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定要糾正孩子的三大壞習慣

1.依賴性強, 不愛思考, 遇到問題就找媽媽

這是一位網友媽媽向我發來的求助, 女孩5歲。 她說, 孩子的獨立性很差, 特別依賴媽媽, 不僅僅是穿衣吃飯等自理能力, 還有生活中其它方面, 比如, 畫畫的時候打不開彩筆盒, 不會自己想辦法, 就是找媽媽;玩滑梯和小朋友發生衝突, 不會自己面對, 就是哭著要媽媽;看動畫片裡提出的問題, 不會自己思考答案, 就是問媽媽……

獨立, 是一個人的良好習慣;愛思考, 是一個人的優秀品質。 習慣於依賴別人的人, 心理上往往比較脆弱, 不能承受風雨。 我們愛孩子, 就要捨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走。

Advertisiment
我們能夠擁有孩子多少年啊?有一種依戀, 是為了分離!我提的幾個建議:日常生活中, 家長不要過於代勞、過於保護;交流的時候, 多向孩子提問, 提問, 激發她的思考能力;鼓勵孩子自己動腦筋完成事情, 別忘了適時給一點啟發;讓孩子擁有成就感,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2.以自我為中心, 願望不能滿足就大發脾氣

我們和幾個朋友一起外出旅遊, 其中一個朋友的孩子5歲, 僅僅相處了三天, 這男孩的火爆脾氣, 讓所有人都崩潰了!

看電視時, 他說要看少兒頻道, 他媽媽只不過慢了一秒鐘的時間, 他居然抓起遙控器拼命往電視機上砸去, 一邊還撕吼尖叫;吃晚飯時, 他喝了很多飲料, 他媽媽說不能喝太多, 結果他居然一巴掌打在了媽媽的腦袋上,

Advertisiment
還理直氣壯地哭喊;朋友們一起打撲克, 他想玩, 就單獨給了他和笑笑一副, 誰知他不領情, 非要玩大人的, 一怒之下把整桌東西都掀翻了……

別人的孩子, 我不會干涉。 我唯一做的事情, 就是提醒孩子的家長:必須儘快幫助孩子糾正惡習。 如果希望世界都圍著他一個人轉, 一點願望沒有滿足, 就大發雷霆, 那麼將來長大到了社會上, 肯定會撞的頭破血流!當他遭遇拒絕、遭遇失敗、遭遇挫折的時候, 不會有很好的心態, 去面對問題, 更不能理智地解決問題。

要讓孩子學會等待, 學會考慮他人的感受, 學會控制情緒。

3.東一榔頭, 西一棒子, 做事有始無終

一個朋友的孩子已經8歲, 上小學了, 我帶著笑笑去他家玩。

Advertisiment
他先拿出一堆拼圖, 和笑笑一起拼, 當笑笑還沉浸其中, 他忽然撒腿跑開, 沖到房裡, 拿出一個奧特曼變形玩具。

笑笑抬頭看了看, 又低下頭, 依然專注於手中沒有完成的活兒。

小哥哥哼哼哈嘿地比劃了兩下, 又轉身翻開抽屜, 拿出一張碟, 對笑笑說:“弟弟, 我們看灰太狼吧?”笑笑非常冷靜地說了一句:“不要三心二意。 ”讓哥哥的媽媽瞠目結舌。 是的, 笑笑2歲的時候, 我就在生活中告訴他, 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 朋友很煩惱, 說她兒子一直就是這樣, 三分鐘熱度, 沒耐心, 不能堅持, 現在上學了, 老師也批評他不能集中注意力, 總是東張西望, 回家做作業呢, 也很磨蹭, 本來半小時能完成的事兒, 他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一會看電視一會打槍居然能折騰兩個小時。

Advertisiment

如果從小做事情就沒始沒終, 長大以後可能很難成器, 並不一定是幹什麼驚天動地的豐功偉業, 即便完成再小的事, 也需要一個認真投入和持之以恆的態度, 而且, 不能專注, 就意味著工作、生活沒有效率, 三心二意虎頭蛇尾, 也讓人感覺缺乏責任感。 我讓朋友先不要著急, 她兒子顯然已經養成了“習慣”, 當務之急是幫助孩子糾正惡習, 雖然改變很難, 但是為時不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