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歲孩子12顆乳牙竟無一顆完整 媽媽們自查有沒有這個習慣

育兒知識提醒家長, 很多家長為了安撫睡前的孩子, 喜歡讓孩子含著奶瓶或奶嘴入睡, 父母覺得此方法沒有什麼危害, 久而久之, 孩子也養成了含奶嘴睡覺的習慣。

兩個月前, 一對年輕的父母帶著1歲男孩牛牛找到醫生, 把孩子往牙椅上一放, 牛牛一張嘴, 醫生大吃一驚:牛牛12顆乳牙, 一顆好的都沒有, 齊刷刷爛得只剩下牙根。
“平時吃糖也不多, 怎麼會這樣?”牛牛媽媽不解地問。 醫生詢問後才得知, 牛牛每天都要含著奶瓶喝著奶粉, 才能睡。 “他不喝奶粉, 就不肯睡, 平時白天管他都很辛苦了, 晚上我們只求安靜一點,
Advertisiment
就隨他去了。 ”牛牛媽媽說。
“含著奶嘴睡覺, 自然跳過了刷牙這一環節。 牛牛的家長對口腔衛生不重視, 認為乳牙爛掉也沒問題, 加上餵養方式不當, 久而久之, 就造成了如此嚴重的齲齒。 ”醫生說, 只得給孩子進行了長達2個月的根管治療。
醫生說, 含著奶嘴睡覺, 形成齲齒, 我們通常稱為奶瓶齲齒。 其形成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因此一歲前後的幼兒特別高發, 最典型的就是門牙爛光, 建議家長在孩子一歲的時候, 主動到醫院檢查一下, 有乳牙齲齒的及時進行修補。
“奶瓶齲”
寶寶吮吸奶嘴時, 牛奶容易直接附著在牙齒表面。 此外, 寶寶使用奶瓶時還常常邊玩邊喝, 從而使肚子飽脹而引起睡意, 導致唾液分泌量減少, 使得附著在牙齒上面的奶垢更難去除。
Advertisiment

再加上寶寶含著奶嘴睡覺, 無法清理口腔, 就會使口腔內腐蝕牙體的細菌大量繁殖, 久而久之牙齒脫鈣、牙冠剝脫, 就會形成黑色的殘根或牙渣, 從而引發“奶瓶齲”。

“奶瓶齲”預防
避免長時間使用奶瓶
含奶瓶時間過長會讓孩子依賴奶嘴, 奶瓶齲會不斷惡化, 奶垢在口腔中越積越多。 一定要戒掉依戀奶嘴的壞習慣。
及時漱口
喝完奶後用溫開水給寶貝漱口。 在寶貝喝完奶以後再喂一些溫開水, 可以有效清洗、沖走奶液在口腔中的殘渣, 保持寶貝口腔環境良好。
清潔奶垢
寶媽可以用紗布纏繞手指將寶貝牙齒上的奶垢擦抹乾淨。 每次餵奶, 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 減少奶液浸泡牙齒的時間。
Advertisiment

定期檢查
從寶貝長出第一顆乳牙後開始, 每隔3個月帶他去口腔醫院檢查一次牙齒。 定期到醫院使用氟製劑, 以提高乳牙的抗齲力。
寶寶習慣含奶嘴睡覺危害多多, 除了影響寶寶牙齒發育外, 還會影響孩子嘴部美觀, 造成“地包天”後果, 不斷地吸吮會給口腔發育造成影響, 造成上下頜骨發育畸形, 影響面部的美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