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歲是孩子“財商”教育的重要年齡

財商、智商、情商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所謂“財商”, 是指一個人認識和駕馭金錢運動規律的能力, 是關於理財的智慧。 據研究表明, 3歲是對孩子實施財商教育的重要啟蒙年齡。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 其中角色遊戲與幼兒社會性發展尤其密切。 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 通過角色遊戲滲透“財商”教育。 幼兒在模仿成人, 再顯生活經驗的遊戲中, 初步接觸到與“財商”相關的財富知識、財富觀念以及財富行為。

一、建立銀行瞭解貨幣獲取財富知識

銀行的產生和孩子的需求緊密相關, 不僅推動了角色區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

Advertisiment
而且讓孩子接觸並瞭解了貨幣以及作用。 當孩子們不僅僅滿足于在娃娃家裡當爸爸媽媽照顧寶寶時, 我們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 逐步增加了超市、小吃店、理髮店等角色區域。 在遊戲過程中, 孩子們在購買物品後, 就會模仿爸爸媽媽的動作, 從口袋裡做一個掏錢的動作, 然後伸出手往營業員的手裡一放, 說:“給你錢!”當孩子們意識到購買東西需要錢時, 銀行就這樣運營而生了。

1.貨幣的替代物

角色遊戲中經常出現的就是以物代物, 因此剛開設的銀行裡只是簡單投放了一些用彩色海綿紙剪成的長方形, 作為貨幣的替代物。 孩子們先要到銀行領錢, 然後再到其他角色區域進行消費。

Advertisiment
比如:去超市買東西, 一張錢可以買一樣東西;去小吃店吃美食, 一張錢可以買一個蛋捲……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只熱衷於領錢購物, 再領錢再消費的不斷重複的簡單遊戲。 在遊戲過程中孩子們瞭解到貨幣是有價值的, 可以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2.貨幣的不同面額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 他們認識了數位, 學會了一一對應。 去趟超市買2個蘋果就需要2張錢, 去小吃店買3個包子就要3張錢。 孩子們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銀行裡有限的“錢”已經遠遠滿足不了他們的遊戲需求了。 有的孩子就聯到爸爸媽媽錢包裡的錢都是不一樣的, 需要不同面額的貨幣就迫在眉睫了。 於是我們開展了認識人民幣的活動, 瞭解到不同面額的人民幣有不同的顏色,

Advertisiment
不同的網底圖案, 不同的數位。 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和認知特點, 我們聯繫家長, 給孩子們提供了1元、2元、5元三種不同面額的人民幣練功鈔票。 孩子們在使用貨幣同時, 自然而然地運用和鞏固了數學知識, 5元的人民幣購買2支筆, 還要找回3元。 在這個過程中, 孩子們知道不同面額的貨幣有不同的價值, 認識了自己國家的錢幣——人民幣;知道錢幣之間的互換——如5元相當於五個1元或兩個2元和一個1元等等。

二、勞動致富, 按工分配, 樹立財富觀念

從經濟學的術語上講, 財富就是價值。 人們獲得財富的本質就是要為社會提供價值, 這樣社會認可你, 承認你, 才會把越來越多的財富輸送到你手中。 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念至關重要,

Advertisiment
孩子們通過遊戲瞭解到錢不是憑空變出來的, 只有通過努力勞動才能獲得財富, 只有為他人服務才有價值。

1.勞動致富, 誕生銀行卡

在豐富的角色遊戲中, 有一些角色是消費者, 比如:休息的客人等。 有一些遊戲崗位是為他人服務, 對應的遊戲角色是可以賺取“工資”的, 比如:為他人看病的醫生、給人表演的演員、製作產品的加工廠工人, 還有服務行業的超市營業員、理髮店理髮師、小吃店的服務員等等。 比如:在理髮店裡有理髮師、美容師, 當客人前來消費時, 理髮師為其洗、剪、吹, 美容師為其化妝、按摩, 有時還會推薦客人進行染髮、燙髮等, 根據不同的服務專案收取相應的錢。 當理髮店沒有生意時, 他們就要想盡方法開展優惠活動來吸引顧客。

Advertisiment
當工作人員通過努力工作, 讓客人滿意後, 就能賺到錢產生財富。 怎麼處理這些錢呢?於是就誕生了銀行卡, 工作人員把錢存到銀行裡, 通過印章、數位等方式存入銀行, 等到下次作為客人時, 可以支配這些錢, 進行消費活動。 在這個遊戲過程中, 孩子們既體驗到勞動致富的過程, 初步瞭解財富從哪裡來, 又能通過自己賺取的錢去消費, 並享受生活。

