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歲阿拉蕾話嘮本領高 怎樣才能訓練寶寶的說話能力呢

《爸爸去哪兒》第4季自開播以來, 又有一批萌娃們和傻爸爸們開始圈粉了。 這一季的寶寶都很懂事, 不過小編卻在一開始就被其中的一個寶寶“阿拉蕾”崔雅涵“迷住了”。 尤其是她的“秋褲之歌”, 讓人秒變“迷妹”啊~~~

據悉, 崔雅涵今年只有3歲, 平時的愛好就是講故事和表演。 並且她的話特別的多, 可以概稱為話嘮。 小小的年紀卻有著不凡的經歷, 如今的崔雅涵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童星了。

很多人都想知道, 這個僅僅三歲的孩子, 說話為何如此利索, 智商、情商都那麼高呢?因為一般而言, 對別人所問的問題,

Advertisiment
三歲的孩子多半都能回答;也有提出問題的能力。 不過, 嚴格來說, 三歲孩子的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 不是一再的重複就是把要說的話給忘記了。

那麼, 家長該如何才能訓練寶寶的說話能力呢, 如何才能讓自己寶寶能夠像“阿拉蕾”一樣, 有如此了得的“口才”呢~~

寶寶學說話的遊戲

三歲寶寶語言表達依然有障礙

對別人所問的問題, 三歲的孩子多半都能回答;也有提出問題的能力。 不過, 嚴格來說, 三歲孩子的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 不是一再的重複就是把要說的話給忘記了。

三歲的孩子的吐字發音還不很清晰;經常詞不達意, 碰到這種情形時, 千萬不要嘲笑或斥責他們。

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喜歡說話, 所以, 媽媽最重要的任務還是扮演一個好聽眾。

Advertisiment

字牌遊戲

到了三歲, 孩子多半會對文字和各種符號表示關心。 因此, 見到孩子開始對圖畫或廣告產生興趣時, 就可以“因勢利導”帶領他們來玩字牌遊戲了。

當然, 三歲的孩子不一定懂得字牌的真正玩法, 玩字牌的目的, 主要是讓他們“親近”文字。

首先, 媽媽要取出兩張字牌, 一張畫有圖案, 一張則是來表示該圖案的文字, 然後教孩子“看圖識字”。

孩子對“看圖識字”不感興趣, 媽媽便要以字牌上的字為主題, 告訴他們一個有關於這個字的故事;唱幾首有關於這個字的歌, 以挑起他們學習的欲望。

除了直接的文字遊戲外, 媽媽也必須用一些新鮮有趣的方式:如把字繡在衣服上;購買印有注音符號的積木或在每一樣家用品上貼上醒目的“文字標籤”,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處都有與文字接觸的機會。

買賣的遊戲

模擬遊戲最能激發孩子想像力, 以及加深他對生活的體驗:剪下雜誌上各種精美的商品廣告, 或使用畫紙做成各式各樣的用品或食物, “超級市場”便開張了。

紅色的積木是蘋果、綠色的是蔬菜, 盒子則成了麵包, 任何東西都可以充當商品。

媽媽只要一旁暗示“現在我們要開水果店, 水果店裡應該有哪些東西呢?”其餘的, 就讓孩子儘量去發揮他們的想像力。 而從商品分類的過程中, 也能培養孩子“歸納”的能力。

媽媽是老闆, 孩子是顧客。

至於錢, 可以用小石子、塑膠粒或寫上了數目的小紙片代替。 孩子會覺得很有趣,

Advertisiment
對母子親情的增進也頗有幫助, 同時也能讓孩子體會買賣的意義和樂趣。

當然, 只要孩子喜歡, 便可以改變商品的種類或者交換所扮演的角色, 繼續玩下去。

電話遊戲

孩子都喜歡電話, 看到大人講電話時, 多半會過去搶話筒。 因此, 從電話遊戲中, 一方面可以訓練孩子的應對能力;一方面也能培養孩子的電話禮貌。

用玩具電話和媽媽聊天。 媽媽要問一些孩子容易回答的問題:如“在動物園看到了什麼”、“中午時吃了什麼”等等。 另外, 讓孩子練習撥號, 也能訓練他們手指運動的能力。

記得孩提時代做過的“傳話筒”嗎?

現在也來為孩子做一個吧。 準備兩個紙杯, 挖掉杯底, 糊上玻璃紙, 用橡皮筋紮好, 再用一根線穿過玻璃紙中央,

Advertisiment
為了防止脫落, 可以線上的一端綁上牙籤或火柴棒。 然後, 把線拉直, 就可以開始通話了。

為了強化孩子的語言能力, 便必須為他們塑造一個可資學習的良好典範。 從電話中學習不足以完全應對日常生活之所需, 但至少可以讓孩子明白“說話一定要說得清楚”。

只要父母能夠做好引導作用, 寶寶的說話能力一定會提高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