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6歲最全最清晰寶寶敏感期列表

0歲至2歲半

1.視覺敏感期:剛生下來, 對明暗相間的地方感興趣。 不要錯過寶寶眼睛受光的敏感期。

2.口的敏感期:包括用口進行的味覺和觸覺的過程。 一般是在0---1歲出現。 用口感覺事物, 認識事物, 不斷練習使用牙齒, 使用舌頭。 據觀察, 兒童敏感期被延誤後, 有的敏感期因為孩子年齡大而不會再出現, 但有的敏感期卻總要出現, 如口腔敏感期。

3.聽覺敏感期:喜歡處在有聲音的環境中。

4.手的敏感期:喜歡抓東西, 用手探索環境, 認識世界。 手的敏感期到來時, 有一個抓的過程:一把抓, 三指抓, 二指抓。 八九個月的幼兒非常喜歡抓捏軟的物體,

Advertisiment
手的活動不只是簡單的動作, 而是有著智性的目標

5.空間敏感期:一般是在1歲前出現。 喜歡探索空間, 最早表現為爬, 抓, 移動物體等, 稍大一點則喜歡爬高, 旋轉, 扔東西等。 彈力球是幼兒最初探索空間的最好東西。

6.細小事物敏感期:對極小而精緻的東西感興趣。

7.秩序敏感期:急切需要並保護一個精確且有秩序的環境。

8.模仿敏感期:最早表現為模仿一個詞, 或一應一答, 重複進行, 也模仿動作。

9.自我意識敏感期:表現為咬人, 打人, 說不等。

10.執拗的敏感期:可能源於秩序感, 解決兒童執拗問題, 一是要理解, 二是要變通, 三是要成功。

11.玩水, 玩沙敏感期:水, 沙對兒童的吸引力可長達12年, 在生命的頭6年表現最強烈。

Advertisiment

12.審美和完美敏感期: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須完整。 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般出現在執拗敏感期之後。 理解孩子細膩, 追求完美的心, 把孩子的要求當作關乎成長, 關乎品質形成的一次機會, 用心去體察每一次不滿, 並儘量用適當的方式説明孩子。

13.走的敏感期:走的敏感期大約從7個月出現。 上下坡是每個孩子都有的重要敏感期, 是走的敏感期的典型表現。 攀爬樓梯的敏感期一般在一歲左右出現。

14.音樂的敏感期:呈現出螺旋狀發展過程, 最早的幼兒喜歡節奏, 2歲時就能把握好節奏, 到了3, 4歲時, 兒童對簡單而重複的旋律開始感興趣, 5, 6歲時, 開始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並自發用動作表達旋律較為複雜的音樂, 6到8歲時, 兒童已經能體驗音樂帶給他們的美妙感受,

Advertisiment
某些孩子會為些流淚, 或是深深沉浸在音樂中。

15.語言敏感期:-所有的孩子都有問為什麼的時期。 每一個為什麼引導一個因果關係, 成串的為什麼引導一個因果鏈條, 因果關係是一種邏輯關係, 當兒童用語言探索邏輯關係時, 就發出了一連串的“為什麼”。 “為什麼”也是孩子語言敏感期的一種表現, 在一個個為什麼面前, 教師一定要做出正確, 簡潔的回答。 在日常語言建設的敏感期, 兒童模仿口語, 練習口語, 感覺語言的音韻, 不斷重複使用語言, 這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方式。 家長和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頭語言, 要說文明的, 規範的, 準確的, 富有美感的口語。

16.神的敏感期“身份確定的敏感期”:-一般在兩歲左右出現,

Advertisiment
崇拜神, 熱切地認識神, 搜集神的故事, 想像神, 進一步誇張和設想, 希望神有現實中出現, 想像自己和神在一起, 自己就是神。 這稱為神遊。 兒童無法將想像和現實分開。 成長在強權中兒童會崇拜強大的, 有暴力的神, 這有點像人格替換, 借助強大的神去面對強大的父母和老師, 那些生長在平和環境中的孩子, 會喜歡智慧和美麗的神。 兒童會通過吸引自己的喜歡的偶像的人格特點, 來建構自己的人格狀態, 並最終形成自我。 我們要和孩子一起度過人類的童話期, 幫他走向成人。

可以歸納出下列九種

1、語言敏感期(0至6歲):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 並發出牙牙學語聲時, 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

