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春節帶寶寶串門拜年的注意事項 過年走親戚保健又有意義!

春節期間,有寶寶的爸爸媽媽走親訪友時必須要帶著小寶寶的,可是,寶寶畢竟還很脆弱,帶著寶寶去親戚家做客或許不像你想像中那麼簡單。如何才能帶著小寶寶去串門,而且還能過得很快樂呢?爸爸媽媽們必須提前做好計畫和準備,特別要注意幾下幾點:注意寶寶保暖、帶足寶寶的日用品、照顧寶寶的情緒、逗弄孩子適可而止、注意安全。

春節到了,忙碌了一年的人們終於可以放鬆放鬆了,趁著這個機會支拜訪拜訪長年不見的親戚朋友了。當然走親訪友的時候孩子是必須要帶在身邊的,但不能忽略的是,寶寶畢竟還很脆弱,帶著寶寶去親戚家做客或許不像你想像中那麼簡單。如何才能帶著小寶寶去串門,而且還能過得很快樂呢?爸爸媽媽們必須提前做好計畫和準備。

注意寶寶保暖

春節正值嚴寒,寶寶首先要考慮的是寶寶保暖的問題。因為串門進進出出的,室(車)內外溫差大,所以外出時給寶寶穿好衣服。裡面穿著保暖類適合在室內穿的衣服,外面套一個大的能護住腿的羽絨服,這樣到客人家後直接把外套脫掉,方面寶寶活動,走的時候直接套上就行了,方便省事兒。上下車和進出家門時注意給寶寶增減衣,以防寶寶受涼感冒。

帶足寶寶的日用品

年齡小的寶寶外出時要帶足尿片、奶粉、奶瓶等,還要帶幾套寶寶貼身穿的換洗衣服,如果需要留宿還應帶上寶寶用的睡袋等。同時要準備一些寶寶日常用藥,如:感冒藥、消化、腹瀉類及消毒水酒精棉等,以備不時之需。

照顧寶寶的情緒

帶上一兩個寶寶平時最喜歡的小玩具,因為寶寶在陌生的環境,有時是需要心愛的小玩具來陪著自己玩,以給自己增加安全感帶著寶寶走親訪友,是寶寶接觸陌生人物的最好機會,出發前要提前告訴寶寶,將要去哪個親戚家,見面了要問個好(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寶寶,要提前告訴他一兩個手勢),離別了要說再見。不隨便拿人家的東西。

有的孩子容易怕生,初到了陌生的環境或是一下子見好多陌生的人心裡會比較緊張,表現為愛粘人、愛哭等。家長不要責備孩子,要注意安撫孩子的情緒。更不要強迫孩子跟人打招呼等。對於陌生人親戚強行把孩子抱走,也會讓孩子心裡恐懼,這時家長要注意多給孩子安慰。可通過遊戲或是一個寶寶喜歡的玩具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孩子慢慢放鬆下來。

逗弄孩子適可而止

孩子總是討人喜愛的,尤其是未滿周歲的寶寶極其可愛,總能惹來家人、朋友一番逗弄,當然寶寶也樂得開懷。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寶寶畢竟還很脆弱,成人的許多逗弄一定要適可而止。不要在寶寶吃東西時逗弄,以免寶寶被食物嗆到。不要無休止的讓寶寶大笑,以免寶寶過度興奮影響正常的睡。不要逗弄寶寶的隱私等,大人喜歡用手去抓摸小男孩的生☆禁☆殖☆禁☆器逗他樂,這種逗樂方式不但不雅觀,還對寶寶的健康有不良影響。這樣不良的逗弄方式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

注意安全最重要

帶寶寶串門要注意乘車安全,到親戚家之後初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家長要看護好寶寶避免燒、燙、碰傷。孩子在一起玩耍時家長要做好監督,避免不小心的打鬥造成的傷害。帶孩子串門客人總會拿出一些零食來招待,家長一定要把好關,避免孩子被食物嗆到。

