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摔跤吧,爸爸!》是雞血父母的勝利嗎?

最近, 《摔跤吧, 爸爸!》在國內著實火了一把。 有人盛讚片中的父愛, 有人卻覺得這位爸爸太專制, 和當下某些“雞血”爸媽沒兩樣。 其實, 是嚴格又通情達理的好爸爸, 還是“雞血”爸爸, 從片中教育孩子的細節裡就能得到答案, 我們也可以借此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有人說, 《摔跤吧, 爸爸》是一部爛片, 鼓吹父權, 否定學校教育, 忽視孩子自身意願, 會在國人近乎瘋狂的課外輔導上再添一把火:“看吧, 父母的目光總是更長遠一些, 所以不能照顧小朋友那些情緒。 今天吃苦, 為的是未來有輝煌的明天。 ”

當有更多的人說這是一部難得的好片,

Advertisiment
父愛如此深沉, 忍受周邊人嘲笑, 克服家境的貧寒, 不跟孩子置氣, 最後終於讓女兒擺脫為鍋碗瓢盆為伍的命運;實現小我價值的同時也給整個國家帶來榮譽。 豆瓣上9.2的評分就是最好的證明。

作為以全職媽媽, 我在感動流淚的同時, 更多思考的是裡面對孩子教育方式的刻畫, 有如下幾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1如何發現孩子身上的天賦, 並予以適當引導

吉塔和芭比塔開始練拳擊源於一次打架, 兩個女孩把一個同齡男孩打得鼻青臉腫, 被別人找上門來;父親因此發現自己的女兒繼承了基因, 有成為摔跤手的天資。

如果你的孩子犯錯遭遇告狀, 你會如何處理?替孩子道歉、跟孩子交流原因、制定後續措施,

Advertisiment
現在周邊大多數父母都會這樣做。 我小時候可碰到的都是劈頭蓋臉的一頓罵甚至打。

可是你會分析根源, 發現孩子的天賦嗎?很多孩子做出一些異于常人的事情, 犯一些錯誤, 都可能跟他的天性有關, 這些天性隱藏著可以挖掘的天賦。

例如前一陣子, 幼稚園老師告訴我, 兒子今天數學課上得很好, 做作業第一名而且全對, 第二個做完的錯了五六題, 可他卻把老師的桌子搬走, 擾亂課堂, 所以不能給獎勵。 我回家細問, 原來是他做得太快, 沒有事情做, 就把一張桌子從書寫區搬到手工區……我掩面大笑, 批評他的行為, 然後告訴老師下次給他加一份作業, 否則男孩子精力沒地方釋放, 不搬桌子, 也會乾癟的壞事情。 私底下,

Advertisiment
我卻在進一步強化的他的數學計算能力, 因為我發現他的這一部分可以挖掘。

2如何處理孩子的叛逆

提到“叛逆”二字我就頭疼, 因為家裡的兩個娃正處於貓嫌狗不愛的叛逆期, 我的很意見都會遭遇抵制和對抗。

《摔跤吧, 爸爸》中可不算對付青春叛逆的好榜樣, 父親在家裡絕對的權威, 讓孩子們的反抗非常微弱。 所以父親在一開始是理解和容忍的, 直到他們去參加婚禮。 (題外話, 有多少人同情那個堂哥, 為什麼捨不得打女兒, 就遷怒那個堂哥?)

電影和諧的讓孩子自己開悟, 避免更激烈的衝突。 現實生活中這種開悟太難期待, 更多的依賴家長的耐心、等待和伺機引導。 現今的我就是在不斷調整方法, 更多的是調整心態,

Advertisiment
“溫和而堅定, 溫和而堅定, 溫和而堅定”, 重要的事情不止說三遍。

3如何處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衝突

吉塔在離開父親的視野進入國家體育學院之後拋棄父親的方法, 遵循教練的要求, 雖然有小姑娘長期天性壓制後釋放壓力的原因, 更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式的衝突在裡面。

看電影過程中,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教練的方法不行?影片中教練方法的錯誤是否代表學校教育中很多教育的方法都不行?我自己會經常遭遇這樣的對抗:老師是這麼說的, 老師這麼要求的;老師的話就是聖旨, 我的話即使再三確認是正確的也會遭遇反抗。

