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小兒腹瀉有哪些種類呢?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問題 【嬰兒】 8

小兒腹瀉有哪些種類呢?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網友回答
最佳答案 傷食型表現腹脹、腹痛,瀉前哭吵,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奶塊,食欲不好,有口臭。多見於秋季腹瀉伴有消化不良患兒。炒米粥:取粳米50克,放入鐵鍋中幹炒至有香味溢出時加水適量,燒湯服。蘋果湯:取蘋果一隻,洗淨,連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鹽,煎湯代茶飲。凡大於1歲的小兒可吃蘋果泥。風寒型。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味少,伴有腸鳴腹痛。多見於秋季腹瀉的早期。薑茶飲:取生薑10克,綠茶3克,加水150毫升,煮沸,加紅糖少許,飲用。扁豆乾薑蘿蔔仔飲:取扁豆10克,乾薑3克,蘿蔔仔6克。以上加水適量煎湯。煎成後加紅糖少許,再煎3分鐘,取汁分數次飲用。濕熱型。表現大便呈蛋花湯樣,有少量粘液,伴有發熱,口幹,尿深黃而少。此型在秋季腹瀉較多見。葛根黃芩粥:取葛根10克,黃芩10克,加水煎湯,去渣取汁加糯米50克,煮粥,加紅糖少許服用。烏梅車前草湯:取烏挴10只,車前草30克加水500毫升,煎湯,酌加紅糖,代茶飲。脾虛型。腹瀉久而不愈,大便稀薄,帶有白色奶塊,食欲減退,消瘦乏力。多見秋季腹瀉後期或久瀉不愈者。山藥蛋黃粥:取山藥500克去皮搗碎,加適量水,先用武
2016-06-10 一歲以內的嬰兒,腹瀉發病率很高,這是因為孩子消化功能不成熟,發育又較快,所需熱量和營養物質多,一旦餵養或護理不當,就容易發生腹瀉。 常見的腹瀉原因有:進食時過多或次數過多,加重了腸胃的負擔,喂的品質不當,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或餵養不定時,使腸道不能形成定時分泌消化液的條件反射,使機體消化功能降低等,總之,不合理的餵養是嬰兒腹瀉的主要原因。另外,由於食物或用具污染,使嬰兒吃進帶細菌的食物,引起胃腸道感染也能引起腹瀉。如果小兒腹瀉嚴重,伴嘔吐發燒,眼窩凹陷,口渴,口唇發幹,尿少,就說明可能已經引起脫水了,應該去醫生輸液治療,為防止小兒脫水,應在小兒腹瀉次數較多時,適量減少飲食,甚至禁食,使胃腸得到休息,同事口服補液或自配糖鹽水,鹽米湯,鹽少許,少量多次以防脫水發生。並注意腹部保暖,以減少腸蠕動,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熱水袋熱敷腹部,同時讓嬰兒休息,排便後可用溫水清洗臀部,防止臀紅發生。祝寶寶早日康復
2016-06-10 您好,小兒腹瀉可由多病原引起。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和便質改變等,同時患兒可能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脫水等症狀。感染輪狀病毒、致病性大腸桿菌、寄生蟲、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過敏、餵養不當及等都有可能引起小兒腹瀉。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相關科目接受詳細檢查,確診病因,再按照醫囑對症用藥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