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3歲是寶寶語言開發的重要階段

在對2一3歲的寶寶進行語言開發時, 要把握好這個年齡段寶寶“愛學、愛動、缺少耐性”的性格特徵, 因此, 媽媽要營造輕鬆自然的氛圍, 寓教於樂, 讓寶寶在“玩中學、學中玩”;同時, 要先培養寶寶“會說”, 從而引發寶寶“想說”, 全面地開發這個年齡段寶寶特有的語言潛力。

媽媽可以在有主題的遊戲中, 有目的地讓寶寶學習語言, 來加強寶寶在交往中的語言訓練。 同時, 媽媽要運用形象具體的話言, 使寶寶“能說”;圍繞開發語言的主題活動, 引導寶寶“會說”;以寶寶的興趣為載體, 誘發寶寶“想說”。 這種把寶寶的語言開發巧妙地融入遊戲中的語言教學方式,

Advertisiment
能讓寶寶在沒煩惱、沒壓力、沒負擔的氛圍中輕鬆地學會語言, 提高了寶寶語言的發展能力。

(1)2歲的寶寶, 只能講200個詞左右。

(2)3歲的寶寶, 能講900個詞左右。

(3)2—3歲寶寶的聽力比嬰兒時期有很大的提高, 因此, 語言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一般情況下, 能完整地講一些故事。

(4)3歲寶寶, 講話時已能夠使用主語、動詞、形容詞、連詞等來表達比較複雜的意思。

(5)3歲寶寶大多數發音不標準, 據統計只有10%左右的寶寶發音比較標準。

(6)寶寶周歲後到2歲左右, 這一階段被稱為塗鴉期。 塗鴉對寶寶語言的發展有著直接作用, 因為鮮活的畫面可以刺激寶寶語言的表達, 特別是對那些說話能力差或語言發展遲緩的嬰兒更是如此。

Advertisiment
因此, 媽媽一定要讓寶寶在這個時期多塗鴉。

(7)當寶寶興致勃勃地塗鴉時, 他小小的腦瓜中一定有些自己的想法, 如果寶寶邊畫邊叫, 一定是思維極為興奮, 正在積極活動, 要急於表達出來。 此時, 爸爸、媽媽要用語言鼓勵他, 假裝能理解寶寶畫中的含義, 高高興興地同他講話, 慢慢地開發寶寶的語言能力。

(8)在寶寶畫好一張畫時, 爸爸或媽媽要幫寶寶養成仔細看看講講得好習慣, 這對開發寶寶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今後的閱讀能力有直接的好處。

(9)在寶寶學說話的時期, 周圍的人與寶寶講話時不要故意夾雜孩子式的話語, 如“睡覺覺, 吃肉肉”等, 也不要讓寶寶學說這種話, 這樣會影響寶寶的發音。

(10)3歲是語言發展的過渡期,

Advertisiment
如果在此期間寶寶發音不標準, 媽媽要反復教正確的發音, 來耐心地糾正錯誤。 如舌根音、舌尖音最容易出現錯誤, 媽媽可以通過兒歌或繞口令來糾正寶寶的發音。

(11)剛開始學說話的寶寶語病多, 爸爸、媽媽不能笑話或訓斥寶寶, 這樣會使寶寶產生膽怯心理, 使其在人前不願講話, 以至於影響寶寶性格、智力的發展。 因此, 父母要鼓勵寶寶多說話, 並給寶寶創造說話的機會, 發現語病及時糾正;當寶寶在表述—件事情時, 耍幫助寶寶慢慢把話說完, 不要急著代替寶寶說話。

(12)和寶寶說話時要講究一定的藝術手段, 語言要簡潔明瞭, 且感情☆禁☆色彩豐富, 能引起寶寶的注意, 從而促進寶寶語言的發展。

(13)媽媽、爸爸在與寶寶講話時,

Advertisiment
應通過控制語境, 自覺地、有意識地調控寶寶的言語發聲。 如, 當寶寶在爸爸、媽媽面前撒嬌時, 大入因為正忙會說“去玩玩具”, 所以寶寶也老是吵著要買玩具。 這樣既會影響寶寶與父母的感情, 也不利於寶寶語言能力的提高。

(14)有些父母常對寶寶說“大人說話, 小孩少插嘴”。 以為這樣可以使寶寶更有道德感, 更乖巧。 其實這樣容易使寶寶與人、與事都缺少溝通、應變能力, 變得“自閉”。 因此, 父母要讓寶寶適當地參與大人的生活, 讓寶寶常常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來促進語言及思維能力的發展, 從而也影響寶寶性格的形成。 媽媽要持著平等、親切的態度與寶寶進行對話, 在輕鬆自然的氛圍中來刺激寶寶的本源性區域, 催生寶寶說的願望。

Advertisiment
如, 媽媽在與寶寶進行對話時, 一定要蹲下來與寶寶進行交談, 讓寶寶感覺到自己與媽媽的地位平等;在進餐時, 媽媽提出:“我喜歡吃XXX, 寶寶最喜歡吃什麼呀?”寶寶可以說喜歡吃什麼, 也可以說不喜歡吃什麼, 但無論說什麼, 媽媽都不要加以阻止, 而應在事後加以引導;媽媽還可以問寶寶今天三餐要吃什麼?吃後要寶寶說一下味道怎樣等等, 這樣在交談中可建立深厚的母子情感, 使寶寶無拘無束, 有話特別樂意對媽媽說, 從而發掘出寶寶語言的潛能, 調動起寶寶學習語言的積極性。

(15)營造溫馨、精緻的環境, 讓寶寶在家的溫暖中, 誘發語言的表達。 爸爸、媽媽最好能把寶寶的房間裝飾得得體一些, 讓牆面的色彩變得柔和一些、環境的佈置雅致一些, 能讓寶寶感受到安靜的氛圍。綠色的植物、精緻的牆上小壁畫、豐富多彩的玩具等,可處處吸引著寶寶的眼球,能使寶寶心情愉悅,有一種強烈的想要表達的欲望。

(16)通過兒歌、童謠來鍛煉寶寶的發音。爸爸、媽媽要根據寶寶的語言特點,來選擇不同的小兒歌、童謠來鍛煉寶寶的發音。如24一30個月的寶寶,可選用“紅蘋果甜甜,黃香蕉彎彎”等有疊詞的兒歌讓寶寶練習;30一36個月的寶寶,就可以用一些童謠、手指遊戲兒歌練習說短句了。

(17)通過禮貌用語來鍛煉寶寶的發音。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用禮貌用語,如“謝謝”、“再見”、“對不起”、“不好意思”等,讓寶寶在潛移默化中開發語言。

能讓寶寶感受到安靜的氛圍。綠色的植物、精緻的牆上小壁畫、豐富多彩的玩具等,可處處吸引著寶寶的眼球,能使寶寶心情愉悅,有一種強烈的想要表達的欲望。

(16)通過兒歌、童謠來鍛煉寶寶的發音。爸爸、媽媽要根據寶寶的語言特點,來選擇不同的小兒歌、童謠來鍛煉寶寶的發音。如24一30個月的寶寶,可選用“紅蘋果甜甜,黃香蕉彎彎”等有疊詞的兒歌讓寶寶練習;30一36個月的寶寶,就可以用一些童謠、手指遊戲兒歌練習說短句了。

(17)通過禮貌用語來鍛煉寶寶的發音。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用禮貌用語,如“謝謝”、“再見”、“對不起”、“不好意思”等,讓寶寶在潛移默化中開發語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