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動作指引】寶寶動作訓練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寶寶動作指引對寶媽極為重要, 那麼如何瞭解寶寶動作指引?瞭解寶寶動作指引並不困難。

寶寶動作引導

Advertisiment

大動作:追視&抬頭的發展

延續趴姿, 採用色彩繽紛、聲音響亮小物, 在寶寶頭前方左右搖晃, 讓他的眼睛和頭跟著移動, 訓練追視和抬頭能力。 另建議將可手握大小的物品, 放在寶寶能觸及處, 再引導他用小手去拍或碰, 幫助熟悉手部基礎動作。

引導小提醒

吸引注意的小物必須放在寶寶頭前略上方, 如此才能讓他真正運用到舉頭和觀看動作, 練習抬頭力量。

小動作:手部的多元接觸

張慧敏治療師建議, 父母可順著將寶寶的手和物體做進一步的連結。 例如:引導他的手碰到玩具後, 父母可大量示範拍、打、滾等, 引導寶寶的手做出多種動作, 進而可訓練手肘的彎曲、伸直等。

引導小提醒

建議選用結構簡單的小物較佳,

Advertisiment
如積木、球;或是可自製玩具, 如空養樂多瓶裝滿綠豆, 不但寶寶可用手觸碰、滾動, 還能增加視覺和聽覺的刺激。

易被周遭事物吸引

社交:不時顯露可愛微笑, 會對溫暖、和緩的寶寶式語言有反應。

認知:寶寶喜歡往有聲音或動作的地方看過去, 而且會直接盯著瞧。

語言:2~4個月的寶寶, 喜歡發出一些無意義的單音。

引導小提醒

寶寶對於鮮豔的色彩特別感興趣, 因此建議在他周遭擺放多樣物品, 讓寶寶一清醒就能接收到有趣的畫面, 進而還能引導抓握相關動作。

幾個標準訓練

抓物的訓練

正常的嬰兒4個月開始可以用小手無意地握住搖鈴, 父母在逗引時可有意地將搖鈴放在小兒手中, 訓練抓握物體。 5個月後可將嬰兒放在家長腿上,

Advertisiment
前面桌上放講幹或玩具讓嬰兒試著伸手去抓取。

6個月以後讓嬰兒拿著餅乾吃, 或拿方塊積木。 7個月以後可同時兩手拿一塊積木。 8個月以後能把一個手中的積木遞交到另一隻手。 9個月可以試抓小丸。 10個月拿小方塊相互敲擊。 11個11會用拇指和食指抓小丸。 通過這種抓握練習, 促進眼、手的協調, 為小兒的手成為感覺認識和勞動的器官創造條件。

抓握動作的訓練

3-4個月的嬰兒能扶奶瓶吃奶;4-5個月能抱奶瓶吃奶, 會抓東西放人嘴裡, 但幾乎是用手掌握物, 不是用手指去抓, 大拇指不起什麼作用;6-8個月拇指和食指才分開相對握物, 能自己搖動發響的小玩具, 能自動將玩具換手, 這時可以給手搖小鈴檔, 或可捏響的小玩具。

Advertisiment
勺11練小兒兩手同時抓握的能力時, 可以通過作遊戲的方法或去和小兒一起撿物的方式來引起拾物的興趣, 這樣能促進小兒空間知覺的發展, 培養用食指和拇指對捏檢物的本領。

坐的訓練

俗話說:“七坐、八爬‘。 在嬰兒學坐以前, 加強腹肌、腰肌和背肌的鍛煉(參照作嬰兒的被動操)。 亦可放在硬板床、草地、地毯或大桌面上讓其練習各種翻爬動作, 如從坐到臥, 從仰臥到俯臥再到坐。 7個月能獨立坐幾秒鐘, 9--11個月能坐穩;12個月能扶著東西。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