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8歲兒童最易感染猩紅熱

猩紅熱

症狀:快速竄升的發燒, 可能同時(不會一再出現)打寒顫、頭痛、嘔吐。 密集而有著細小斑點的紅疹看來像紅的雞皮疙瘩, 主要出現在鼠蹊部及腋下, 可能只有短暫時間內可看到。 雙頰發紅, 但是嘴巴周圍的三角區域仍然蒼白。 吞咽時疼痛, 在上顎、懸雍垂與扁桃腺背面, 會有不同程度的發紅和腫脹。 舌頭上有一層白色的覆蓋物, 但第三天就消失了, 變成亮紅、覆盆子樣的表面。 喉嚨的淋巴結腫大。

用抗生素治療, 發燒會立即退去, 但只在第四到第七天消失。 偶爾, 在第二周末尾會發展出第二階段的病症——另一波發燒及腫得更明顯的淋巴結。

Advertisiment
紅疹從第二周開始如雪片般脫落, 第三周期間也可能有手掌及腳掌的大面積脫皮。

潛伏期:2~5天(最多7天)。

傳染性:變異很大。 大約只有10%的人, 終其一生感染過一次或數次的猩紅熱。 嬰兒不易受影響;最容易受感染的是3~8歲的兒童。

傳播:經由分泌物、直接接觸或是接觸被污染的物體或空氣, 但通常只通過密集的接觸(同住一室或住宅)傳染。 病原是各種不同的溶血性化膿鏈球菌(A群b型溶血性鏈球菌/b-hemolytic group A)。 儘管病患有的只是最輕微的症狀, 仍會傳染給他人。

免疫力:幾個月之內有可能復發, 經常一年之後會復發, 最有可能發生在抗生素治療之後。

伴隨的疾病與併發症:中耳炎(特別在第二階段)、小膿疹、嘴角的裂隙、鼻黏膜或鼻腔入口發炎。

Advertisiment
腎絲球性腎炎是不常出現的併發症, 可能發生在猩紅熱發燒或鏈球菌喉嚨感染後1~3周(請參閱1.5“喉嚨痛及頸部痛”)。 其症狀包含少量的血尿、臉色蒼白、水腫, 有些病患血壓會升高。 這些不能用抗生素預防的併發症, 在當今的發達國家中非常少見, 通常可以完全康復。 急性風濕熱也成為一種非常罕見的併發症, 不過它非常令人畏懼, 因為經常造成心臟發炎和隨之而來的心臟缺損。 在較不富裕的環境中, 它發生的頻率高很多, 特別是在第三世界國家。 然而, 今日大多數的風濕熱是由未被診斷出的鏈球菌喉嚨感染所觸發, 而不是導因於猩紅熱。

治療與隔離檢疫:因為可能產生併發症,

Advertisiment
猩紅熱應該由醫師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