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6歲寶寶語言發展全方案

0~1歲為說話做好準備

小寶寶的表現

從出生到正式發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詞之間, 寶寶需要做大量的積累, 他的這些小表現都是在為說話做準備呢。

用哭聲表達自己

剛出生的寶寶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 哭就是他的語言。 例如, 當他餓了、冷了、尿了、不舒服了等, 他就會哭。 在寶寶大約3個月大時, 他們最早的、類似語言的聲音出現了。 這些發音, 是一種自然反射, 是無意識的, 主要包括一些深喉音(例如“gu咕”和“ku枯”)和母音(例如“o-u哦嗚”)。 對於寶寶來說, 這種發音更像是一種遊戲。 當寶寶感到舒適和平靜時,

Advertisiment
他就會發出這種聲音。

起初, 寶寶心情愉快地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時, 嘴裡發出“咕咕”聲, 順便吐幾個口水泡泡給自己解悶。 以後, 寶寶會逐漸地不甘於寂寞, 轉動著小腦袋, 四處尋找聲音的來源, 也許能找個人陪他說說話。

好像在咿呀學語

咕咕發音之後, 寶寶開始發出一種很像說話的語音, 這就是咿呀學語。 寶寶四五個月時, 他的咿呀學語包括更多單音節的發音, 如mu或bu。

7個月時, 寶寶真正開始出現咿呀學語——能發出一種很像說話的語音, 如“ba”“na”等。 最初, 只是單個音節如“ba”, 後來他可以把音節連起來, 發出“bababa”的連續音。 雖然寶寶在咿呀學語, 但是他並不真正瞭解他可以與人交流, 不知道用聲音提要求。 為了讓他早日明白自己的“語言”,

Advertisiment
需要為他的話音做解釋。 當他在夠玩具時嘴裡發出“呃呃”的聲音時, 您可以為寶寶解釋這個動作並做出回應:“噢, 你想要你的撥浪鼓。 ”

有點聽懂了

8~12個月的寶寶開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語言。 1歲左右的寶寶聽覺已經相當敏銳, 並在頭腦中存儲了大量的詞語。 這時, 寶寶已經能聽懂十幾個詞, 如果結合當時的情境以及父母的手勢, 寶寶是能夠理解大量語言的。 他還能夠執行大人的一些簡單指令。 比如, 你說“跟奶奶再見”, 寶寶就會揮揮小手。 他在詞語和動作之間也建立了穩固的聯繫, 比如, 當別人在談論寶寶說“這孩子會跟奶奶再見了”, 寶寶也會揮揮手, 這說明他聽到並理解了“再見”這個詞。

寶寶天生對語言反應敏感, 且喜歡媽媽的聲音

Advertisiment

當你同新生兒講話的時候, 他經常會睜開眼睛盯著你, 有時還會發出聲音。 有研究表明, 出生三天的嬰兒已經能辨認出母親的聲音, 且與陌生的女性的聲音相比, 更喜歡母親的聲音。

這樣和寶寶交流

呼應寶寶的咿呀學語

寶寶吃飽了、睡醒了, 感到很舒適的時候, 就會活躍起來, 發出一些咿咿呀呀的聲音, 這時, 媽媽可以巧妙利用寶寶這些尚未成為語詞的發音, 促使寶寶建立條件反射。 比如, 當寶寶高興地發出“mama”的音節時, 媽媽馬上面帶微笑地出現在寶寶的視野裡, 並且慢速而清晰地說出:“媽媽, 媽媽在這裡。 ”次數多了, 就會促使寶寶把自己嘴裡發出的“mama”音節和眼前媽媽的笑臉聯繫起來, “mama”也就漸漸具有了意義。

做撫觸時說兒歌

Advertisiment

寶寶的言語薰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比如, 在給寶寶做撫觸時, 媽媽可以配合撫觸的部位, 依次告訴寶寶他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叫什麼。 寶寶一邊享受著撫觸, 一邊聽著媽媽柔聲細語的兒歌, 慢慢就會把名稱和部位配對。

