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98%媽媽“太關心” 孩子受不了

媽媽愛嘮叨——這是大多數母親的通病, 豈不知這種特別的“關心”其實是引發母子矛盾的焦點。 前天, 天津希望之星兒童心理學研究中心在4次心理學講座和咨詢中, 從千余名學生問卷調查統計得出結論:98%的母親被孩子指責為嘮叨。

在調查問卷中發現這樣一個事例:一名13歲的女孩在忍受不住媽媽嘮叨之后, 竟然分兩次買了100片安定。 她平靜地對母親說:“媽媽, 我是你的累贅, 我已經忍受不了你的嘮叨。 你要瘋了, 我也要瘋了。 咱們倆都解脫吧。 ”說著, 她遞給母親50片安定。 母親驚呆了, 令她沒想到的是, 自己的“好心”竟換來這樣結果。

Advertisiment

在調查問卷中, 有個孩子寫道:“我平時學習成績在95分之上, 我努力了。 但是媽媽非得叫我放棄一切娛樂, 好像只有讀書、讀書、再讀書, 才是我唯一的生命。 從我讀書、認字的那一天起, 媽媽便年復一年地嘮叨, 我躲藏過、哭鬧過, 如今我只有永遠離開才能解脫。 ”對此, 心理專家說:“這個事例向母親們敲響了警鐘。 母親教育孩子應該身教重于言教, 不要期望值太高。 ”另一15歲的女孩在交友問題上經常受到母親訓斥, 當母親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警告愛女說:如果你再與某某女孩一起玩的話, 我就用菜刀結束了自己。 不料, 女孩卻跑到廚房, 拿起一把鋒利菜刀, 遞到媽媽面前, 說:“如果您不愿意動手, 女兒可以替您動手。

Advertisiment
”母親嚇得呆若木雞, 明晃晃的菜刀把這位母親嚇得尿了褲。

在調查中發現, 長期聽到母親嘮叨之后, 孩子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 出現夜不歸宿, 甚至離家出走、外逃的現象。 尤為令人驚訝的是, 因為媽媽嘮叨而想自殺、自殘或有殺人傾向的學生也占有一定比例。 其中女孩尤為嚴重。 從生理學角度分析, 女孩較男孩發育早1至2年, 但女孩感情較男孩脆弱, 抗挫折心理更差。 所以母親在關心孩子、愛護孩子的時候, 也應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 知道如何與他們相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