影片中教練的失敗原因包括能力和態度, 能力上可能會有欠缺, 態度問題是失敗的根本,

Advertisiment
例如一開始父親介紹吉塔的特點時他置若罔聞、吉塔進入決賽之後不是去看下一場對手的比賽而是著急慶祝、安慰吉塔卻不能有效的幫助吉塔, 這些都來源教練的態度, 也是批量教學的必然。

孩子們在學校接受的是大班教育, 老師在講臺上既要趕教學進度, 又要維繫課堂秩序, 他們根本不能針對每一個孩子因材施教;家長只對著自己的家的孩子, 稍微用心就能知道孩子的短板、特點, 教育方法更有效的幾率要大很多。 而解決這個衝突的根本就是多溝通, 在信任老師的基礎上多溝通, 如果確定遇到奇葩, 及時調整, 例如轉學。

4最終的路靠孩子自己

影片結尾那段是教育的終極目的: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和所有觀眾一樣,一直等待老父親突破束縛出現在現場,也在等待吉塔用一個五分贏得最終比賽,必須得是五分,因為前面父親在教她們的時候專門提過如何得五分,看似不可能,在特殊的情況下卻可以做到,我知道五分一定會在這裡出現,漂亮的結束整場比賽。

五分得到了,父親卻沒有出現,意料之外,細想又在情理之中,因為編劇早在戰術指導的時候就洩露天機:這場比賽的策略不是進攻,也不是防守,必須成為讓所有人記住的人。

所以即使沒有老父親的臨場指導,吉塔仍然靠著自己的韌性、之前的經驗技巧取得金牌,做到了父親的要求。這是真正屬於她自己的勝利,預示著未來的道路靠她自己也能很好的走下去。

孩子的路最終要自己走,不能靠教練,也不能靠父母,他們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不得已沒有辦法陪著孩子,所以方法教了、策略給了,最終還是靠自己,就算摔跤、就算跌得鼻青臉腫、就算輸得一敗塗地,也只能孩子自己爬起來,自己想辦法攻克難關,最終獲得自己的成功。

我推薦當父母的你去看這部電影,陪伴好孩子、讓孩子們有一個更明媚的前途是很多家長的心願,你會像影片中的父親那麼霸道、堅韌嗎?

我更希望孩子們能去看,可惜他們不一定懂,當他們能聽懂那句話讓我流淚的臺詞時,或許他們已經長大了:

“去找爸爸聊聊吧,最多被臭駡一頓,還有比這更壞的結果嗎?”

是的,不管怎麼樣,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除了臭駡一頓,他們還將給你一個最可靠的港灣。

我和所有觀眾一樣,一直等待老父親突破束縛出現在現場,也在等待吉塔用一個五分贏得最終比賽,必須得是五分,因為前面父親在教她們的時候專門提過如何得五分,看似不可能,在特殊的情況下卻可以做到,我知道五分一定會在這裡出現,漂亮的結束整場比賽。

五分得到了,父親卻沒有出現,意料之外,細想又在情理之中,因為編劇早在戰術指導的時候就洩露天機:這場比賽的策略不是進攻,也不是防守,必須成為讓所有人記住的人。

所以即使沒有老父親的臨場指導,吉塔仍然靠著自己的韌性、之前的經驗技巧取得金牌,做到了父親的要求。這是真正屬於她自己的勝利,預示著未來的道路靠她自己也能很好的走下去。

孩子的路最終要自己走,不能靠教練,也不能靠父母,他們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不得已沒有辦法陪著孩子,所以方法教了、策略給了,最終還是靠自己,就算摔跤、就算跌得鼻青臉腫、就算輸得一敗塗地,也只能孩子自己爬起來,自己想辦法攻克難關,最終獲得自己的成功。

我推薦當父母的你去看這部電影,陪伴好孩子、讓孩子們有一個更明媚的前途是很多家長的心願,你會像影片中的父親那麼霸道、堅韌嗎?

我更希望孩子們能去看,可惜他們不一定懂,當他們能聽懂那句話讓我流淚的臺詞時,或許他們已經長大了:

“去找爸爸聊聊吧,最多被臭駡一頓,還有比這更壞的結果嗎?”

是的,不管怎麼樣,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除了臭駡一頓,他們還將給你一個最可靠的港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