隨時隨地交流

留心看見的、聽見的、聞到的、嘗到的以及感受到的任何事物, 並試著引起寶寶的注意。 比如說:“聽, 狗狗叫了。 寶寶, 你聽見狗狗叫了嗎?汪!汪!”然後閉嘴靜聽, 引導寶寶傾聽周圍的聲音。

給寶寶的世界取名

抱著寶寶在房間走, 指認周圍的物品, 比如“這是電視”“這是電燈”等, 指著你臉上的部位並告訴寶寶名稱。 比如, 當他注意你時, 你可以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這是媽媽的鼻子”。 還可以抱著寶寶,

Advertisiment
對著鏡子, 摸著寶寶臉上的部位, 告訴他“這是寶寶的鼻子”。 不久, 寶寶就能指出自己的五官, 甚至指出玩具布娃娃的眼睛、鼻子。

邊做邊解釋

把寶寶正在做的、看見的、聽見的、聞到的、嘗到的以及感覺到的描述給他聽。 指著屋裡的東西並告訴寶寶它們的名字, 比如:“這是椅子, 寶寶和媽媽坐椅子。 ”用他的身體和你自己的身體來說明什麼是“坐椅子”。 給寶寶換尿布的時候, 說:“我們要換尿布了。 ”寶寶哭時說“寶寶餓了, 要喝奶了, 讓媽媽給寶寶沖奶”等。

讓寶寶根據指令活動

1歲左右的寶寶已經能夠理解許多詞語和短句, 他們也已經經歷了爬行階段, 開始走路。 這時, 寶寶可以根據指令完成一些簡單任務了。 比如, 讓寶寶去拿離他2米

遠的玩具,可以說“寶寶,拿小熊”,或說“小熊在哪?拿來給媽媽”。

與寶寶交流時需注意:

1. 跟寶寶說話時,要注視著他。

2. 跟寶寶說一些只是略微超出寶寶接受能力的詞語和簡單句子。

3. 當你跟寶寶說話時,要儘量使用重要的名詞。例如,如果你在找寶寶的鞋子,要說“你的鞋在哪兒?”而不是“它在哪兒?”

4. 使用大的動作和誇張的表情。

5. 當寶寶發出聲音時,你要試著去理解他的意思。你的反應和理解會鼓勵寶寶嘗試著繼續與你交流。例如,當他發出聲音並注視著某件物品時,你可以說出在你視線範圍內他也許想表達的所有物品,如果你說中了,他會表現出極大的喜悅。

1~3歲在情境裡,從聽明白到說清楚

小寶寶的表現

寶寶1歲左右,已經開始說簡單的字詞了,但能聽懂的話比能說出的話要多得多。1歲左右的寶寶能夠聽懂20個左右的詞,但能模仿說出的詞卻只有幾個。這個階段是寶寶語言迅速發展的階段,寶寶的詞彙量在迅速擴大。到3歲左右,大部分寶寶都能順利說出完整的句子了。

一次一個詞

1. 寶寶可能在1歲左右開始說最早的幾個詞。

到1歲半時,寶寶大概能夠掌握50個以上的詞。最初寶寶說出的詞以名詞為主,詞的範圍和種類在不斷擴大,從爸爸、媽媽逐步擴展到自己的各種玩具、衣服和日常用品,自己的手、臉等身體部位和五官,甚至還有家裡的各種物品、窗外的景物等。再後來逐步擴展到動詞、代詞和形容詞。

2. 一詞多用。

寶寶常常用詞表示句子,這就是單詞句。同一個詞在不同時候可能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媽媽”這個詞可能表示讓媽媽抱,也可能表示要吃某樣東西;說“飯飯”,可能是“我要吃飯”,也可能是“他在吃飯”;“鞋”可以表示“那是我的鞋”“我要脫鞋”“我要穿鞋”“他拿了我的鞋子”等。由於一詞多義現象,寶寶所說的話有時讓我們難以理解。另外,有時寶寶在使用新詞的時候,由於他並沒有完全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因此往往出現“驢唇不對馬嘴”的現象,也讓父母一頭霧水。

