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12個月寶寶理解力培養方法大全,超實用!

寶寶的認知和理解能力, 需要從小培養, 怎樣才能培養一個理解力超強的寶寶呢?

1個月寶寶

1.視力集中

在小兒床上方, 掛一些使之感興趣的物體, 最好是紅色能發出響, 吸引小兒興趣。

2.視聽定向

距小兒眼睛20-25釐米處, 將彩色帶響聲的玩具緩慢移動, 使小兒的視線隨玩具移動。

2個月寶寶

1.視力集中

按1個月時那樣訓練。 寶寶喜歡看彩色的圖畫, 表示自己興趣。 當看到喜歡的圖畫時會笑, 看個不停動手想摸, 看到不熟悉的會長久注視。

2.視聽定向

將各種發聲玩具在寶寶的視線內弄響給他聽, 緩慢、清晰、反復地告訴他名稱,

Advertisiment
再慢慢移開, 讓他追聲尋源。 父母細察嬰兒對胎教錄音和父母唱歌的興趣, 看他聽到哪一段時表情安詳、不哭鬧, 笑、手舞足蹈、或者是興奮等, 讓他經常反復的聽, 觀察她感性☆禁☆趣的部分, 並作記錄。

3.嗅、味覺訓練

家長這時可以拿醋瓶蓋讓寶寶聞一聞, 他會表示不喜歡的表情給你看。 胎兒在5個月時其舌面的味蕾對酸、甜、苦、辣、鹹有了感知覺辨別能力, 出生後應當創造條件, 讓寶寶嘗嘗各種菜汁的味道。 這是日後孩子心理行為的健康發展和人格的健全是不可缺少的“感知覺”教育內容。

3個月寶寶

1.親近母親

母親走來時, 寶寶顯示出快樂和急於親近的表情, 有時還會呼叫, 手舞足蹈。 只有經常和寶寶逗樂的父親才能引起寶寶這種親切的激情。

Advertisiment

2.觸摸

繼續訓練觸摸, 除以前的方法外, 可抱小兒至坐位, 面前方上玩具, 讓小孩自己伸手觸碰玩具, 可採用不同質地的玩具來擴大寶寶手觸摸的感覺。

3.該動哪一個肢體

用鬆緊帶在床欄上吊響鈴, 另一頭拴在寶寶的任意一個手腕上。 父母先動鬆緊帶使響鈴發出聲音, 開始寶寶會全身使勁搖動鬆緊帶使鈴做響, 以後他會只動一個手腕就將鈴搖響。 過1—2天, 鬆緊帶可拴在寶寶任意一隻腳踝上, 寶寶經過多次嘗試也能讓一個腳踝動就能使鈴發出響聲。

4.視線轉移

在寶寶原視聽訓練的基礎上, 繼續在小兒覺醒時多看周圍的人和物, 並用兩個人訓練, 讓小兒的視線從一個人轉移到另一個人上,

Advertisiment
或者在他注視一個物體或人臉時, 讓其迅速移開, 辦法是用聲音或動作吸引寶寶視線轉移。 經常讓寶寶到戶外觀察活動的物體, 能擴大其認知能力。

4個月寶寶

1.尋找目標

母親抱寶寶站在檯燈前, 用手擰開燈說:“燈。 ”初時寶寶盯住媽媽的臉, 不去注意檯燈。 多次開關後, 寶寶發現一亮一滅, 目光向檯燈轉移, 同時又聽到“燈”的聲音, 漸漸形成了條件反射。 以後再聽到大人說“燈”時, 寶寶眼睛看著燈, 就找到了目標。