Advertisiment
學習語言對成人來說是件困難的工程, 但幼兒能容易的學會母語, 正因為幼兒具有自然所賦予的語言敏感力。 因此, 若孩子在兩歲左右還遲遲不開口說話時, 應帶孩子至醫院檢查是否有先天障礙。 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 因此, 父母應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 或多用“反問”的方式, 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 為日後的人際關係奠定良好基礎。

2、秩序敏感期(2至4歲):孩予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説明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 一旦他所熟悉的環境消失, 就會令他無所適從。 蒙特梭利在觀察中, 發現孩子會因無法適應環境而害怕、哭泣, 甚至大發脾氣。 因而確定“對秩序的要求”是幼兒極為明顯的一種敏戚力。 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 蒙特梭利認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當孩子從環境裡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智慧也因而逐步建構。

3、感官敏感期(0至6歲):孩予從出生起,就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瞭解事物。三歲前,孩子透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三~六歲則更能具體的透過感官分析、判斷環境裡的事物。因此蒙特梭利設計了許多感官教具,比如:聽覺筒、觸覺板等,以敏銳孩子的感官,引導孩子自己產生智慧。您也可以在家中準備多樣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隨機引導孩子運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尤其當孩子充滿探索欲望時。只要是不具危險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時,應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4、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至4歲):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遭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對泥土裡的小昆蟲或您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正是您培養孩子具有钜細靡遺、綜理密微習性的好時機。

5、動作敏感期(0至6歲):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最是活潑好動的時期,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並幫助左、右腦均衡發展。除了大肌肉的訓練外,蒙特梭利則更強調小肌肉的練習,亦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不僅能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也能幫助智力的發展。

6、社會規範敏感期(2.5至6歲):兩歲半的孩予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明顯傾向。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節,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

7、書寫敏感期(3.5至4.5歲)閱讀敏感期(4.5至5.5歲):孩子的書寫與閱讀能力雖然較遲,但如果孩子在語言、感官、肢體動作等敏感期內,得到了充足的學習,其書寫、閱讀能力便會自然產生。此時,父母可多選擇讀物。佈置一個書香的居家環境,即能使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

8、文化敏感期(6至9歲):蒙特梭利指出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萌芽於三歲;但到了六~九歲則出現想探究事物的強烈需求,因此,這時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田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成人可在此時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延展至關懷世界的大胸懷。

敏感期的教養重點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畚,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而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長。正是成人的職責。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父母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為有能力的個體: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這是父母首要改變的觀念。

2、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並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須以客觀的態度,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

3、佈置豐富的學習環境:當成人觀察到孩子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為孩子準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4、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5、適時協助而不干預:當孩子熱中于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預。不過,並非要丟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蒙特梭利認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當孩子從環境裡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智慧也因而逐步建構。

3、感官敏感期(0至6歲):孩予從出生起,就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瞭解事物。三歲前,孩子透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三~六歲則更能具體的透過感官分析、判斷環境裡的事物。因此蒙特梭利設計了許多感官教具,比如:聽覺筒、觸覺板等,以敏銳孩子的感官,引導孩子自己產生智慧。您也可以在家中準備多樣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隨機引導孩子運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尤其當孩子充滿探索欲望時。只要是不具危險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時,應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4、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至4歲):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遭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對泥土裡的小昆蟲或您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正是您培養孩子具有钜細靡遺、綜理密微習性的好時機。

5、動作敏感期(0至6歲):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最是活潑好動的時期,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並幫助左、右腦均衡發展。除了大肌肉的訓練外,蒙特梭利則更強調小肌肉的練習,亦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不僅能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也能幫助智力的發展。

6、社會規範敏感期(2.5至6歲):兩歲半的孩予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明顯傾向。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節,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

7、書寫敏感期(3.5至4.5歲)閱讀敏感期(4.5至5.5歲):孩子的書寫與閱讀能力雖然較遲,但如果孩子在語言、感官、肢體動作等敏感期內,得到了充足的學習,其書寫、閱讀能力便會自然產生。此時,父母可多選擇讀物。佈置一個書香的居家環境,即能使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

8、文化敏感期(6至9歲):蒙特梭利指出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萌芽於三歲;但到了六~九歲則出現想探究事物的強烈需求,因此,這時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田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成人可在此時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延展至關懷世界的大胸懷。

敏感期的教養重點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畚,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而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長。正是成人的職責。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父母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為有能力的個體: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這是父母首要改變的觀念。

2、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並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須以客觀的態度,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

3、佈置豐富的學習環境:當成人觀察到孩子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為孩子準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4、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5、適時協助而不干預:當孩子熱中于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預。不過,並非要丟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