3. 用聲音代表物品。

這個年齡段,寶寶對物品的稱呼往往只根據它的某個具體特點,用聲音代表物品是1歲半前的孩子說話的一個明顯特點,如把“狗”稱為“汪汪”。

4. 詞的外延擴大或縮小。

寶寶說出的詞有時會出現詞的意思超過了正常範圍,例如寶寶說“毛毛”,可能是指所有帶毛的動物或用毛皮做的東西。有時寶寶說的詞也會出現說的詞專指某一個事物。例如,寶寶說“車車”,指的可能是他的嬰兒車,而不是所有的交通和運輸工具。

說話像在發電報

1歲半以後是寶寶言語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他們說話的積極性很高,詞語大量增加,出現“詞語爆炸現象”。

1歲半開始,寶寶進入語言發展的雙詞句階段。雙詞句即兩個詞語組成的句子,如媽媽抱抱、爸爸班班等。寶寶能把兩個詞語連起來,當作句子用。這些句子都很短,大多在5個字以下,比如“喝果汁”“去哪裡”“我的玩具娃娃”“沒有床”等。寶寶說話的方式跟電報裡使用的語言十分相似,因此叫作“電報句”。

開始說完整句子

到2歲時,他們的詞彙量能達到300個左右。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發展,給父母的感覺是“寶寶突然會說話了”。到3歲左右,寶寶學會了使用疑問句,經常問:“這是什麼?”他開始表達自己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渴望得到成人積極的回應。

這樣和寶寶交流

面對面、簡短而清晰地與孩子講話

家長應多用愉快的口氣和表情對孩子說話,看到什麼就說什麼,正在做什麼事就講什麼,如“吃奶了”“媽媽抱”“洗澡了”等。與孩子說話時,家長應儘量與他保持一樣的高度,與孩子面對面地講話,使他能完全看見你的口型,注意你的發音與口型的變化,這會極大地刺激孩子儘早發音或說話。另外,家長須專心地傾聽孩子說話,並鼓勵他繼續發出聲音或表達意願。家長跟孩子說話時,應放慢速度,話尾可留一段空白時間,讓孩子有機會練習說話。

說話時語句要完整

1歲半左右的孩子能說3~4個字的語句了,此時家長對孩子說話時,一定要注意句子完整。比如“寶寶吃飯”不要說成“飯飯”,更不要跟孩子學說“飯飯”。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可以從教“吃飯”“皮球”等單詞,逐漸過渡到簡單的短語,如“我來了”“吃西瓜”等。家長要用緩慢而清晰的語調重複這些短句。

給寶寶講故事

寶寶周圍的語言環境越豐富,接觸到的語言素材越多、品質越高,他自然也就學習得越多越快越好。兒童讀物能為寶寶提供豐富的言語學習素材,講故事是最有效也最簡便易行的方式。講故事的過程中吐字要清晰,避免錯誤發音,語音語調儘量生動活潑;除了言語的交流,講故事時父母和孩子目光及肢體的交流對於理解故事的內涵也很重要。

不要強制糾正寶寶的不正確發音

2歲之前的寶寶所說的詞和句子不清楚是正常的,等寶寶發育到一定階段後,他自然會使用正確的語言。強制糾正寶寶的不正確發音,會阻礙父母跟寶寶的正常交流,挫傷寶寶交流的積極性。

擴充寶寶的語言

多給寶寶做正確使用語言的示範,能夠提高他對語言和句子結構的理解。例如,寶寶說:“媽媽球。”你可以說:“好,媽媽給你拿球。”父母還可以對寶寶所說的話添加一些資訊,例如說:“媽媽給你拿球,球在桌子上。”寶寶能說的詞會越來越多,能說的句子也越來越正確、複雜。父母還可以跟寶寶一起玩遊戲,觀察寶寶正在做的動作並對它進行描述。實際上你是在告訴寶寶他正在做什麼,讓寶寶能夠聽見與自己活動相對應的詞語。這樣當寶寶準備談論類似的事情時,他就會使用這些詞語。

