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歲寶寶家庭教育方法總匯有哪些

3歲寶寶的教育跟其他年齡層應有所區別。 愛美分享三歲寶寶的教育方法, 匯總了3歲寶寶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重點。 俗話說“3歲看老”, 及時捕捉這一年的幼稚教育關鍵期, 對寶寶的未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歲幼兒的教育方法

一、重複練習:專注力培養

一個大約3 歲的小女孩, 在玩積木的時候, 不停地把一些圓柱體放進不同的容器中, 然後又把它們取出來。 這些圓柱體大小不同, 正好可以放進那些容器相應的孔裡, 就像用軟木塞蓋住瓶子一樣。 一切過程看上去緩慢而有節奏。 出於好奇, 一直在教室外觀察她的老師便數了數她這種重複的動作,

Advertisiment
結果是42 遍。 所幸的是, 周圍都很安靜, 沒有人去打擾她, 她每完成一個動作的時候, 臉上總是不自覺地微笑。 到最後她好像累了, 環顧了四周後感覺像剛從夢中醒來似的。 這個女孩如此專注地反復做一件事, 以至於感覺不到有人在一邊看著她。 這樣的情況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出現過, 我們稱之為"重複練習"。 每次完成那種體驗之後, 他們就像完成某種重大的任務一樣, 臉上充滿了喜悅和快樂的表情。

這個小女孩正處於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齡, 通常這個時期孩子的注意力會不停地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 然而, 孩子一旦碰到吸引他們的事物, 就會忘我地投身其中, 並一再地重複訓練,

Advertisiment
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驚人。 孩子的手髒了, 媽媽就要求他去洗乾淨。 後來發現他的手已經洗得很乾淨了, 但他還在不停地洗。 到晚上睡覺的時候, 還去再洗一遍。 過了幾天媽媽發現, 她的孩子現在會自覺地洗手了, 孩子見人就會自豪地伸出於淨的小手給他們看。

其實孩子們的這種重複練習, 正是其鍛煉和學習的需要。 通過反復的訓練, 他們的各種生活能力得以完善, 智力也因此得到發展。 只要一開始教得仔細, 甚至細緻到每個細節, 那孩子們就會不斷地重複這個練習。 因為他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我們難以想像的樂趣和滿足, 這些動作根本無需大人強迫, 他們自己會完成得很好。

正是通過這種看似毫無意義的重複練習,

Advertisiment
孩子的能力才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而且在這一重複練習的過程中, 他們的注意力一直處於忘我的境地, 這樣對孩子智力的培養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自由選擇:讓我自己做

孩子不喜歡被父母或老師人為地規定, 渴望自己選擇不同的事物和行動。 這種自由選擇, 使我們能看到他們心理的需要和傾向。 只要有機會, 而且保證大人們不去干涉他們, 他們總會選擇一些自己偏愛的東西, 哪怕只是一把小尺子, 他們也會玩得不亦樂乎。

有些孩子在家裡, 一切事情都沒有做主的份兒, 小到晚餐吃什麼, 該看什麼電視節目, 大到是否參加培訓班, 一切都是父母說了算。 孩子總有事不關己, 無權過問的感覺,

Advertisiment
因而, 他們的童年可能並不像成人所想像的那麼快樂。 正因如此, 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快點長大, 做自己喜歡的事。 讓孩子們自由地做一些選擇, 是培養他們形成樂觀性格的一個重要方面。 當然, 父母在大多數事情上不能不做主。 讓孩子自由選擇, 並不意味著他可以選擇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是選擇需要做並且是正確的事情。 但有些事讓孩子做決定也無妨, 比如聽任孩子畫白馬而不是畫花草。 當然, 隨著孩子的長大, 就應該讓他們自己決定更重要的事情。

"請不要命令我, 讓我自己做。 "聽到孩子的呐喊, 我們應該意識到不可輕易去干涉他們的選擇, 不要總是以為自己的安排就是恰到好處的, 其實孩子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才會去不厭其煩地花費精力去做。

Advertisiment
如果給孩子不喜歡的東西, 那只能給他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負擔, 他們也得不到快樂。

3歲孩子教育重點

一、智商方面

1.早期閱讀: 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 用家裡的大狗考利或者再去買一些以圖片為主的故事書。 故事要短小精悍, 講故事的時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詞或者成語, 豐富他的語言能力。 給他講故事的同時要求他複述, 或者讓他自己看著畫面編故事。 無論他編的是什麼, 都要鼓勵他說下去, 剛開始時可以幫助他一起編。