當寶寶認識了第一種物品, 以後寶寶可以逐漸認識家中的花、門、窗、貓、汽車等物, 以後可以漸漸學會用手去指。

2.頭轉向生源

當母親抱著寶寶去玩時, 然後父親推門進來, 呼喚寶寶的名字, 或者發出聲音, 寶寶會轉頭向門方向觀看。

Advertisiment

爸爸站在寶寶一側, 搖動帶響的玩具, 寶寶會轉頭找到聲源。

3.喜歡照鏡子

同鏡中人笑、說話, 用手撫摸, 並伸頭到鏡子背後尋找鏡中人。

4.感知

繼續讓小兒多看、多聽、多摸、多嗅、多嘗。 鍛煉她完整的感知事物的能力。

5個月寶寶

1.尋找失落的玩具

將帶響的玩具從孩子眼前落地, 發出聲音, 看他是否用眼睛追隨, 伸頭轉身尋找。

如果能隨聲尋找, 可繼續用不發聲的絨毛玩具落地, 看看能否追尋。

如果追尋就將玩具撿來給他, 以示鼓勵。

2.認識物名, 從看到指

鼓勵寶寶在聽到物名後不但用眼睛看, 而且要用手去指。 指認物名是第5個月的訓練重點。 開始時扶著寶寶的手去指, 去觸摸, 以促進手眼腦的協調發展。 語言能力的發育過程是先聽懂後才會說的。

Advertisiment
指認物名是練習聽聲音與物品的聯繫, 記住學過的東西。

3.找鈴鐺

搖小鈴鐺, 引起寶寶注意, 然後走到孩子視線以外的地方, 在身體一側搖響鈴鐺, 同時問“鈴鐺在哪兒呢?”逗她去尋找。 當孩子頭轉向響聲, 大人再把鈴搖響, 給她聽和看。 然後當面把鈴鐺塞入被窩內, 露出部分, 再問“鈴在哪兒呢?”大人用眼示意, 如果寶寶找到及時表揚。

6個月寶寶

1.認生

對陌生人開始躲避, 將臉撲向母親懷中, 害怕或者哭鬧。 怕醫生、護士和保育人員, 也怕新來的保姆。 但是能記得不在一起的熟人, 如爺爺、奶奶及有來往的親朋。

2.以哭表示反抗

4個月之前嬰兒從不能察覺消失了什麼, 5個月後, 能聽到或追隨失落之物轉頭尋找, 6個月才能真正覺察別人拿走自己正在玩的東西, 而且反抗強烈,這是認知上的飛躍。

7個月寶寶

1.認識第一個身體部位

大人與嬰兒對坐,先指住自己的鼻子說“鼻子”,然後把住嬰兒的小手指她的鼻子說“鼻子”。每天重複1—2次,經過7—10天的訓練,當大人再說“鼻子”時,寶寶會用小手指自己的鼻子,這時大人應贊許親親她。

2.尋找小物

將彩色的糖豆,投入透明的瓶內,蓋上,寶寶會拿著瓶子看糖豆;如果將此瓶放入大紙盒內,寶寶會將瓶取出,繼續觀看糖豆,尋找是否仍在瓶內。在尋找小物的遊戲中,物質永久性的概念就是在無意識探索之中建立起來。

8個月寶寶

1.繼續認識身體部位

讓小孩看著娃娃或他人,家長遊戲的方法教認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如讓小孩用手指著娃娃的眼睛,大人說:"這是眼睛,寶寶的眼睛呢?"幫他指自己的眼睛,逐漸小兒會獨立指眼睛。

2.感知

繼續給小兒撫摩、親吻,如配合兒歌或音樂的拍子,握著小兒的手,教他拍手,按音樂節奏模仿小鳥飛,蹦達身體;還可以讓聞聞皂香、牙膏,嘗嘗糖和鹽,培養嗅覺感知能力。

3.尋找蓋著的玩具

用手絹蓋住寶寶正在玩的積木,看他能否揭開手絹將積木取出。也可用塑膠杯、盒子或一張紙趁他玩得高興時將玩具蓋住,看她能否將玩具找出。如果不會,就將玩具露☆禁☆點出來,讓她取出。

