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妊娠反應”不都是妊娠引起

很多孕婦在妊娠早期都會出現噁心嘔吐等妊娠反應, 然而, “妊娠反應”都是由妊娠引起的嗎?筆者最近從陽光醫院肝病診療中心主任付小義博士處得知, “妊娠反應”並不一定是由懷孕所引起。

專家診斷:

“妊娠反應”可能並非妊娠引起

孕婦在妊娠早期出現擇食、食欲不振、輕度噁心嘔吐, 這是正常的妊娠反應, 然而若妊娠12周以後, 或在整個妊娠期間“妊娠反應”不減, 甚至有加重趨勢, 表現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脹、肝區隱痛, 或有低熱、黃疸, 就應考慮到是不是妊娠合併病毒性肝炎。

付小義博士因此提醒廣大孕婦及准孕婦朋友說,

Advertisiment
妊娠期合併病毒性肝炎的初期症狀與妊娠期的反應類似, 很容易被忽視, 待症狀嚴重時才發現, 往往影響預後。 如果妊娠期間出現長久嘔吐, 一般的治療又無效, 必須想到肝炎的可能, 及時做肝功能檢查, 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專家提醒:

孕婦肝炎發病率高於常人

孕育小生命是個神聖而又甜蜜的過程。 然而妊娠又是一個複雜甚至危險的過程。 妊娠婦女是肝炎的易感者, 據統計, 孕婦肝炎發病率約為非孕婦的6倍, 而爆發性肝炎則為非孕婦的66倍。 大量資料證實, 妊娠對病毒性肝炎有不良的影響。

付博士指出這是由於孕婦在妊娠期內新陳代謝增加, 胎兒在子宮腔內呼吸排泄等功能全靠母體完成,

Advertisiment
孕婦肝內糖原代謝增強, 肝臟負擔加重, 在部分正常的

孕婦中, 某些肝功能檢查也會出現輕度的改變, 血膽固醇升高, 鹼性磷酸酶升高等, 這說明, 正常妊娠對肝臟功能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在此基礎上再合併肝炎, 病情必然加重!

妊娠期肝炎影響母嬰兩代健康

如果在妊娠期間感染了病毒性肝炎, 肝炎勢必會對孕婦及其胎兒都帶來不良影響。

付博士說, 妊娠早期感染了病毒性肝炎, 會加重妊娠反應。 妊娠晚期患病, 妊高征的發生率高於非孕期。 並且由於肝功能損害, 凝血功能受影響, 產後出血的發生率也增高。

妊娠期患病時間的不同, 對胎兒的影響也各異。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易於發生宮內傳染,

Advertisiment
並且隨著妊娠時間的增長其子代受感染率呈上升趨勢, 妊娠早期患病, 新生兒畸形發生率未見增加, 但晚期患病, 早產、死胎、死產及新生兒的死亡率有明顯增加。

專家指點:

主被動聯合免疫 阻斷母嬰傳播

很多孕婦在瞭解到自己感染了肝炎病毒後, 最擔心的可能就是肚子裡的孩子了。 如何阻斷母嬰傳播, 使未出世的孩子遠離肝炎病毒?可能是每個妊娠肝炎患者最關心的問題!

陽光醫院肝病診療中心當下採取阻斷母嬰傳播的方法是主被動聯合免疫法, 即自懷孕28周起, 產婦每月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 臨產的孕婦, 可在新生兒誕生24小時內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和球蛋白, 再於出生1個月後和6個月後作加強注射,

Advertisiment
這種主動給予特異性抗體和被動接種疫苗的新手段能高效阻斷HBV病毒母嬰間的傳播。

不過, 據付小義博士介紹, 目前研究證實HBV病毒性肝炎及丙型肝炎可通過母嬰傳播導致新生兒患同型肝炎, 甲型及戊型肝炎無母嬰傳播之危險。 付醫生強調指出:孕婦產前進行母嬰阻斷必須經醫生嚴格篩選後方可用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