2.角色扮演遊戲:和他一起玩看醫生, 來客人了, 去家樂福購物, 員警叔叔抓壞蛋等遊戲, 自己編一下遊戲內容, 稍微豐富一點。 你和寶寶一人扮演一個角色, 如看醫生的遊戲,一個扮醫生,一個扮病人。平時教他注意觀察所扮演的這些角色。

3.增加知識面:可以通過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來增加他的知識面,如各種動植物和建築的名字,各種商店的用處,以及看著天空給他講一些天文學方面的知識。

4.配合幼稚園的課程,複習學過的兒歌,唐詩和英文單詞。

二、情商方面

1.品質的培養:每天抽一定時間和他聊天,讓他講講幼稚園的生活,然後灌輸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過讀故事的方式灌輸,一個故事講完後用簡單的話總結這個故事所體現的那些好的品質。不斷重複,加強印象。

2.愛心和同情心的培養:利用一切機會灌輸他必須具備愛心,知道關心別人,同情弱者。這點你可以看寶寶主頁上的一篇成長日記“愛心的培養”。比如小郭問我要衣服的時候講了那個孩子的故事,他只有一歲,媽媽不要他了,自己走掉了,我就把這個孩子的故事告訴了他,讓他自己去把那包衣服給小郭。平時在路上看見乞丐也可以對他說說他們很可憐之類的話。還可以要他愛護動物和植物。

3.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機會讓他決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給他兩件衣服,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出去玩可以讓他選擇玩的地方。平時他要自己做事情,儘量不要拒絕,如果要拒絕,需要告訴他原因,並對他的這種熱情給予肯定。

4.以讚賞教育為主,多表揚,多鼓勵。不要打孩子,那是最傷害孩子心靈的。不要講粗話,注意以身作則。

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出現了最初的自我概念,開始出現“給我”、“我要”、“我會”、“我自己來”等自我獨立意向,如果這時幼兒的獨立活動要求得到滿足和成人的支持,將開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則容易產生退縮行為。大多數活動,包括學習,對於幼兒來說都是新鮮而有趣的,那麼厭學情緒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很可能是成人喜歡以“簡單的命令”使然,孩子容易因此對勞動和學習產生對立情緒或厭惡心理。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1500位兒童進行長期追蹤觀察,30年後發現20%的人沒有取得什麼成就。與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對比,發現最顯著的差異並不在智力方面,而在於個性品質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堅強毅力、獨立性和勇往直前等個性品質的人。可見孩子的獨立品格對成長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獨立性是指一個人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社會生存及進行創造性活動必備的心理品質。幼教專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獨立性,包括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重點培養自理生活能力。獨立性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

3歲幼兒是如何“看老”的

在研究早期教育的人都認為,3歲是最重要的,3歲的時候他知道用哭的方法可以引起別人的關注,他就哭。

1、要求“擺脫成人控制”。23歲幼兒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言語和動作的發展迅速,對周圍世界的認知範圍擴大。他們喜歡到處看到處摸索,不要成人抱著,甚至不願讓人拉著手走路。他們已經能表達自己的意願,對成人要他幹的事,往往回答“不”。對自己要幹的事又說:“我會,我自己來。”

2、由於手腳動作還不十分協調,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會潑翻,用勺吃飯會灑在身上。這些現象通常被認為“不聽話”、“強”。

3、渴望與同齡夥伴交往。交往是幼兒的一種發展性需要,2-3歲的獨生子女尤其明顯。他們特別喜歡與鄰里的小孩子玩,甚至會說“沒人陪我玩,沒勁”等。而父母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為由限制他的交往。

4、2-3歲的幼兒對自已有點會但還不熟練的事情最感興趣,喜歡自己反復做,如反復擺弄某一類玩具,重複進行一種遊戲等。

他覺得乖的時候引起別人的關注,他就乖,你知道吧,他特別會察言觀色。所以你什麼時候關注他就特別重要,當孩子乖的時候你就不理他,一哭你就理他,他可能會用哭的方法來吸引你對他的關注,所以這可能是你的,不是跟看電視有關係,是跟你的教育方法有關係。我覺得3歲的孩子要他自己做事,我不知道你的孩子有沒有種願望,做事的願望,幫你幹事情的願望?比如他想做些什麼事情? 這個三歲的小孩他最想幹事,比如說你拖地板,他也要拖地板。你要洗頭,他也要洗頭。你要做事,他要做事,這時候一定要他作,他做的好壞你都不要說,不是,他做的不好,你也不要說。做的好你就:真不簡單啊,比媽媽做的都好你可真能幹。這個時候他就願意做事了。 如看醫生的遊戲,一個扮醫生,一個扮病人。平時教他注意觀察所扮演的這些角色。

