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歲寶寶的衛生習慣

養育2歲寶寶

你應該知道的②

2歲寶寶應該養成的衛生習慣有:

●早上洗臉刷牙(可用紗布或牙擦代替);

●外出回來、飯前便後洗手(一定要用肥皂);

●晚上刷牙、洗臉、洗屁股、洗腳;

●定期洗頭洗澡、剪指甲、剪頭髮。

這些衛生習慣一旦養成,寶寶可以受益一生。 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可以防病,減少細菌感染,還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每天熱水洗腳,對寶寶的足底有按摩作用,促進血液迴圈,幫助寶寶入睡。

學習正確擤鼻涕

擤鼻涕時,寶寶往往是兩個鼻孔同時往外噴氣,這樣容易造成頭顱內壓力不平衡,甚至可能影響到聽力,造成耳膜穿孔、化膿感染等危險。

Advertisiment

正確的擤鼻涕方法是:

1.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先擤一隻鼻孔。

2.同樣的方法擤另一隻鼻孔。

告訴寶寶,擤鼻涕時用力不要過大。

學習正確刷牙

2歲寶寶的吞咽控制能力已得到較好的發展,現在,可以引導他學習正確地刷牙了。

首先,要選用適合的寶寶牙膏和牙刷。 寶寶用的牙膏,氟的含量要比成人牙膏更少,甚至可以選用不含氟的牙膏。 選用的牙刷應該是專為這個年齡段寶寶設計的。

其次,學習刷牙前,先要教會寶寶漱口,以免他將水和牙膏一起咽下。 如果寶寶還不會漱口,最好不用牙膏。 每次刷牙,牙膏的多少應該同寶寶的小指甲蓋大小差不多。

刷牙的要領:

●上排牙齒正面——從上往下刷;

Advertisiment

●下排牙齒正面——從下往上刷;

●上排牙齒裡側——順著牙縫向外、向下刷;

●下排牙齒裡側——順著牙縫向外、向上刷;

●牙齒咬合面——前後來回刷。

要告訴寶寶,別忘了清洗牙刷和杯子,並把牙刷頭向上插在杯子中。

如果一個杯子中有幾把牙刷,請把牙刷頭分開,以免互相傳染細菌。

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

勤洗手是預防各種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只有正確洗手才具有這樣的作用。 正確的洗手步驟是:

1.用清潔的流動水洗手。

2.洗手要用肥皂。 塗上肥皂後,先揉搓至有泡沫,並用泡沫將雙手的手心、手背、指縫、指尖、指甲縫等部位都仔細揉搓。

3.用流動水把肥皂泡沫沖洗乾淨。

4.如果雙手實在髒,可以多次重複以上步驟。

5.最後用乾淨的毛巾將手擦乾,不然冬天很容易長凍瘡。

Advertisiment

知道要每天梳頭

梳頭不僅僅是為了儀容整潔,還具有按摩頭皮、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 長頭髮的女寶寶肯定不會自己梳頭,但是要讓她們知道要每天梳頭的概念。 短頭髮的孩子,則不妨鼓勵他自己拿梳子學著梳頭。

即使寶寶不會動手梳頭,但是他能每天提醒你給他梳頭,那就是一種成功。

知道每天要換內褲和襪子

與定期洗澡換衣服同樣重要的是,每天要換內褲和襪子。 2歲的寶寶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一開始,需要你每天晚上準備好乾淨的內褲和襪子。 兩周後,寶寶就會知道每天要換內褲和襪子了。 告訴他乾淨衣物放在哪裡,慢慢的,以後每天晚上這個程式就可以讓他自己完成了,你只需偶爾提醒一下就行。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如何培養寶寶的衛生習慣呢?

    你好,想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議家長可以通過教育孩子正確的洗手、洗臉、洗頭、洗澡、剪指甲、使用手帕、紙巾等,一定要使孩子養成飯前、便後和手髒時及時洗手的習慣,生吃瓜果要洗淨去皮,經常攜帶並會... [詳細答案]

  • 1回答

    2歲寶寶的教育有哪些?

    2歲以後,寶寶與客觀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逐漸增多,於是已經產生自我意識,寶寶日常行為和語言表達都很強調自我,從第三人稱轉變到第一人稱。家長們這時要知道:應該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用科學... [詳細答案]

  • 1回答

    2歲寶寶的教育跟1歲時候有什麼不同嗎?

    寶寶過了1歲半以後,就進入了“第一反抗期”的時期——過去老實聽話的寶寶,逐漸開始變得任性,這是是寶寶自我發展的必經階段,所以,家長要學會讓他們自行選擇,和孩子平等地進行“條件”交換。 [詳細答案]

  • 1回答

    2歲寶寶的教育問題需要注意什麼?

    寶寶過了1歲半以後,就進入了“第一反抗期”的時期——過去老實聽話的寶寶,逐漸開始變得任性,這是是寶寶自我發展的必經階段,所以,家長要學會讓他們自行選擇,和孩子平等地進行“條件”交換。 [詳細答案]

  • 3回答

    怎麼改變三歲寶寶的睡眠習慣效果好?

    這個事很難辦的,因為寶寶都不配合大人的,一般白天讓寶寶多玩一些時間,這樣晚上就能睡長一點兒,一開始就定時哄睡,我家女兒就是這樣,現在基本上是有規律的睡眠咯,看到寶寶玩得累了,精神不好的時候媽媽就哄哄...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