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揠苗助長” 寶寶不能承受之痛!

很多剛當上父母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發育得快, 認為自家的寶寶比別的寶寶吃得多, 就能長得胖、長得快。 其實這並不科學, 爸爸媽媽們應該讓寶寶自然那發育, “喂得多”並不代表能長得好, 反而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

Advertisiment

寶寶吃得多、長得快, 這樣好嗎?

有的家長認為自家的寶寶6個月就跟別人家的寶寶9個月一樣大了, 為此還特別驕傲。 而有的寶寶9個月就要穿1歲的嬰兒服裝了, 生了個大胖寶寶, 這也讓家長覺得非常光榮。 每當面對這些家長, 我真的不忍心告訴他們:孩子長得快, 就一定好嗎?

過快的生長不是健康的標準, 反而預示著今後出現肥胖的可能性極大。 世界衛生組織就多次強調肥胖和生長遲緩都屬於營養不良, 因此生長速度過快或過慢都應該去諮詢醫生, 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控寶寶的身體發育。

不要過早的干預寶寶成長發育

Advertisiment

我們常常會看見月嫂、保姆給寶寶進行“早期嬰兒訓練”, 比如:讓1個月的寶寶趴著, 推著雙腿往前爬;拖著寶寶的腋下, 讓2個月的寶寶學走路;讓4個月大的寶寶雙手撐在床面上學坐等等。 這些其實都是在過早地催促寶寶成長, 家長切勿把這當成一件重要的事兒。

其實像“坐、站、走”等技能都不是學出來的, 而是隨著時間和發育自然而然的事情, 過早的“幫助”寶寶, 反而是在干預寶寶的正常成長, 可能會對寶寶的脊柱、下肢造成損傷。

認為寶寶出牙越早越好

父母相互之間比較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 似乎是家長們樂此不疲的一項“娛樂方式”。 分享所謂的育兒經、分享寶寶成長過程的糗事等等, 這些都無可厚非, 但如果把分享變成一種攀比,

Advertisiment
那對寶寶的成長就百害而無一利了。 有的家長就對寶寶的出牙早晚進行“攀比”, 這其實是大錯特錯的一件事情。

實際上每個寶寶長牙的歷程並沒有任何的可比性:每個寶寶的出牙起始時間不同、出牙順序不同、出牙引起的反應不同、同齡寶寶牙齒數量也不會相同, 寶寶出牙的順序沒有固定模式, 速度快慢都是因人而異的, 所以家長切記再拿出牙早晚說事了, 寶寶只要其他生理指標都正常, 出牙晚點就晚點吧, 不用太過擔心。

每個寶寶有著自身的生長發育歷程, 家長“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還是奉勸家長們應該按照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原則, 千萬不要為了家長的自尊, 強行對寶寶進行揠苗助長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