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歲半的寶寶如何早教?

寶寶出生後, 孩子一天一天的長大, 寶寶的教育要從小就有一套專門的教育方案, 但是很多父母對這個毫無頭緒, 一歲半的寶寶應該運用怎麼的教育方法呢?讓我們看看一歲半的寶寶有哪一些教育方法吧~

早教是指父母在瞭解並尊重寶寶的個體發展, 抓住寶寶生理和心理發展的敏感期, 給予寶寶相應的幫助, 讓寶寶各項能力正向發展。

所以早教的前提是你得充分瞭解您寶寶的氣質類型, 再對相應氣質類型的寶寶做教育方式的調整。

1歲半的寶寶語言處於爆發期階段, 模仿能力增強。 家長應幫助寶寶多表達。

Advertisiment

1歲半的寶寶處於自理能力發展的敏感期, 家長可多鼓勵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培養寶寶獨立意識。

1歲半的寶寶處於肛欲期, 已經能夠控制大小便, 所以提醒寶寶表達上廁所的意願非常有必要。

1歲半的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發展迅速, 應給予寶寶插, 穿, 舀等玩具或生活物品, 讓寶寶練習雙手的配合與手眼協調能力。

1歲~1歲半的孩子是吸收性思維和各種感知覺發展的敏感期, 是器官協調、肌肉發展和對物品發生興趣的敏感期。 這時期被稱為“學步期”或“運動時代”, 因為孩子開始嘗試運動自己的身體, 喜歡到處探險, 用手攢任何東西, 開始學站立、走路。 這時他們無論是簡單的大動作還是精細的小動作,

Advertisiment
兩方面的能力發展得都較快, 手眼配合能力、手的操作能力明顯提高。 家中的任何物品都是玩具, 也都是教材。 而且精力無窮, 遊戲更加顯得重要。

下面向你推薦幾種非常好的適合這個年齡段的遊戲:

1、媽媽扶寶寶站好, 爸爸在三、四步遠的地方拿玩具逗引寶寶, 鼓勵寶寶獨立走過去。 可鍛煉獨立行走。

2、選擇不太高的樓梯、攀登架上孩子爬上去、爬下來。 可鍛煉四肢, 促進手腳和全身的動作協調。

3、碗裡放些黃豆或綠(紅)豆, 教寶寶能一把抓起豆豆, 然後把手鬆開, 讓豆豆從指縫裡漏出掉到碗裡。 可以邊抓邊說:“黃豆綠豆, 吃了長肉。 ”玩時要注意不能讓寶寶將豆子放進嘴裡, 以防嗆進氣管。 可訓練寶寶手的肌肉運動。

4、讓寶寶雙手扶著合適他高矮的小車,

Advertisiment
你在前面拿著玩具, 吸引寶寶推車往前走, 當推到你面前時, 將玩具放在小車裡, 可繼續推車向前, 邊走邊放玩具。 可發展走的能力。

5、寶寶與你面對面站立, 當你告訴寶寶說“變小了”時蹲下, 說“長高了”時站起, 邊說邊示範。 然後“變小了”教寶寶蹲下, 說“長大?”教寶寶站起, 可反復玩。 可鍛煉動作協調和反應速度。

6、選一適合寶寶玩的球, 教寶寶不扶東西、舉手過肩用力將球拋出, 可兩人玩。 可練習向前投擲動作。

7、準備一個約10-15釐米高的凳或椅, 扶寶寶登上去, 然後雙手拉著寶寶的手, 教寶寶雙腳從高處跳下。 待孩子跳得熟練後, 可放手讓孩子自己登高跳下, 並逐漸增加高度。 可鍛煉平衡感和跳躍動作。

