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食療方應對秋季寶寶積食

嬰幼兒消化系統不夠完善, 很容易出現積食的症狀。 尤其是時下這樣的季節, 門診中也有很多腸胃不適的寶寶, 但是作為家長如何提早的發現孩子不對勁, 出現了積食的問題呢, 當寶寶出現了這樣的狀況, 又該如何應對呢?

寶寶積食症狀

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 有時還會咬咬牙。 所謂食不好, 睡不安。 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 食欲明顯不振。 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漲, 肚子疼。 可以發現寶寶鼻樑兩側發青。 舌苔白且厚。 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 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

Advertisiment
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

下面就來看看治療寶寶積食的食療方吧。

寶寶積食的食療方

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 尤其是對付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

做法:取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症狀, 可改用白糖或冰糖), 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 可加少量水), 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 再炒5-6分鐘, 聞到酸甜味即可。 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山藥米粥

功能:調補脾胃, 滋陰養液。 運用于小兒積食不消, 吃飯不香, 體重減輕, 面黃肌瘦。

做法:取幹山藥片100克, 大米或小黃米(粟米)100克, 白糖適量。 將大米淘洗乾淨, 與山藥片一起碾碎, 入鍋, 加水適量, 熬成粥。

白蘿蔔粥

功能:開胸順氣,

Advertisiment
健胃。 對小兒消化不良, 腹脹有療效。

做法:白蘿蔔1個, 大米50克, 糖適量。 把白蘿蔔、大米分別洗淨。 蘿蔔切片, 先煮30分鐘, 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 煮至米爛湯稠, 加紅糖適量, 煮沸即可。

秋季出現寶寶積食, 以上幾款食譜可以幫孩子有效緩解哦~家長們可以試試哦!其實食療方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 當寶寶出現問題的時候, 就可以嘗試上面的幾個食療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