3~6歲開始連貫完整的表達

小寶寶的表現:

創造複雜的句子

3歲以後,寶寶的語法和口語表達能力方面都有迅速發展,為入學後學習書面語言打下基礎。此時,寶寶不但能夠回答問題、提出問題和要求,而且為了協調行動能夠在對話中與人商議、討論對事物的評價,對別人提出指示等。

會自言自語

4歲左右,寶寶會出現自言自語,比如在遊戲中寶寶會自言自語來表達有豐富的情感。再

如在遇到困難時,寶寶也會用自言自語表現困惑、懷疑、驚奇等,當找到解決問題辦法時,也會用這種言語表示所採取的方法。

這樣和寶寶交流

給寶寶一個寬鬆的語言表達環境

讓寶寶樂於表達,要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寶寶在生活中,經常要將自己的各種資訊以及主觀感受、願望或要求轉換成言語與他人交流。然而,受生活經驗、詞彙量和思維特點的影響,常常會出現使用“錯誤”語言。此時父母應正確對待“錯誤”,給寶寶以支援、鼓勵,相信寶寶會在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中進行自我調整。

同時,和寶寶的溝通要平等,尊重寶寶的感受,讓寶寶敢於表達不同的意見,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和參與者,而非被動的接受者。

讓寶寶描述“我的一天”

當寶寶語言能力提高,父母可以有目的地讓寶寶敘述一件事情,比如描述一下他一天都幹了些什麼?今天心情怎麼樣,為什麼?今天都和哪些小朋友一起玩了?孩子說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用心聽,並適時回應。

和寶寶一起玩遊戲

寶寶都是喜歡玩遊戲的,寶寶喜歡參加各種假裝遊戲,特別是主題角色遊戲,寶寶在遊戲中一塊兒商量,確定遊戲主題,編排故事情節,分配任務角色等,這都給寶寶提供了言語交往的機會。

同時,在扮演遊戲中,寶寶會理解新的詞、新的思想以及做事的方式,使他們體驗到已進入了一個假想的“卡車”,假想的“飛船”,或成為一名假想的“醫生”等。主題角色遊戲或者戲劇性☆禁☆遊☆禁☆戲不僅有利於寶寶的言語發展,對他們的情緒、社會性和認知發展也有促進作用。

鼓勵寶寶大膽創編故事

比如讀完故事《親愛的小魚》後,就可以引導寶寶創編關於“假如我是小貓”的活動,“如果小魚帶著我的帽子回來了,我就……”

看似簡單、有趣的假設,卻能給寶寶提供充分想像和講述的空間,孩子可以把自己美好的心願、離奇的想法在這一環節中充分發揮,在自我滿足的情緒下,大膽地講述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獲得的不僅僅是閱讀的快樂,更有語言、思維、交流等多方面能力的同步發展。

遠的玩具,可以說“寶寶,拿小熊”,或說“小熊在哪?拿來給媽媽”。

與寶寶交流時需注意:

1. 跟寶寶說話時,要注視著他。

2. 跟寶寶說一些只是略微超出寶寶接受能力的詞語和簡單句子。

3. 當你跟寶寶說話時,要儘量使用重要的名詞。例如,如果你在找寶寶的鞋子,要說“你的鞋在哪兒?”而不是“它在哪兒?”

4. 使用大的動作和誇張的表情。

5. 當寶寶發出聲音時,你要試著去理解他的意思。你的反應和理解會鼓勵寶寶嘗試著繼續與你交流。例如,當他發出聲音並注視著某件物品時,你可以說出在你視線範圍內他也許想表達的所有物品,如果你說中了,他會表現出極大的喜悅。

1~3歲在情境裡,從聽明白到說清楚

小寶寶的表現

寶寶1歲左右,已經開始說簡單的字詞了,但能聽懂的話比能說出的話要多得多。1歲左右的寶寶能夠聽懂20個左右的詞,但能模仿說出的詞卻只有幾個。這個階段是寶寶語言迅速發展的階段,寶寶的詞彙量在迅速擴大。到3歲左右,大部分寶寶都能順利說出完整的句子了。