8、在地面上放一根彩色的繩子或小玩具,

Advertisiment
也可在地面上劃個圓圈, 讓寶寶從上面跨過去。 或一連跨過幾個物體。 可練習跨過障礙物。

9、教寶寶兩手抱住球, 雙臂伸直, 把球高舉過頭頂, 讓球從頸後滾下去。 然後, 幫孩子找球或讓孩子自己找球。 可反復玩。 可訓練肌肉運動和雙手控制球的能力。

10、準備一條寬35-40釐米, 長一米左右的厚木板, 一端墊高約10釐米做成斜坡, 或利用戶外的自然斜坡。 開始時你可用一隻手扶著寶寶走上斜坡, 待寶寶走穩後, 可鼓勵寶寶不借助外力獨自走斜坡。 可鍛煉四肢協調和平衡能力。

父母永遠是寶寶的老師, 1歲半的寶寶已經開始會自己說話了, 而且輸出的詞語很多時候引起大人的大笑。 1歲半的寶寶能夠用語言和父母交流呢?那麼,

Advertisiment
1歲半寶寶如何早教呢?很多1歲半的寶寶已經開始獨立行走了, 也會自己玩了, 這個時期的寶寶是最難看的, 而且寶寶開始不停父母的命令了, 通常做出很多你想不到的事情, 父母如何應對寶寶快速發展的能力帶來的困擾呢?下面就從如何提高寶寶潛能和智力方面給媽媽分享一些經驗!

一、語言成為寶寶與外界交流的工具

一歲半寶寶經開始記住的詞彙量在60-80個了, 這個時候寶寶已經開始自己會說出一些話了。 比如寶寶會給要走的時候說:再見, 有些寶寶在這個時候並不說, 這個時候, 父母不要強制寶寶說, 這樣既限制了寶寶的自由, 而且對客人也不是很好。 其實這種情況下並不是寶寶不喜歡客人, 恰恰相反,寶寶有可能是想把客人留下。

寶寶這個時候雖然能夠說話了,但多數是短句,因此,媽媽還要不停的給寶寶講故事或者給寶寶提問,讓寶寶認識和記住更多的詞彙,這個時期寶寶的記憶詞彙的能力會大增。

寶寶這個時期能聽懂父母的大部分話語,也能聽懂電視裡面的一些意思,寶寶對於提到自己的話也會停下來注意聽,這個時期父母要多講寶寶愛聽的話,以免打消寶寶學習語言的積極性。父母可以通過大的七巧板和旋轉的木馬和回力球來訓練寶寶眼睛和事物的協調能力。

寶寶還沒有時間的概念,父母在催寶寶喝奶、睡覺的時候,不要說:現在都幾點了,寶寶快點….的用語,這些用語會讓寶寶覺得時間很緊迫,好像時間趕著自己走的感覺。以後導致寶寶不會充分的利用時間。這個時候媽媽要給寶寶說:玩了一天了,其他寶寶和媽媽都要休息睡覺了,寶寶也要睡一個香甜的飽覺吧……多讓寶寶晚一些橡皮泥,這樣不僅能鍛煉寶寶運用手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寶寶的想像力。

二、寶寶情緒和情感的發展

1歲半的寶寶已經自己能走路了,即使跑上幾步也不是問題;這個時候寶寶還經常花樣的走路,這些動作看起來好笑,但是可以鍛煉寶寶平衡的能力。

1歲半的寶寶懂得的詞語越來越多,但是缺乏完全利用這些詞語表達意思的能力,經常出現生氣或不聽父母的話的情況,其實這個情況我們成人要理解。

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有了不服輸的情感,寶寶在玩積木的時候,如果一直做不好,就會生氣或扔掉積木,這個時候父母的勸解和演示都不能引起寶寶的興趣,不過也沒有關係,要讓寶寶多遇到一些困難,可以提高寶寶面對困難和解決方法的忍耐力。如果寶寶將興趣轉向其他玩具或讓父母一起玩,這個時候父母要多多配合寶寶。

寶寶這個時候說的最多的是“不”,寶寶通過說“不”來表達自己獨立和權威;一般來說父母給寶寶說的不越多,寶寶說的不也就會越多;對於寶寶還沒有做的事情,父母不要去給寶寶說,這樣很容易引起寶寶對這件事情的注意力。父母只需要給寶寶提供安全的空間就可以了。

注意事項:

