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BQ與IQ、EQ齊名,你知道嗎?

家長通常會把提高兒童的IQ(智商)、EQ(情商)作為教育的主要方面, 殊不知兒童的BQ(身體商數body quotient )對兒童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 0~24個月的寶寶主要依靠感知動作適應外部世界, 對小寶寶而言, 運動對其生長發育大有好處, 既可以促進生長發育, 又有利於智力發展, 適度的運動會使寶寶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刺激及其變化更加敏感, 感知覺更加精確化。

0~24個月的寶寶正處於活潑好動的時期, 隨著年齡的增長, 寶寶的動作會逐漸完善, 從無條件反射動作、無意識動作發展到較複雜、精確、有意識的動作, 逐漸掌握各種基本的動作技能。

Advertisiment

第一階段:0~1個月

寶寶的動作以先天的非條件反射為主, 如抓握、吮吸等。 由於自我控制能力很弱, 此時寶寶的運動主要依靠爸爸媽媽幫助完成。

運動計畫

手部運動:幫助寶寶增強手的抓握能力。 父母可經常輕輕扳動、捋順寶寶的手指, 也可將媽媽的拇指或小布團放入寶寶的掌心, 讓其抓握。

腿部運動:爸爸媽媽輕輕握住寶寶的腳腕, 幫助他伸直雙腿, 然後再讓其雙腿彎曲, 重複幾次。 也可以進行抬腿運動, 先將寶寶兩腿輪換抬起, 重複幾次後, 再將其兩腿同時抬起, 然後放下。

第二階段:1~4個月

該階段寶寶形成了條件反射, 如吸吮手指頭、移動視線追隨物體等;頭部動作經歷了從短暫抬頭45º到3個月大時可以抬起頭的過程;雖然寶寶的肌肉缺少力量,

Advertisiment
但已有了最初的發展, 可憑藉自身的力量移動身體。

運動計畫

抬頭訓練:如媽媽可在比寶寶稍高的位置呼喚寶寶, 引導寶寶抬起頭。 抬頭動作訓練能增強寶寶頸肌的力量、靈活度和韌性。

翻身動作訓練:翻身是寶寶的第一個大動作。 爸爸媽媽可以輕輕地扶著寶寶的背、腰和屁股, 推一下, 或者拉著寶寶的胳膊或腿幫助寶寶翻身。 可引導寶寶反復翻身, 從俯臥翻成仰臥, 或從仰臥翻成俯臥。 也可用玩具吸引寶寶, 引導他尋著玩具翻身。

嬰兒被動操:根據寶寶的月齡和體質, 在他心情愉快的狀態下, 一天可做1~2 次被動體操。 嬰兒被動操有翻身運動、舉腿運動、下肢伸屈運動、踝關節運動、上肢運動、肩關節運動、屈肘運動、擴胸運動八節。

Advertisiment
還可以結合親子撫觸操, 分別對嬰幼兒面頰、耳垂、手臂、胸部、腹部、背部、腿部和腳掌進行撫觸, 增強寶寶肌體的觸覺。

第三階段:4~8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經常用手觸摸、擺弄周圍的物體, 漸漸地能靠腹部支撐爬行, 能獨立坐下, 握住撥浪鼓, 用雙手玩積木、撕報紙或用手指抓扔東西等。

運動計畫

坐的訓練:從4個月起, 爸爸媽媽可以每天和寶寶玩把手坐起遊戲來訓練寶寶腰肌的力量, 也可以試著讓寶寶靠在沙發或椅子上練習坐的動作, 應該注意的是練習坐的時間不宜過長, 坐3~5分鐘就可以讓寶寶躺下休息一會兒。

爬行的訓練:8個月左右的寶寶可以開始練習爬行動作。 讓寶寶趴在地上或床上,

Advertisiment
媽媽用手勾住寶寶的腹部, 幫助寶寶練習爬行;也可用寶寶喜愛的玩具在前面逗引寶寶爬行抓取。

手眼協調訓練:讓寶寶在地上或床上坐著, 爸爸媽媽滾一個球給他, 讓他試著去抓這個球, 訓練他的手眼協調能力。

第四階段:8~12個月

這是寶寶從爬行到學習走路的階段, 在用四肢爬行的基礎上, 寶寶開始學著站立、行走, 對周邊事物的探索欲望使寶寶很願意站立並嘗試行走。

運動計畫

站立訓練:寶寶可以借助于牆壁或椅子背等獨立或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進行站立訓練, 注意每次站立時間不要太久, 以免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

綜合動作訓練:找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 創設一個撿玩具的情境, 讓寶寶參與到撿玩具的快樂任務中,

Advertisiment
這個過程中會涉及站、坐、蹲這幾個動作, 還可以訓練寶寶手眼協調的能力。

第五階段:12~18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漸漸地能獨立行走, 活動主要以步行為主, 有的寶寶還能夠跑步、後退、上下樓梯等;可以追著球玩耍、和媽媽一起玩追逐遊戲;能自己脫掉外套, 會自己喝水, 拿勺子吃東西等。

運動計畫

行走訓練:可以讓寶寶像過家家似的拉著玩具進行行走訓練, 發展寶寶腿部力量, 使寶寶走得更穩當。

簡單彈跳訓練:媽媽坐在椅子上, 雙手放在寶寶腋下扶著寶寶, 寶寶的雙腳放在媽媽的大腿上, 腳跟有節奏地抬起、放下, 讓寶寶體驗跳躍的感覺, 增強寶寶的腿部力量。

第六階段:18~24個月

該階段寶寶能併攏雙腳從低矮的階梯上跳下來, 上下樓梯不用手扶,能踢球,可跨越低矮的障礙物等。

運動計畫

跳躍訓練:爸爸媽媽牽著寶寶的手,讓他嘗試跳躍,鍛煉寶寶的腿部肌肉。

短距離跑步訓練:爸爸媽媽可以創設情境,跟寶寶一起進行短距離的跑步訓練。如在5米左右的“跑道”兩端放置玩具,看誰在規定時間撿的玩具最多。

應該注意的是,由於寶寶的生長環境、遺傳因素等都有差別,爸爸媽媽應選擇適合自己寶寶的運動計畫,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地帶著寶寶做運動。

上下樓梯不用手扶,能踢球,可跨越低矮的障礙物等。

運動計畫

跳躍訓練:爸爸媽媽牽著寶寶的手,讓他嘗試跳躍,鍛煉寶寶的腿部肌肉。

短距離跑步訓練:爸爸媽媽可以創設情境,跟寶寶一起進行短距離的跑步訓練。如在5米左右的“跑道”兩端放置玩具,看誰在規定時間撿的玩具最多。

應該注意的是,由於寶寶的生長環境、遺傳因素等都有差別,爸爸媽媽應選擇適合自己寶寶的運動計畫,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地帶著寶寶做運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