一次一個詞

1. 寶寶可能在1歲左右開始說最早的幾個詞。

到1歲半時,寶寶大概能夠掌握50個以上的詞。最初寶寶說出的詞以名詞為主,詞的範圍和種類在不斷擴大,從爸爸、媽媽逐步擴展到自己的各種玩具、衣服和日常用品,自己的手、臉等身體部位和五官,甚至還有家裡的各種物品、窗外的景物等。再後來逐步擴展到動詞、代詞和形容詞。

2. 一詞多用。

寶寶常常用詞表示句子,這就是單詞句。同一個詞在不同時候可能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媽媽”這個詞可能表示讓媽媽抱,也可能表示要吃某樣東西;說“飯飯”,可能是“我要吃飯”,也可能是“他在吃飯”;“鞋”可以表示“那是我的鞋”“我要脫鞋”“我要穿鞋”“他拿了我的鞋子”等。由於一詞多義現象,寶寶所說的話有時讓我們難以理解。另外,有時寶寶在使用新詞的時候,由於他並沒有完全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因此往往出現“驢唇不對馬嘴”的現象,也讓父母一頭霧水。

3. 用聲音代表物品。

這個年齡段,寶寶對物品的稱呼往往只根據它的某個具體特點,用聲音代表物品是1歲半前的孩子說話的一個明顯特點,如把“狗”稱為“汪汪”。

4. 詞的外延擴大或縮小。

寶寶說出的詞有時會出現詞的意思超過了正常範圍,例如寶寶說“毛毛”,可能是指所有帶毛的動物或用毛皮做的東西。有時寶寶說的詞也會出現說的詞專指某一個事物。例如,寶寶說“車車”,指的可能是他的嬰兒車,而不是所有的交通和運輸工具。

說話像在發電報

1歲半以後是寶寶言語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他們說話的積極性很高,詞語大量增加,出現“詞語爆炸現象”。

1歲半開始,寶寶進入語言發展的雙詞句階段。雙詞句即兩個詞語組成的句子,如媽媽抱抱、爸爸班班等。寶寶能把兩個詞語連起來,當作句子用。這些句子都很短,大多在5個字以下,比如“喝果汁”“去哪裡”“我的玩具娃娃”“沒有床”等。寶寶說話的方式跟電報裡使用的語言十分相似,因此叫作“電報句”。

開始說完整句子

到2歲時,他們的詞彙量能達到300個左右。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發展,給父母的感覺是“寶寶突然會說話了”。到3歲左右,寶寶學會了使用疑問句,經常問:“這是什麼?”他開始表達自己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渴望得到成人積極的回應。

這樣和寶寶交流

面對面、簡短而清晰地與孩子講話

家長應多用愉快的口氣和表情對孩子說話,看到什麼就說什麼,正在做什麼事就講什麼,如“吃奶了”“媽媽抱”“洗澡了”等。與孩子說話時,家長應儘量與他保持一樣的高度,與孩子面對面地講話,使他能完全看見你的口型,注意你的發音與口型的變化,這會極大地刺激孩子儘早發音或說話。另外,家長須專心地傾聽孩子說話,並鼓勵他繼續發出聲音或表達意願。家長跟孩子說話時,應放慢速度,話尾可留一段空白時間,讓孩子有機會練習說話。

說話時語句要完整

1歲半左右的孩子能說3~4個字的語句了,此時家長對孩子說話時,一定要注意句子完整。比如“寶寶吃飯”不要說成“飯飯”,更不要跟孩子學說“飯飯”。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可以從教“吃飯”“皮球”等單詞,逐漸過渡到簡單的短語,如“我來了”“吃西瓜”等。家長要用緩慢而清晰的語調重複這些短句。

