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稀奇!美國的小學沒有讀書聲
美國小學大體上分為公立、私立、家庭幾種,公立學校占主流,是面向大眾的免費學校。 在公立學校,學生的各種課本是不能帶回家的,因為那是公費買的;學生在課堂上用的練習本是免費的,一般也不帶回家。每個學生在教室有一個自己放衣服的衣櫥以及存放書
2006-12-06 21 -
肥胖源於久坐,英國兒童站著上課
英國新近推行一種新的上課方式:教室內沒有一把椅子,學生們好似受罰一樣站著聽課。有研究指出,站著聽課可以有效地預防肥胖。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方式可以“燃燒”學生額外的脂肪,對減小腰圍效果尤為明顯。這一發現成為英國肥胖問題專家詹姆士·萊文的
2006-12-06 26 -
學在博物館,藝術提高孩子的學習
在公立學校普遍減少美術課的時代,一個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學習繪畫和雕塑對孩子學習其它學科到底有沒有好處? 美國古根海姆美術館的一項研究表明,學生參加該美術館的藝術課程後,讀寫等多種能力都有提高。研究發現,上過這門課的學生在讀寫和邏輯思
2006-12-06 22 -
孩子管不好英父母將支付高額罰金
“養不教,父之過”的古訓在英國成為現實。英國政府最近出臺的一項政令規定,如果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父母要支付高額罰金。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說,這項新出臺的“父母賠償令”規定,10歲以下兒童造成不良後果的,其父母要支付最高5000英鎊
2006-12-06 21 -
德國網路監控寶寶,新媽媽更安心
有些新生兒出生時因為健康情況不佳送到了監護室,母親只能在家中耐心等待。為了緩解這些媽媽們思兒心切的心情,德國一家醫院開設了網路監控裝置,讓媽媽們隨時都能見到自己心愛的寶寶。 10月20號弗蘭西斯卡生下了一個女兒,但是孩子體重過輕,只有
2006-12-06 17 -
細微之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德國人的教育十分關注孩子的文明修養,他們認為孩子在行為舉止上遵守規範,可以促進他們具備高雅的趣味,高尚的品德,為其日後的成功打下堅固的基石。 德國的家長為孩子報名參加專門的禮儀講座、禮儀講習班的做法已經蔚然成風。 德國家長更是從細微之
2006-12-06 18 -
新一代韓國人“觸網”平均在3.2歲
韓國政府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韓國兒童初次接觸網絡時的平均年齡為3.2歲。韓國出現了第一代“數碼人”,這有助於鞏固韓國在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所謂“數碼人”是指在21世紀網際網路時代出生成長的一代人。這代人出生後即被電腦和手機等電子
2006-12-06 23 -
自由玩耍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對於壓力重重的父母,和日程排得滿滿當當的孩子來說,有一條消息可以成為他們的撫慰劑:美國兒科學會十月的一份報告顯示,兒童健康發展真正所需的是更多美好的玩耍時光。 自由玩耍(free play)能夠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社會技能。當玩耍沒有特別
2006-12-06 18 -
美國:考量優秀幼稚園的十個標誌
美國幼稚教育專家提出一個優秀幼稚園的10個標誌: 1、孩子們在幼稚園裡玩玩具或與別的孩子玩,而不是無目的地四處活動或被迫長時間地安靜坐著。 2、一天中孩子們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搭積木、扮演角色、看書、塗顏色等。而且他們不是天天在同一時
2006-12-06 39 -
創造力源自天生,父母需小心珍惜
委內瑞拉兒童教育專家瑪麗亞·米格斯在專欄中說,孩子們天生具有創造力,父母應該做的是充分保護和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 米格斯說,孩子的創造力從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可以被激發出來或是被扼殺,其中父母的作用至關重要。她說,父母應該允許孩子毫無保留
2006-12-06 16 -
新式教育:沒有考試和書本的學校
上週四,美國費城一所新型公立中學正式開學。在這裡,學生們使用無線筆記型電腦學習,老師們的授課內容不再是傳統課程,而是現實世界中的話題,家長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這所名叫“未來中學”的學校由軟體巨頭“微軟公司”協助建
2006-12-06 14 -
英國引進法語卡通片助孩子學外語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熟練的掌握一門、甚至幾門外語,以便在今後的競爭中占得先機。不過什麼時候才是讓孩子學習外語的最佳年齡呢?英國教育學家近日表示,學齡前,也就是一歲到六歲之間學習外語最容易。為此,他們特別引進了一部法國動畫片,希望
2006-12-06 49 -
簡單、誠實、清楚解答孩子性問題
關於兒童性心理的發展,有一項研究可為佐證。1974年,性教育專家前往瑞典,學習瑞典學校裡實施的“強迫性”的性教育,試圖瞭解這種對七八歲的孩子所實施的教育,是否比美國開放式的研討方式更能正確傳達性的知識。 她先請一群美國的二年級學生和一
2006-12-06 17 -
德國:經得起挫折,才能應對人生
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說,“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長大後會因不適應社會的激烈競爭及複雜多變深感痛苦。在德國,無論是父母還是學校,都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讓孩子體驗挫折 剛到德國時,記者寄住在朋友
2006-12-06 15 -
英國流行新媽媽與寶寶一起健身
在倫敦中心區的公園裡,20位媽媽躺在潮濕的草地上,不時地將她們的寶寶舉上舉下,或者推著嬰兒車在公園裡快步行走,或者扶著嬰兒車做下蹲動作。其實,這是最近在英國流行起來的“嬰兒健身法”——鼓勵年輕媽媽與新生寶寶一起鍛煉,甚至將寶寶當作一種
2006-12-06 23 -
美國:讚美無過,但別走火入魔
最近,美國一些專家學者對讚美式的少兒教育方式提出了警告:讚美無過,但別走火入魔。 讚美成為社會文化 美國人教育孩子向來是以鼓勵誇獎為主,從幼稚園、課堂到家庭,孩子無不在鼓勵贊許聲中長大。孩子把贊許當成了一種言行方式傳承下去,就形成了
2006-12-06 17 -
怎樣做好媽媽,來自母親的教育
老是坐在電視機旁 我母親限制我看電視的時間和電視節目的種類。她常常說童年時光很珍貴,很美好,不要只坐在那“方盒子”前。因此我的童年不僅有電視卡通,還有野外早餐、攀登翠綠的山崗、玩耍和交談。 現在我也是一個母親了,我繼承了這種很少看電視與錄
2006-12-06 50 -
德國父母看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在許多國家,勞動依然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情和應該具備的美德。比如在德國,6歲以上的孩子必須幫助父母幹家務。 熱愛勞動從孩子抓起 德國人的動手能力很強,這與德國人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內容有很大關係。在德國,孩子的勞動義務明明白白寫進了法律
2006-12-06 29 -
美國:一分鐘健康計畫抗擊肥胖
肥胖兒童成為現代社會需要面臨的一個巨大問題已經不再是秘密,現在在美國興起一個叫做“兒童一分鐘健康計畫”,幫助兒童抗擊肥胖病。 《國際兒童肥胖期刊》的報導稱,到2006年為止,北美洲和南美洲約有25%的兒童過度肥胖;而中東、拉丁美洲、南
2006-12-06 18 -
苛刻保護三歲備考亞洲教育過頭了
國人對孩子的溺愛和過度呵護是眾所周知的,不過如今日本的父母也不再對孩子進行“苛刻教育”,反而是整天為孩子擔驚受怕。而韓國父母把精力完全放到了孩子的早期教育上,三歲孩子就已經開始為18歲以後的高考作起了準備。 日本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 日
2006-12-06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