9個月寶寶

1.認圖識物

給小兒看各種物品及識圖卡片、識字卡,卡片最好是單一的圖,圖像要清晰,色彩要鮮豔,主要教小兒指認動物、人物、物品等。第一次可用一個水果名配上同樣一張水果圖,使孩子理解圖是代表物。認識幾張圖之後,可用一張圖配上一個識字卡,使孩子進一步理解字可以代表圖和物。由於漢字是一幅幅圖像,所以多數孩子能先認漢字,後認數字。初教時每次只認一圖或一物,繼續複習3-4天,待孩子會說圖名時能從幾張圖中找出相應的圖,記住了再開始教第二幅。

2.接近生人

母親抱起寶寶,讓他接近生人。過一會兒,生人可給寶寶一個小玩具,同他玩一會兒讓寶寶漸漸放鬆,同他笑笑,當寶寶報以微笑時才向他伸手。生人接抱時母親仍在近旁,使寶寶有安全感。

10個月寶寶

1.用食指表示1歲

當大人問寶寶“你幾歲了”時,母親教他豎起食指表示自己1歲。幾次之後,寶寶會豎起食指表示1,如“你要幾塊餅乾”,他會豎起食指,表示要1塊。母親只給他一塊,讓他鞏固對“1”的認識。

2.模仿動作

和寶寶一起玩,訓練孩子有意識模仿一些動作,如自己拿著碗喝水,拿勺在水中攪一攪等,每次可教一個動作,反復教至學會。

3.識圖、識物、識字

繼續認識圖片卡及各種物品。待寶寶認識4-5張圖片後,讓他從一大堆圖片中找出他熟悉的那幾張。一旦找出來,你就要大加讚賞和鼓勵。在圖卡中加入1-2張字卡,寶寶也能找出。指認身體部位3-5處,通過鏡子做遊戲,與大人面對面地學習,寶寶可以認識臉上器官、手、腳、肚子等部位。

11個月寶寶

1.大和小

將寶寶喜歡的大的和小的餅乾各一塊放在桌上,告訴孩子,“這是大的”“這是小的”。用口令讓他拿的大的和小的,拿對了就讓他吃,拿錯了就不讓他吃,孩子很快就能學會分辨大和小,再用玩具和日常用品讓孩子複習,以鞏固大和小的概念。玩大小積木是更好的遊戲,如玩“大的在下,小的在上”等。

2.會指圖中特點部分

將寶寶帶至動物園或用動物畫書,說出各種動物的特點,如小白兔的長耳朵,大象的長鼻子,娃娃的大眼睛等。父母除了告知圖中的物名外,還要讓孩子注意事物的特點。複習幾次後,可以問“兔子有什麼?”孩子會指耳朵作答。內容每次不宜過多,時間1-2分鐘,必須是寶寶感興趣的東西,不能強迫指認。

12個月寶寶

學認紅顏色

先認紅色,如皮球,告訴他這是紅的,下次再問“紅色”,他毫不猶豫地指住皮球;再告訴他番茄也是紅的,孩子會睜大眼睛表示懷疑,這時可再取2-3個紅色玩具放在一起,肯定地說“紅色”;顏色是較抽象的概念,要給時間讓孩子慢慢理解,學會第一種顏色常需3-4個月;顏色要慢慢認,千萬別著急,千萬勿同時介紹兩種顏色,否則更易混淆。

而且反抗強烈,這是認知上的飛躍。

7個月寶寶

1.認識第一個身體部位

大人與嬰兒對坐,先指住自己的鼻子說“鼻子”,然後把住嬰兒的小手指她的鼻子說“鼻子”。每天重複1—2次,經過7—10天的訓練,當大人再說“鼻子”時,寶寶會用小手指自己的鼻子,這時大人應贊許親親她。

2.尋找小物

將彩色的糖豆,投入透明的瓶內,蓋上,寶寶會拿著瓶子看糖豆;如果將此瓶放入大紙盒內,寶寶會將瓶取出,繼續觀看糖豆,尋找是否仍在瓶內。在尋找小物的遊戲中,物質永久性的概念就是在無意識探索之中建立起來。

8個月寶寶

1.繼續認識身體部位

讓小孩看著娃娃或他人,家長遊戲的方法教認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如讓小孩用手指著娃娃的眼睛,大人說:"這是眼睛,寶寶的眼睛呢?"幫他指自己的眼睛,逐漸小兒會獨立指眼睛。