給寶寶講故事

寶寶周圍的語言環境越豐富,接觸到的語言素材越多、品質越高,他自然也就學習得越多越快越好。兒童讀物能為寶寶提供豐富的言語學習素材,講故事是最有效也最簡便易行的方式。講故事的過程中吐字要清晰,避免錯誤發音,語音語調儘量生動活潑;除了言語的交流,講故事時父母和孩子目光及肢體的交流對於理解故事的內涵也很重要。

不要強制糾正寶寶的不正確發音

2歲之前的寶寶所說的詞和句子不清楚是正常的,等寶寶發育到一定階段後,他自然會使用正確的語言。強制糾正寶寶的不正確發音,會阻礙父母跟寶寶的正常交流,挫傷寶寶交流的積極性。

擴充寶寶的語言

多給寶寶做正確使用語言的示範,能夠提高他對語言和句子結構的理解。例如,寶寶說:“媽媽球。”你可以說:“好,媽媽給你拿球。”父母還可以對寶寶所說的話添加一些資訊,例如說:“媽媽給你拿球,球在桌子上。”寶寶能說的詞會越來越多,能說的句子也越來越正確、複雜。父母還可以跟寶寶一起玩遊戲,觀察寶寶正在做的動作並對它進行描述。實際上你是在告訴寶寶他正在做什麼,讓寶寶能夠聽見與自己活動相對應的詞語。這樣當寶寶準備談論類似的事情時,他就會使用這些詞語。

3~6歲開始連貫完整的表達

小寶寶的表現:

創造複雜的句子

3歲以後,寶寶的語法和口語表達能力方面都有迅速發展,為入學後學習書面語言打下基礎。此時,寶寶不但能夠回答問題、提出問題和要求,而且為了協調行動能夠在對話中與人商議、討論對事物的評價,對別人提出指示等。

會自言自語

4歲左右,寶寶會出現自言自語,比如在遊戲中寶寶會自言自語來表達有豐富的情感。再

如在遇到困難時,寶寶也會用自言自語表現困惑、懷疑、驚奇等,當找到解決問題辦法時,也會用這種言語表示所採取的方法。

這樣和寶寶交流

給寶寶一個寬鬆的語言表達環境

讓寶寶樂於表達,要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寶寶在生活中,經常要將自己的各種資訊以及主觀感受、願望或要求轉換成言語與他人交流。然而,受生活經驗、詞彙量和思維特點的影響,常常會出現使用“錯誤”語言。此時父母應正確對待“錯誤”,給寶寶以支援、鼓勵,相信寶寶會在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中進行自我調整。

同時,和寶寶的溝通要平等,尊重寶寶的感受,讓寶寶敢於表達不同的意見,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和參與者,而非被動的接受者。

讓寶寶描述“我的一天”

當寶寶語言能力提高,父母可以有目的地讓寶寶敘述一件事情,比如描述一下他一天都幹了些什麼?今天心情怎麼樣,為什麼?今天都和哪些小朋友一起玩了?孩子說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用心聽,並適時回應。

和寶寶一起玩遊戲

寶寶都是喜歡玩遊戲的,寶寶喜歡參加各種假裝遊戲,特別是主題角色遊戲,寶寶在遊戲中一塊兒商量,確定遊戲主題,編排故事情節,分配任務角色等,這都給寶寶提供了言語交往的機會。

同時,在扮演遊戲中,寶寶會理解新的詞、新的思想以及做事的方式,使他們體驗到已進入了一個假想的“卡車”,假想的“飛船”,或成為一名假想的“醫生”等。主題角色遊戲或者戲劇性☆禁☆遊☆禁☆戲不僅有利於寶寶的言語發展,對他們的情緒、社會性和認知發展也有促進作用。

鼓勵寶寶大膽創編故事

比如讀完故事《親愛的小魚》後,就可以引導寶寶創編關於“假如我是小貓”的活動,“如果小魚帶著我的帽子回來了,我就……”

看似簡單、有趣的假設,卻能給寶寶提供充分想像和講述的空間,孩子可以把自己美好的心願、離奇的想法在這一環節中充分發揮,在自我滿足的情緒下,大膽地講述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獲得的不僅僅是閱讀的快樂,更有語言、思維、交流等多方面能力的同步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