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才藝潛能>正文

1-5歲寶寶學不學樂器取決于誰

孩子一到四五歲, 很多家長就開始考慮要不要學樂器了。 學樂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一旦確定要學, 你就要作好準備, 經濟上、精力上都要有極大的付出。

首先是買樂器, 樂器便宜的幾百, 中等的幾千, 貴的上萬。 一般人會選擇中等的, 音質不會太難聽, 看上去不是太刺眼, 用起來還行, 價格也還合適。 既然買了樂器, 也就有了投資, 就不會輕易停下來了, 不然就是浪費。 往下學, 花錢如流水。 課時費, 初學的時候, 學的人多, 教得也簡單, 收費也便宜, 一節課少則二三十, 多則八九十, 一周一次, 似乎還可以承受。 學到后來,

Advertisiment
大課變成了小課, 老師變成了名師, 錢自然也漲上去了。 當然, 到了這時, 孩子學得也有些水平了, 家長更是舍不得停下, 再貴也得硬著頭皮上。 就這樣一直學下去, 不是一天兩天, 也不是一年兩年。 到了后來, 考級、表演、參賽, 都是花錢的事, 只不過這時的家長已經麻木, 腦袋都進去了, 還在乎耳朵?花再多錢也只能認了!

再說精力上的投入。 每次上課的接送就不必說了, 很多學琴的孩子, 上一次課要跑半個城, 路上就要耗費幾個小時。 初學的孩子由于年齡小, 能力差, 幾乎都需要家長陪著, 家長實際上成了家庭教師, 不僅要幫孩子記譜, 還要和孩子一起聽, 你先學會, 回家再指導他。 慢慢孩子長大一些了, 也有了基礎, 領悟力也強了,

Advertisiment
不再需要家長陪學。 但孩子的天性就是貪玩, 回家以后怎么保證足夠的練習呢?只能家長督促。 很多時候, 在練琴的問題上, 孩子和家長之間仿佛就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每天都在斗。

所以學樂器, 真的是前途很光明, 道路很曲折。 父母總是對孩子抱著最美好的希望, 看見人家的孩子背著樂器去上課, 學著學著, 就能演奏曲子了, 自己的孩子也不笨, 憑什么呀?不甘心, 也想讓自己的孩子學一門, 增加點藝術細胞, 也增強點競爭力。 但真學起來了, 才知道不容易, 能堅持下來的人實在不多。

我認識一些學琴的孩子, 鋼琴買了放在家里, 彈了幾次就厭煩了, 開始家長還逼著學, 后來逼也逼不出來了, 實在學不下去, 鋼琴就成了一架擺設。

Advertisiment
當初花了那么多錢, 現在連碰都不碰一下, 讓家長看著就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