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奶瓶蛀牙”誕生記

“奶瓶齲”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牙齒疾病, 也叫奶瓶性蛀牙。 嚴重的奶瓶性蛀牙, 會造成飲食不便, 影響發音, 甚至將來恒牙的排列也會受到影響。 尤其奶瓶性蛀牙患者的年齡較小, 也會增加醫生治療時的困難度。


     據北京市兒童醫院口腔科朱紅主任講, 形成奶瓶性蛀牙的原因有四方面:細菌、可供發酵之醣類、牙齒及時間, 四者缺一不足以形成。 也就是說當寶寶長出乳牙后, 從父母或照顧者處獲得變形鏈球菌, 經不當喂食方法造成可發酵醣類長時間滯留在牙齒周圍, 形成蛀牙。

奶瓶性蛀牙最先侵犯的是門牙,

Advertisiment
因為這部分牙齒最早萌出, 喂入口中的奶最先及接觸最久的也是這些牙齒。 因為乳牙的質地不如恒牙堅實, 因此蛀牙的進行較快較易。

與奶瓶性蛀牙關系最密切的細菌是變形鏈球菌。 這種細菌的最大來源是嬰兒的父母親, 而主要傳染媒介就是口水。 不當的喂食習慣, 例如大人與小孩共用湯匙, 會將家長口中的鏈球菌直接傳給小孩, 造成蛀牙。

牛奶、母乳、果汁、飲料、蜂蜜、糖水等, 都含有不同成分的可發酵醣類, 經變形鏈球菌利用之后會形成對牙齒有害的酸性環境, 造成牙齒表面脫鈣。 喂食的次數以及每次喂食時間的長短, 都會影響奶瓶性蛀牙的嚴重性。 含著奶瓶睡覺時, 所吸入的奶就浸泡在上頜乳門牙四周,

Advertisiment
長此以往, 容易使剛萌發的乳牙產生蛀牙。 喂食寶寶喝奶的時間過長, 或寶寶邊睡邊吸奶等習慣, 會導致食物、細菌與牙齒發生作用的時間也增長了, 此種情形也容易導致蛀牙。 而有些家長為安撫嬰兒入睡, 用奶嘴沾蜂蜜, 更是不可取。

熱點推薦: 今日文章推薦: 兒童吃零食將有“參照目錄” 乳☆禁☆房不只是女人的事(圖) 準媽媽的飲食全攻略 新媳婦的必修課提案(圖) 往期熱點回顧: 聰明媳婦與婆婆的智斗 孕中艱苦又有趣的經歷 入園第一天經驗大匯總 秋孕有益于優生優育 *精品推薦* 80后媽媽難產現象比較常見 寶寶四大消化問題全解析

編輯:樸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