1歲半的寶寶更喜歡玩躲貓貓和追逐的遊戲,而且寶寶喜歡做主角;這個時候父母要多提高寶寶主動參加的積極性,這樣可以提高寶寶參與其他小夥伴活動的積極性。

一歲半的寶寶早教方案

1、給寶寶講故事

雖然很多故事寶寶聽了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寶寶能夠從故事中知道怎麼的疑惑在哪。也能培養寶寶的觀察力。

2、呀呀兒語

您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張天真無邪,不諳世事的小臉,但不妨給他一點機會,讓他也能和您交談。很快,他就會捕捉到與您交流的節奏,不時地插入幾句自己的“言語”。

3、母乳餵養

盡可能地用母乳哺喂寶寶。媽媽在哺乳的同時,給寶寶哼唱兒歌,輕聲細語地與他交談,溫柔地撫摸他的頭髮,這樣可以增進您們的親子關係。

4、吐舌頭

有實驗表明,出生2天的新生兒就能模仿大人簡單的面部表情。

5、照鏡子

讓寶寶對著鏡子看自己。起初,他會覺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個可愛的小朋友,他會十分願意沖著“他”擺手和微笑。

一歲半寶寶早教具體的培養方案

1、手眼協調能力的培養:壘積木、放錢幣到存錢罐、捏小豆子、串珠子等。從大的開始,越來越精巧,越來越準確。

2、去戶外活動:在草地上和幾個小朋友一起撿玩具;多走路、多跑跑,鍛煉孩子肢體能力,開闊眼界。

3、在家裡幫大人拿東西:拿肥皂、拖鞋、小板凳等。培養孩子和人合作的習慣。

4、學走路、爬樓梯、邁樓梯(上樓梯)、跑、跳(先向下跳,再向上跳)、一隻腳站立,踢球-循序漸進

5、讓孩子自己玩套碗、積木:鍛煉注意力的集中

6、用形狀套認識形狀:圓-正方形-正三角形-長方形

7、學習自己整理自己的東西:把玩具收拾好放回原處。家裡的東西應該都在固定的地方,讓孩子養成整齊、整潔的好習慣。

8、問寶寶這個東西是誰的:第一步說“這”,第二步說“是XX(名字)的”,第三步學說“是我的”,表示孩子會用代名詞了,能夠分得清“我”、“你”。

9、玩電視遙控器:知道哪個按鈕是做什麼的,開、關、換台。

10、自己學脫衣服:先學脫前開扣的背心或套頭背心,再學穿衣服。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11、用線串大珠子:一邊提高手眼協調能力,一邊學數數學認顏色。(也可以用硬幣塞進存錢罐來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12、過馬路學的兒歌:大馬路 寬又寬 

員警叔叔站中間

紅燈亮了停一停

綠燈亮了向前行

13、拼圖配對:找一樣的拼圖配對

14、玩藏貓貓的遊戲:讓寶寶找東西、找人

15、玩球:先學拋球,再學滾球,最後學接球

16、練習前後走、橫向走(向左走、向右走):鍛煉身體整體感覺

17、學習自己擦鼻涕

18、認哭、笑臉:寶寶哭 哇哇哇

寶寶笑 哈哈哈

寶寶生氣拍拍手 

19、認身體部位:先從寶寶熟悉的身體部位開始認起

20、玩水:(夏天)寶寶洗澡的時候玩一些會沉、會浮的玩具,玩舀水、倒水的遊戲

8、共同分享。

帶寶寶外出散步的時候,不時地跟他說您所看到的東西——“看,那是一隻小狗!”、“好大的一棵樹啊!”、“寶貝,有沒有聽到鈴聲了嗎?”……最大限度地賦予寶寶擴充詞彙的機會吧。

9、一起傻。

小傢伙十分喜歡和您一起發出傻呼呼的聲音——“噢咯”、“嗯哼”等,偶爾還會發出高八度的怪叫聲。

10、共同歌唱。

盡可量多學一些歌曲,不妨自己改編歌詞,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給寶寶唱歌,還可以讓寶寶聽一些優美動聽的歌曲,研究表明,在音樂的薰陶下,有助於孩子數學的學習。