3.增加知識面:可以通過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來增加他的知識面,如各種動植物和建築的名字,各種商店的用處,以及看著天空給他講一些天文學方面的知識。

4.配合幼稚園的課程,複習學過的兒歌,唐詩和英文單詞。

二、情商方面

1.品質的培養:每天抽一定時間和他聊天,讓他講講幼稚園的生活,然後灌輸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過讀故事的方式灌輸,一個故事講完後用簡單的話總結這個故事所體現的那些好的品質。不斷重複,加強印象。

2.愛心和同情心的培養:利用一切機會灌輸他必須具備愛心,知道關心別人,同情弱者。這點你可以看寶寶主頁上的一篇成長日記“愛心的培養”。比如小郭問我要衣服的時候講了那個孩子的故事,他只有一歲,媽媽不要他了,自己走掉了,我就把這個孩子的故事告訴了他,讓他自己去把那包衣服給小郭。平時在路上看見乞丐也可以對他說說他們很可憐之類的話。還可以要他愛護動物和植物。

3.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機會讓他決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給他兩件衣服,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出去玩可以讓他選擇玩的地方。平時他要自己做事情,儘量不要拒絕,如果要拒絕,需要告訴他原因,並對他的這種熱情給予肯定。

4.以讚賞教育為主,多表揚,多鼓勵。不要打孩子,那是最傷害孩子心靈的。不要講粗話,注意以身作則。

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出現了最初的自我概念,開始出現“給我”、“我要”、“我會”、“我自己來”等自我獨立意向,如果這時幼兒的獨立活動要求得到滿足和成人的支持,將開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則容易產生退縮行為。大多數活動,包括學習,對於幼兒來說都是新鮮而有趣的,那麼厭學情緒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很可能是成人喜歡以“簡單的命令”使然,孩子容易因此對勞動和學習產生對立情緒或厭惡心理。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1500位兒童進行長期追蹤觀察,30年後發現20%的人沒有取得什麼成就。與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對比,發現最顯著的差異並不在智力方面,而在於個性品質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堅強毅力、獨立性和勇往直前等個性品質的人。可見孩子的獨立品格對成長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獨立性是指一個人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社會生存及進行創造性活動必備的心理品質。幼教專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獨立性,包括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重點培養自理生活能力。獨立性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

3歲幼兒是如何“看老”的

在研究早期教育的人都認為,3歲是最重要的,3歲的時候他知道用哭的方法可以引起別人的關注,他就哭。

1、要求“擺脫成人控制”。23歲幼兒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言語和動作的發展迅速,對周圍世界的認知範圍擴大。他們喜歡到處看到處摸索,不要成人抱著,甚至不願讓人拉著手走路。他們已經能表達自己的意願,對成人要他幹的事,往往回答“不”。對自己要幹的事又說:“我會,我自己來。”

2、由於手腳動作還不十分協調,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會潑翻,用勺吃飯會灑在身上。這些現象通常被認為“不聽話”、“強”。

3、渴望與同齡夥伴交往。交往是幼兒的一種發展性需要,2-3歲的獨生子女尤其明顯。他們特別喜歡與鄰里的小孩子玩,甚至會說“沒人陪我玩,沒勁”等。而父母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為由限制他的交往。

4、2-3歲的幼兒對自已有點會但還不熟練的事情最感興趣,喜歡自己反復做,如反復擺弄某一類玩具,重複進行一種遊戲等。

他覺得乖的時候引起別人的關注,他就乖,你知道吧,他特別會察言觀色。所以你什麼時候關注他就特別重要,當孩子乖的時候你就不理他,一哭你就理他,他可能會用哭的方法來吸引你對他的關注,所以這可能是你的,不是跟看電視有關係,是跟你的教育方法有關係。我覺得3歲的孩子要他自己做事,我不知道你的孩子有沒有種願望,做事的願望,幫你幹事情的願望?比如他想做些什麼事情? 這個三歲的小孩他最想幹事,比如說你拖地板,他也要拖地板。你要洗頭,他也要洗頭。你要做事,他要做事,這時候一定要他作,他做的好壞你都不要說,不是,他做的不好,你也不要說。做的好你就:真不簡單啊,比媽媽做的都好你可真能幹。這個時候他就願意做事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