2.按工分配, 商討工資

在角色遊戲中, 不同崗位角色賺取工資也有所不同。 比如:有現金收入的醫院、理髮店、小吃店、公共汽車等, 也存在沒有現金收入的銀行等。 在有現金收入的崗位, 我們可以按工分配。 比如:小吃店有一位廚師、一位服務員、一位經理, 他們分工合作, 共同賺錢。到遊戲結束時,三位工作人員將賺到的錢平分,並分別存入自己的銀行卡。如果遇到餘數,如三位工作人員平均分到最後只剩1元或2元錢,那麼他們將通過協商的方式進行分配。比如:因為經理要負責小吃店的進貨、收費等,工作量比較大可以多拿1元錢;或者通過剪刀、石頭、布隨機分配。在沒有現金收入的銀行等遊戲崗位,大家通過商量決定領工作,比如:每次工作可以領10元工資。此外,還會存在一些工作崗位賺錢很容易,孩子們覺得不夠公平。如:超市里只有一位營業員,因為賣物品一天能賺很多現金,於是經過討論制定“工資封頂”的決策。在這個遊戲過程中,孩子們體驗到了不同的社會工作崗位,經歷了合作夥伴按工分配的過程,感受了貨幣的流通。

三、合理支配,計畫消費,初建財富行為

每個孩子擁有一張遊戲銀行卡,我們如果去仔細觀察和分析,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有的孩子是幾乎從來不消費的“守財奴”,有的是有多少花多少的“日光族”。這個財富行為與孩子的性格、財富意識、家庭影響等密切相關。有的孩子只喜歡賺錢的工作,每次都去選擇當超市營業員、醫院的醫生、公共汽車的司機等,把賺到的錢存在銀行卡裡。這樣的孩子從不消費,或者說不會消費。而另一種則恰恰相反,他最喜歡當客人,每次遊戲都沒有節制地領錢,去理髮店美髮、去坐車旅行、超市購物……直到把錢全部花完為止,然後就無所事事地到處閒逛。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們在遊戲評價時展開談論。孩子們認為:第一種情況除了工作還需要休閒娛樂;第二種情況則需要適當地工作,賺取工資,還要學習如何用有限的錢去買自己心愛的東西,對自己的錢進行合理安排。

我們通過幼稚園的角色遊戲,適當滲透財商教育,奠定幼兒的財商基礎。引導幼兒初步樹立正確的財富理念,獲取初步的財富知識,以期為幼兒將來形成良好的財富行為做好準備。

共同賺錢。到遊戲結束時,三位工作人員將賺到的錢平分,並分別存入自己的銀行卡。如果遇到餘數,如三位工作人員平均分到最後只剩1元或2元錢,那麼他們將通過協商的方式進行分配。比如:因為經理要負責小吃店的進貨、收費等,工作量比較大可以多拿1元錢;或者通過剪刀、石頭、布隨機分配。在沒有現金收入的銀行等遊戲崗位,大家通過商量決定領工作,比如:每次工作可以領10元工資。此外,還會存在一些工作崗位賺錢很容易,孩子們覺得不夠公平。如:超市里只有一位營業員,因為賣物品一天能賺很多現金,於是經過討論制定“工資封頂”的決策。在這個遊戲過程中,孩子們體驗到了不同的社會工作崗位,經歷了合作夥伴按工分配的過程,感受了貨幣的流通。

三、合理支配,計畫消費,初建財富行為

每個孩子擁有一張遊戲銀行卡,我們如果去仔細觀察和分析,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有的孩子是幾乎從來不消費的“守財奴”,有的是有多少花多少的“日光族”。這個財富行為與孩子的性格、財富意識、家庭影響等密切相關。有的孩子只喜歡賺錢的工作,每次都去選擇當超市營業員、醫院的醫生、公共汽車的司機等,把賺到的錢存在銀行卡裡。這樣的孩子從不消費,或者說不會消費。而另一種則恰恰相反,他最喜歡當客人,每次遊戲都沒有節制地領錢,去理髮店美髮、去坐車旅行、超市購物……直到把錢全部花完為止,然後就無所事事地到處閒逛。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們在遊戲評價時展開談論。孩子們認為:第一種情況除了工作還需要休閒娛樂;第二種情況則需要適當地工作,賺取工資,還要學習如何用有限的錢去買自己心愛的東西,對自己的錢進行合理安排。

我們通過幼稚園的角色遊戲,適當滲透財商教育,奠定幼兒的財商基礎。引導幼兒初步樹立正確的財富理念,獲取初步的財富知識,以期為幼兒將來形成良好的財富行為做好準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