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個月寶寶的疾病手冊

第3個月在寶寶的成長整個過程中, 是一個相對太平的月份, 這個月, 寶寶一般不會遭受過多的疾病困擾。 這個月, 媽媽們可以不用那麼緊張, 鬆口氣, 盡情享受親子的快樂吧。 當然, 在享受快樂的同時, 仍舊有一些小問題需要媽媽的關注。

關注熱點1:服糖丸後的不良反應

滿2個月的寶寶需要開始服用小兒麻痹糖丸, 對絕大部分寶寶來說, 微微發甜的糖丸恰如好吃的零食, 吃糖丸於他們而言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體驗, 很多寶寶會很順利吃掉糖丸, 但也有少許嬰兒可能出現一點點的生理不適。

症狀

個別寶寶可能出現低熱、噁心、嘔吐等症狀,

Advertisiment
但一般都不會很嚴重, 也有些媽媽可能發現寶寶的的大便次數增加了, 但一天一般不超過5次, 大便比平常稍稀, 多為黃色稀便, 寶寶的種種症狀看起來好像有點腹瀉, 但與腹瀉不同的是, 寶寶精神很好, 不會哭鬧, 他們沒有不舒服難受的表現。

媽咪呵護

1.如果僅僅是服糖丸後的輕微不適, 這些症狀一般不會持續太久, 基本上2、3天就可以自愈, 不需要媽媽們的額外護理。

2.媽媽需要注意區分寶寶是否真的只是服糖丸的生理反應, 有沒有可能是生病了。 生病的寶寶除了常見生理症狀, 由於不舒服難受, 他們通常還會出現情緒不好, 哭鬧, 有些寶寶的症狀也更為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 父母要及時帶孩子上醫院。

Advertisiment

3.在服糖丸之前, 如果發現寶寶生病, 例如寶寶腹瀉、發燒或者有其他一些急性疾病,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不要太著急帶孩子去服糖丸, 因為腹瀉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掉失去作用。 另外, 腹瀉如為病毒感染所致, 會干擾疫苗產生免疫力。 要等孩子好一點後, 再補服。

哺乳後2小時內也不要讓寶寶服用糖丸, 因母乳中可能有抵抗該病毒的抗體存在, 使糖丸失去活性。

4.服糖丸時, 一定要用冷開水溶解後送服。 該疫苗是活病毒製品, 若用熱開水送服, 活疫苗會因溫度過高而失去活性, 在小兒體內不會產生抗體。

5.如果由於特殊原因當時不能服用, 一定要把糖丸放在冰箱冷藏室內。 糖丸在20℃—22℃只能保存12天, 而在2℃—10℃則可保存5個月。

Advertisiment

關注熱點2:夜哭多汗

細心的爸媽可能發現寶寶最近一段時間好象特別愛哭, 特別是深夜, 稍有聲音就哇啦哇啦像個自動的大喇叭, 一開就收不了場。 對所有的新手媽媽們來說, 寶寶沒完沒了的哭是最讓人頭痛的, 哭的原因有很多, 哭在很多時候也只是眾多表現中的一種, 如果發現寶寶除了哭, 還伴有愛出汗、枕禿的現象, 那麼很有可能你的寶寶有點缺鈣。 一般出生兩個月後寶寶, 隨著生長發育的需要, 母乳中原有的少量維生素D已不能滿足他對鈣的吸收利用。 而缺乏鈣會影響神經的穩定性, 從而造成小兒夜啼症。

症狀

特別愛出汗, 即使天氣並不熱, 寶寶也會滿頭大汗, 尤其是每天睡覺, 後腦勺上的汗水甚至會把枕頭打濕,

Advertisiment
由於總是不斷用頭磨擦枕頭, 頭後部有明顯的一塊沒有頭髮;晚上睡覺容易驚醒, 醒來後往往大哭不止;缺鈣的小朋友還有一個表現就是精神煩躁, 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 有時候媽媽還會發現寶寶不像原來那樣活潑。

媽咪呵護

1.媽媽還要從生活上查找寶寶夜啼的原因, 如饑餓、過飽、悶熱、寒冷、蟲咬、尿布浸漬、塑膠尿布或毛線等硬質衣料刺激皮膚而造成皮膚痛癢等, 這些都可能造成寶寶睡覺時啼哭。

2.如果是因為疾病引起啼哭(日夜俱哭), 則應去醫院檢查, 以免貽誤病情。

3.臥室應保持清潔、安靜。

4.平時勿驚嚇寶寶, 以免使寶寶因精神緊張而夜啼。

5.如果是因為缺鈣, 媽媽則要在醫生指導下每日加服適量的濃縮魚肝油和鈣劑。

Advertisiment
經常帶寶寶出去曬太陽, 獲得陽光中充足的天然維生素D, 在天氣炎熱的夏季, 要儘量避開陽光太盛的中午。

關注熱點3:小兒感冒

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出現感冒症狀。 感冒的原因多由媽媽或家人感冒後傳染所致, 但一般恢復較快, 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孩子, 因為有來自母親的抗體保護, 更是容易恢復。

症狀

最常見的掙扎有流鼻涕、打噴嚏和鼻塞, 有的時候還會伴有乾咳(躺下時更嚴重)、發燒、喉嚨癢、疲勞和沒食欲。 通常持續時間為3—10天。

媽咪呵護

1.使空氣潮濕些, 讓寶寶仰睡, 並墊高頭部, 幫助寶寶順利呼吸。

2.在醫生推薦下, 使用散血劑, 幫助寶寶順利進食及睡眠。

3.鎮咳藥一般不適合寶寶使用。

4.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 吃藥可以好的,就不要打針,小針有效的就不要隨便打吊針。

預防措施

大人拿寶寶的用具或抱寶寶之前一定要洗手,尤其當家中有人感冒時;大人咳嗽和打噴嚏要遮掩;不要共用毛巾或碗筷;感冒者儘量避免碰觸到寶寶使用的任何器具或玩具.

吃藥可以好的,就不要打針,小針有效的就不要隨便打吊針。

預防措施

大人拿寶寶的用具或抱寶寶之前一定要洗手,尤其當家中有人感冒時;大人咳嗽和打噴嚏要遮掩;不要共用毛巾或碗筷;感冒者儘量避免碰觸到寶寶使用的任何器具或玩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