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同時期嬰幼兒需要的營養都有哪些

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腦細胞發育的基本原料, 同時參與腦的生理功能和代謝活動, 維持大腦內環境穩定。 缺乏會直接影響腦發育, 使神經傳遞受限, 嬰兒早期表現為各種活動反應遲鈍。

飲食建議:不要自行給孩子吃蛋白質粉, 食物中的蛋、奶、肉、海產品和豆類分別是優質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是兒童生長期腦發育的基本保障。

脂肪類

亞油酸&亞麻酸

α-亞麻酸是DHA和EPA的前體, 人體自身酶可將亞麻酸轉化為DHA和EPA;亞油酸在人體內可被轉化成γ-亞麻酸, DH-γ-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也可作為能量使用或貯存。

它們參與腦細胞膜磷脂的合成,

Advertisiment
同時是構成視網膜的重要成分。 嬰兒期供給不足會影響智力和視力的發育。

建議補充食物:核桃、芝麻、海鮮等。

礦物質類

鈣元素

在人體內, 含有多種礦物質, 其中鈣是含量最多的一種, 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同時, 在神經傳導、肌肉運動、血液凝固和新陳代謝等方面也都需要鈣質的參與。

嬰兒正處於骨骼和牙齒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 對鈣的需要量比成人多。 因此, 就要及時而適當地給嬰兒補充鈣質。 但要注意不可過量補鈣, 要以食補為主, 並多曬太陽, 可促進鈣的吸收。

建議補充食物::牛奶、魚、蝦、牡蠣、豆腐、花生、綠色蔬菜等。

鐵元素

鐵元素作為人體血紅蛋白和大腦神經纖維髓鞘的物質基礎,

Advertisiment
為腦細胞提供營養素和充足的氧井影響神經傳導。

6個月至兩歲的嬰兒是缺鐵性貧血的高發年齡, 缺鐵嬰兒除了易貧血, 還常哭鬧, 易激惹;兒童則注意力不集中, 記憶與思維能力下降, 行為異常, 直接影響學習能力。

建議補充食物:動物肝臟、瘦肉等。

鋅元素

鋅元素通過對蛋白質的作用促進體格尤其是腦細胞的生長, 從而增強記憶、促進思維的活躍。 缺鋅不僅使體格發育遲緩, 出現厭食和地圖舌, 更表現為精神不振、反應遲鈍, 學習困難。

建議補充食物:貝殼類海產品、乳類、動物肝臟和堅果等。

碘元素

碘可合成甲狀腺素, 促進蛋白質、脂肪和糖的分解, 為生長發育提供養料。 缺碘會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和呆小病, 表現為智力低下、反應遲鈍、體格發育遲緩。

Advertisiment

飲食建議:嬰兒應適當補充, 因為新陳代謝旺盛, 碘的需求量是成人的2倍以上。 多食蔬菜、海帶可獲得豐富的碘。

維生素B6

維生素B6是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謝輔酶, 缺乏會引起驚厥、躁動或周圍神經炎, 也可增加癲癇發作的易感性。 嬰兒應對適當補充富含維B6的食物。

建議補充食物:動物蛋白食物、蔬菜等。

維生素B1

維生素B1能調節神經、肌肉系統的興奮和傳導, 是維持大腦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礎原料。 乳母嚴重缺乏維生素B1, 可使嬰兒出現癱軟無力等神經系統疾病, 重者可發生心力衰竭。

飲食建議:生長期兒童只要注意五穀雜糧的攝入就可避免維生素B1的缺乏。

維生素C

維生素C能使腦細胞之間的結構緊密,

Advertisiment
促進鐵的吸收, 保障大腦功能靈活、敏銳。 缺乏維生素C, 會影響大腦思維的反應速度。 由於維生素C在體內不能久貯, 需經常補充。

建議補充食物:各種新鮮水果和綠色蔬菜, 特別是柑橘、番茄和山楂。

嬰幼兒膳食計畫每日營養表

品名 1~2歲 2~3歲

牛乳 250~500g 250g

蔬菜(綠葉占1/3~1/2) 100~150g 150~200g

魚、肉、臟腑、動物血 30~50g 50~75g

蛋類 50g 50g

豆製品 30g 50g

水果 50~100g 50~100g

糧食(含粗糧) 150~200g 200~250g

植物油 7~10g 7~10g

糖 15g 10g

蛋白質 38~54g 48~62g

脂肪 29~45g 32~42g

碳水化合物 157~225g 194~248g

熱能 1015~1505Kcal 1244~1518Kcal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1:0.8:4 1:0.7:4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