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招暗示法不打不罵寶寶變乖

任何一種教育現象, 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 他的教育效果越大。 所以,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 不應用那些讓人不愉快的“要求、命令、必須”等詞彙, 而應通過“啟發、暗示、商量”等形式來進行。 暗示, 是無聲的教育, 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下面幾種情景暗示, 或許能在教育孩子時對你有所幫助。

眼神暗示

眼神是一種無聲的語言, 比語言能更細膩清晰地表達感情。 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把要說的話, 要表示的態度暗示出來。

表情暗示

表情比眼神表現得更明確, 人的表情能傳達多種資訊, 比如肯定、可以、不能、不該等等,

Advertisiment
使暗示物件做出反應。 孩子做了好事, 你對他贊許地點點頭;孩子經過努力, 解開了一道題, 你對他會心地笑笑, 都是一種最好的激勵。

言語暗示

既然是“暗示”, 就是不用言語直接表態。 當要表揚或批評時, 採取一種迂回的方法, 用講故事、打比喻、作比較等方法把自己的觀點巧妙地“點”出來, 讓孩子心領神會, 在一種柔和的氣氛中接受教育。

動作暗示

動作暗示就是用體態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 從而教育孩子。 父母輔導孩子做作業時, 發現孩子坐姿不正, 可以面對孩子做幾個挺胸的動作, 讓孩子接受這種暗示, 他就會學著作出反應。 孩子需要父母的注意, 特別是口頭上的贊許, 或親親他、拍拍他、摟摟他,

Advertisiment
這些都能表達對他的鼓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