教寶寶禮貌用語的步驟

言傳身教。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譬如走路、說話、吃飯、穿衣、遊戲等,這個階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因此,父母可通過親身示範的方法,教會孩子懂禮貌,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雖然孩子一時不理解“尊敬”、“謙讓”等概念的確切含義,但只要父母每天都用尊敬、謙讓的態度對待別人,孩子就會注意進行模仿,這些都是孩子今後形成良好家教的基礎。

明確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要明確告訴三四歲的孩子什麼是能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並用他能聽懂的簡單語言告訴他“為什麼這樣做”和“該怎樣做”。譬如,在幼稚園門口遇見老師時,如果孩子“嗨”一聲就想敷衍過去,父母就該叫住孩子,鼓勵他認認真真地說聲:“老師,早上好!”並告訴孩子,正式的問候和隨便打個招呼帶給別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糾正孩子的不禮貌行為。當孩子不夠禮貌時,父母應適當暗示他改正,應該在對孩子強化“禮貌”概念的同時,告訴他每種禮節背後的道理。要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可以帶給別人快樂也可能會傷害他人。當聽到孩子說出不禮貌的話,父母應與孩子好好聊一聊,告訴他,如果他不明白一些詞語的含義,在說出來之前應先問問父母,而不應該直截了當地說出來,以免傷害對方。

接下來,再來看看在教寶寶禮貌時需要注意哪些原則吧。

教寶寶禮貌的原則

進門先向主人問好:到親友家做客,見到主人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問好、拜年,並能正確的使用稱呼,如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哥哥、姐姐等。未經主人允許,不要到其他房間走動,更不能只顧自己開心,在沙發上、床上一通折騰。大人們談話聊天的時候,寶寶不要隨便插嘴,如果有事情要告訴媽媽,大大方方說出來,不要咬耳朵,這是不禮貌的表現。

不和小主人搶玩具:小主人對自己的玩具自然有支配權,到人家做客,小主人提供什麼玩具就玩什麼,不要肆意亂翻。看到自己沒有的“好玩意兒”,可不要想著據為己有,征得同意後再拿過來玩,之後還要記得放回原處。如果一件玩具兩個寶寶都想玩,媽媽應該規勸自己的寶寶不要掙搶,要學會用商量的語言與小主人溝通。

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平日,媽媽就要教導寶寶養成講衛生、愛護環境的好習慣。到親友家做客,吃東西剩下的果殼、果皮要主動扔到垃圾筒裡,或者放到指定的地方,不要隨手亂扔。飯前飯後要洗手,如果手上沾上了果汁、菜湯,更要及時清理乾淨,以免弄髒桌布或傢俱。

做熱情的小主人:如果有小客人隨父母到家裡做客,寶寶應該如何接待呢?最好的表現自然是熱情大方地接待嘍。寶寶的得體舉動,自然會引來客人們的好評。

主動問好:有小朋友到家裡做客,寶寶要跟隨父母在門口迎接,熱情問好,因為你是小主人呀。如果客人帶來了禮物,接受的時候可一定記得道謝。很多客人會問寶寶一些問題,比如“叫什麼?多大了?在哪裡上幼稚園?”要大大方方回答,不要扭捏。

和小朋友分享樂趣:事前和寶寶約定好,如果小朋友來了,應該主動拿出自己的好吃的、玩具和小朋友分享,這才是有風度的表現。不要做對小朋友不友好的事情,更不要說對小朋友不友好的話。

才藝展示 增強自信:客人來了,正是寶寶展示才能的最佳時刻,也是鍛煉寶寶“膽量”的好機會,為客人們背誦兒歌或古詩,表演舞蹈或者唱一首歌,都能為聚會增添歡樂氣氛。

不亂發脾氣:事先告訴寶寶,爸爸媽媽對其他小朋友的誇獎和表揚是出於禮貌,寶寶可不要為此而覺得父母冷落、忽視了自己,甚至大吵大鬧,非要爭個第一才心滿意足。更不能借著家裡有人的時候,向父母要這要那,提出物質要求,甚至無理取鬧。

爸爸媽媽培養孩子的禮貌要有耐心,不可責駡孩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