2.感知

繼續給小兒撫摩、親吻,如配合兒歌或音樂的拍子,握著小兒的手,教他拍手,按音樂節奏模仿小鳥飛,蹦達身體;還可以讓聞聞皂香、牙膏,嘗嘗糖和鹽,培養嗅覺感知能力。

3.尋找蓋著的玩具

用手絹蓋住寶寶正在玩的積木,看他能否揭開手絹將積木取出。也可用塑膠杯、盒子或一張紙趁他玩得高興時將玩具蓋住,看她能否將玩具找出。如果不會,就將玩具露☆禁☆點出來,讓她取出。

9個月寶寶

1.認圖識物

給小兒看各種物品及識圖卡片、識字卡,卡片最好是單一的圖,圖像要清晰,色彩要鮮豔,主要教小兒指認動物、人物、物品等。第一次可用一個水果名配上同樣一張水果圖,使孩子理解圖是代表物。認識幾張圖之後,可用一張圖配上一個識字卡,使孩子進一步理解字可以代表圖和物。由於漢字是一幅幅圖像,所以多數孩子能先認漢字,後認數字。初教時每次只認一圖或一物,繼續複習3-4天,待孩子會說圖名時能從幾張圖中找出相應的圖,記住了再開始教第二幅。

2.接近生人

母親抱起寶寶,讓他接近生人。過一會兒,生人可給寶寶一個小玩具,同他玩一會兒讓寶寶漸漸放鬆,同他笑笑,當寶寶報以微笑時才向他伸手。生人接抱時母親仍在近旁,使寶寶有安全感。

10個月寶寶

1.用食指表示1歲

當大人問寶寶“你幾歲了”時,母親教他豎起食指表示自己1歲。幾次之後,寶寶會豎起食指表示1,如“你要幾塊餅乾”,他會豎起食指,表示要1塊。母親只給他一塊,讓他鞏固對“1”的認識。

2.模仿動作

和寶寶一起玩,訓練孩子有意識模仿一些動作,如自己拿著碗喝水,拿勺在水中攪一攪等,每次可教一個動作,反復教至學會。

3.識圖、識物、識字

繼續認識圖片卡及各種物品。待寶寶認識4-5張圖片後,讓他從一大堆圖片中找出他熟悉的那幾張。一旦找出來,你就要大加讚賞和鼓勵。在圖卡中加入1-2張字卡,寶寶也能找出。指認身體部位3-5處,通過鏡子做遊戲,與大人面對面地學習,寶寶可以認識臉上器官、手、腳、肚子等部位。

11個月寶寶

1.大和小

將寶寶喜歡的大的和小的餅乾各一塊放在桌上,告訴孩子,“這是大的”“這是小的”。用口令讓他拿的大的和小的,拿對了就讓他吃,拿錯了就不讓他吃,孩子很快就能學會分辨大和小,再用玩具和日常用品讓孩子複習,以鞏固大和小的概念。玩大小積木是更好的遊戲,如玩“大的在下,小的在上”等。

2.會指圖中特點部分

將寶寶帶至動物園或用動物畫書,說出各種動物的特點,如小白兔的長耳朵,大象的長鼻子,娃娃的大眼睛等。父母除了告知圖中的物名外,還要讓孩子注意事物的特點。複習幾次後,可以問“兔子有什麼?”孩子會指耳朵作答。內容每次不宜過多,時間1-2分鐘,必須是寶寶感興趣的東西,不能強迫指認。

12個月寶寶

學認紅顏色

先認紅色,如皮球,告訴他這是紅的,下次再問“紅色”,他毫不猶豫地指住皮球;再告訴他番茄也是紅的,孩子會睜大眼睛表示懷疑,這時可再取2-3個紅色玩具放在一起,肯定地說“紅色”;顏色是較抽象的概念,要給時間讓孩子慢慢理解,學會第一種顏色常需3-4個月;顏色要慢慢認,千萬別著急,千萬勿同時介紹兩種顏色,否則更易混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