11、換尿布時間到。

利用這一時間讓寶寶瞭解身體的各個部位。一邊說,一邊做,讓寶寶的小腦袋瓜與您的言行同步。

12、爬“圈”。

媽媽躺在地板上,讓寶寶圍著您爬。這是最省錢的“運動場”了,而且很有趣,它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協調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購物時光。

留點空閒,去超市逛逛。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聲音,不同的物品,不同的顏色,會使寶寶歡心鼓舞。

14、提前預告。

睡覺關燈之前大聲地宣佈:“睡覺嘍!媽媽要關燈了。”讓寶寶慢慢地領悟因果關係。

恰恰相反,寶寶有可能是想把客人留下。

寶寶這個時候雖然能夠說話了,但多數是短句,因此,媽媽還要不停的給寶寶講故事或者給寶寶提問,讓寶寶認識和記住更多的詞彙,這個時期寶寶的記憶詞彙的能力會大增。

寶寶這個時期能聽懂父母的大部分話語,也能聽懂電視裡面的一些意思,寶寶對於提到自己的話也會停下來注意聽,這個時期父母要多講寶寶愛聽的話,以免打消寶寶學習語言的積極性。父母可以通過大的七巧板和旋轉的木馬和回力球來訓練寶寶眼睛和事物的協調能力。

寶寶還沒有時間的概念,父母在催寶寶喝奶、睡覺的時候,不要說:現在都幾點了,寶寶快點….的用語,這些用語會讓寶寶覺得時間很緊迫,好像時間趕著自己走的感覺。以後導致寶寶不會充分的利用時間。這個時候媽媽要給寶寶說:玩了一天了,其他寶寶和媽媽都要休息睡覺了,寶寶也要睡一個香甜的飽覺吧……多讓寶寶晚一些橡皮泥,這樣不僅能鍛煉寶寶運用手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寶寶的想像力。

二、寶寶情緒和情感的發展

1歲半的寶寶已經自己能走路了,即使跑上幾步也不是問題;這個時候寶寶還經常花樣的走路,這些動作看起來好笑,但是可以鍛煉寶寶平衡的能力。

1歲半的寶寶懂得的詞語越來越多,但是缺乏完全利用這些詞語表達意思的能力,經常出現生氣或不聽父母的話的情況,其實這個情況我們成人要理解。

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有了不服輸的情感,寶寶在玩積木的時候,如果一直做不好,就會生氣或扔掉積木,這個時候父母的勸解和演示都不能引起寶寶的興趣,不過也沒有關係,要讓寶寶多遇到一些困難,可以提高寶寶面對困難和解決方法的忍耐力。如果寶寶將興趣轉向其他玩具或讓父母一起玩,這個時候父母要多多配合寶寶。

寶寶這個時候說的最多的是“不”,寶寶通過說“不”來表達自己獨立和權威;一般來說父母給寶寶說的不越多,寶寶說的不也就會越多;對於寶寶還沒有做的事情,父母不要去給寶寶說,這樣很容易引起寶寶對這件事情的注意力。父母只需要給寶寶提供安全的空間就可以了。

注意事項:

1歲半的寶寶更喜歡玩躲貓貓和追逐的遊戲,而且寶寶喜歡做主角;這個時候父母要多提高寶寶主動參加的積極性,這樣可以提高寶寶參與其他小夥伴活動的積極性。

一歲半的寶寶早教方案

1、給寶寶講故事

雖然很多故事寶寶聽了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寶寶能夠從故事中知道怎麼的疑惑在哪。也能培養寶寶的觀察力。

2、呀呀兒語

您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張天真無邪,不諳世事的小臉,但不妨給他一點機會,讓他也能和您交談。很快,他就會捕捉到與您交流的節奏,不時地插入幾句自己的“言語”。

