發汗法”

“發汗法”是祖國醫學應用最早最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

Advertisiment
中醫學認為“發汗法”不僅痛經活絡、活動全身器官, 提高精神和恢復體力, 而且具有可以調節神經的功能,擴張周圍小血管, 改善微循環系統, 促進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 使內邪隨蒸發的汗液排出。

以上發汗法主要針對的是正常人, 麻麻在分娩時的創傷、出血以及臨產時用力等, 早已耗損不少氣以致抗病力弱。 如果再強行發汗, 會使津液損耗更嚴重, 引起身體其他方面的症狀哦! Dr.G 四、西醫認為滿月發汗易導致虛脫感染

月子發汗往往是過度發汗, 從西醫角度來講, 產褥期的代謝特點是汗液本來就比平時分泌旺盛, 這種現象稱之為“褥汗”, 需要適度多補充水分, 而過度發汗更使得體內水分丟失太多,

Advertisiment
容易導致體內水電解質失衡, 血液系統發生變化, 皮膚組織代謝功能出現異常, 並出現精神萎靡、無力、不愛吃飯等體液過度丟失的症狀, 使產婦乳汁分泌減少, 不能很好餵養新生兒, 更有甚者會發生虛脫。

特別提醒, 月子裡部分新手麻麻的會陰部傷口、剖腹產傷口還未完全癒合, 發汗容易使皮膚過熱, 不利於傷口恢復, 而汗液則可能污染傷口, 發生感染等問題。 五、中醫認為發汗產婦易造成氣血兩虛

麻麻產後原本就百脈空虛, 中醫認為血汗同源, 汗為心之液, 如果強行發汗, 津液損傷嚴重, 很容易出現乳汁不足、身體無力等情況, 還會消耗自身元氣, 出現心氣不足, 心慌沒勁的感覺, 增加臟器負擔, 使免疫力下降,

Advertisiment
結果不僅不能對身體有益, 反而可能使體質更差, 氣血虛弱得更厲害, 反而為產後病埋下隱患, 所以不提倡麻麻們通過大量排汗的方式來調養身體。

六、產褥期保健

產褥期保健的目的是防止產後出血、感染等併發症產生, 促進產後機體生理功能恢復。

1、飲食起居

合理飲食, 保持身體清潔, 麻麻居室應清潔通風, 注意休息, 至少3周以後才能進行全部家務勞動。

2、適當活動及做產後康復鍛煉

產後儘早適當活動, 經陰☆禁☆道自然分娩的麻麻, 產後6~12小時內即可起床輕微活動, 於產後第2日可在室內隨意走動。 行會陰後-側切開或行剖腹產的麻麻, 可適當推遲活動時間。 待拆線後傷口不感疼痛時, 也應做產後康復鍛煉。 產後康復鍛煉有利於體力恢復、排尿及排便,

Advertisiment
避免或減少靜脈栓塞的發生, 且能使盆底及腹肌張力恢復。 產後康復鍛煉的運動量應循序漸進。

3、科學避孕

若已恢復性☆禁☆生☆禁☆活, 應採取避孕措施, 哺乳者以工具避孕為宜, 不哺乳者可選用藥物避免。

4、產後檢查

包括產後訪視和產後健康檢查兩部分麻麻出院後, 由社區醫療保健人員在出院後3日、產後14日和產後28日分別做3次產後訪視。

瞭解麻麻及新生兒健康狀況, 內容包括:

①瞭解飲食、睡眠等一般狀況;

②檢查乳☆禁☆房, 瞭解哺乳情況;

③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

④觀察會陰切口、剖宮產腹部切口;

⑤瞭解心理狀況, 若發現異常應及時給予指導。

麻麻應于產後6周去醫院常規隨診, 包括全身檢查及婦科檢查。 前者主要測血壓、脈搏, 查血、尿常規,瞭解哺乳情況,若有內科合併症或產科合併症應作相應檢查;後者主要觀察盆腔內生☆禁☆殖☆禁☆器是否已恢復至非孕狀態;同時應帶嬰兒在醫院做一次全面檢查。

查血、尿常規,瞭解哺乳情況,若有內科合併症或產科合併症應作相應檢查;後者主要觀察盆腔內生☆禁☆殖☆禁☆器是否已恢復至非孕狀態;同時應帶嬰兒在醫院做一次全面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