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弟子規》“出則悌”釋義

出則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易解:當哥哥姊姊的要友愛弟妹, 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 兄弟姊妹能和睦相處, 一家人和樂融融, 父母自然歡喜, 孝道就在其中了。 與人相處不斤斤計較財物, 怨恨就無從生起。 言語能夠包容忍讓, 多說好話, 不說壞話, 忍住氣話, 不必要的衝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言語為福禍之門。 孔門四科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 可見言語之重要。 )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易解:良好的生活教育, 要從小培養;不論用餐就座或行走,

Advertisiment
都應該謙虛禮讓, 長幼有序, 讓年長者優先, 年幼者在後。 長輩有事呼喚人, 應代為傳喚, 如果那個人不在, 自己應該主動去詢問是什麼事,可以幫忙就幫忙, 不能幫忙時則代為轉告。 (“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不以奪取為目的。 ”青少年守則明言:助人為快樂之本。 )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易解:稱呼長輩, 不可以直呼姓名, 在長輩面前, 要謙虛有禮, 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見長輩, 應向前問好, 長輩沒有事時, 即恭敬退後站立一旁, 等待長輩離去。 古禮:不論騎馬或乘車, 路上遇見長輩均應下馬或下車問候, 並等到長者離去稍遠, 約百步之後, 才可以離開。

Advertisiment
(敬老尊賢)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易解:與長輩同處, 長輩站立時, 晚輩應該陪著站立, 不可以自行就坐, 長輩坐定以後, 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與尊長交談, 聲音要柔和適中, 回答的音量太小讓人聽不清楚, 也是不恰當的。 有事要到尊長面前, 應快步向前, 退回去時, 必須稍慢一些才合乎禮節。 當長輩問話時, 應當專注聆聽, 眼睛不可以東張西望, 左顧右盼。

對待叔叔、伯伯等尊長, 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孝順恭敬, 對待同族的兄長(堂兄姊、表兄姊), 要如同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友愛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