3、母乳餵養

盡可能地用母乳哺喂寶寶。媽媽在哺乳的同時,給寶寶哼唱兒歌,輕聲細語地與他交談,溫柔地撫摸他的頭髮,這樣可以增進您們的親子關係。

4、吐舌頭

有實驗表明,出生2天的新生兒就能模仿大人簡單的面部表情。

5、照鏡子

讓寶寶對著鏡子看自己。起初,他會覺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個可愛的小朋友,他會十分願意沖著“他”擺手和微笑。

一歲半寶寶早教具體的培養方案

1、手眼協調能力的培養:壘積木、放錢幣到存錢罐、捏小豆子、串珠子等。從大的開始,越來越精巧,越來越準確。

2、去戶外活動:在草地上和幾個小朋友一起撿玩具;多走路、多跑跑,鍛煉孩子肢體能力,開闊眼界。

3、在家裡幫大人拿東西:拿肥皂、拖鞋、小板凳等。培養孩子和人合作的習慣。

4、學走路、爬樓梯、邁樓梯(上樓梯)、跑、跳(先向下跳,再向上跳)、一隻腳站立,踢球-循序漸進

5、讓孩子自己玩套碗、積木:鍛煉注意力的集中

6、用形狀套認識形狀:圓-正方形-正三角形-長方形

7、學習自己整理自己的東西:把玩具收拾好放回原處。家裡的東西應該都在固定的地方,讓孩子養成整齊、整潔的好習慣。

8、問寶寶這個東西是誰的:第一步說“這”,第二步說“是XX(名字)的”,第三步學說“是我的”,表示孩子會用代名詞了,能夠分得清“我”、“你”。

9、玩電視遙控器:知道哪個按鈕是做什麼的,開、關、換台。

10、自己學脫衣服:先學脫前開扣的背心或套頭背心,再學穿衣服。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11、用線串大珠子:一邊提高手眼協調能力,一邊學數數學認顏色。(也可以用硬幣塞進存錢罐來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12、過馬路學的兒歌:大馬路 寬又寬 

員警叔叔站中間

紅燈亮了停一停

綠燈亮了向前行

13、拼圖配對:找一樣的拼圖配對

14、玩藏貓貓的遊戲:讓寶寶找東西、找人

15、玩球:先學拋球,再學滾球,最後學接球

16、練習前後走、橫向走(向左走、向右走):鍛煉身體整體感覺

17、學習自己擦鼻涕

18、認哭、笑臉:寶寶哭 哇哇哇

寶寶笑 哈哈哈

寶寶生氣拍拍手 

19、認身體部位:先從寶寶熟悉的身體部位開始認起

20、玩水:(夏天)寶寶洗澡的時候玩一些會沉、會浮的玩具,玩舀水、倒水的遊戲

8、共同分享。

帶寶寶外出散步的時候,不時地跟他說您所看到的東西——“看,那是一隻小狗!”、“好大的一棵樹啊!”、“寶貝,有沒有聽到鈴聲了嗎?”……最大限度地賦予寶寶擴充詞彙的機會吧。

9、一起傻。

小傢伙十分喜歡和您一起發出傻呼呼的聲音——“噢咯”、“嗯哼”等,偶爾還會發出高八度的怪叫聲。

10、共同歌唱。

盡可量多學一些歌曲,不妨自己改編歌詞,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給寶寶唱歌,還可以讓寶寶聽一些優美動聽的歌曲,研究表明,在音樂的薰陶下,有助於孩子數學的學習。

11、換尿布時間到。

利用這一時間讓寶寶瞭解身體的各個部位。一邊說,一邊做,讓寶寶的小腦袋瓜與您的言行同步。

12、爬“圈”。

媽媽躺在地板上,讓寶寶圍著您爬。這是最省錢的“運動場”了,而且很有趣,它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協調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購物時光。

留點空閒,去超市逛逛。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聲音,不同的物品,不同的顏色,會使寶寶歡心鼓舞。

14、提前預告。

睡覺關燈之前大聲地宣佈:“睡覺嘍!媽媽要關燈了。”讓寶寶慢慢地領悟因果關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