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聰明爸媽適時立下6條“規矩”!

6歲,對於孩子而言是一個關鍵的時期,這時的他們正處於成長發育的一個交叉口,尚徘徊在懂事與不懂事之間,這個時候如果能給孩子灌輸得當的教育,將會改變孩子的一生。所以,爸爸媽媽應該在這個時候給孩子特別立下幾條“規矩”,這些“規矩”將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教育之路。

規矩一:別人的東西不能拿

6歲前的孩子自我意識才剛剛萌芽,這個時候他們才剛剛有了自我意識,所以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幫助他建立自己和他人的界限。譬如:父母可以拿出幾件衣服,然後告訴他:這件是你的,這件是爸爸的,而這件是媽媽的。等到孩子能夠自己區別自己和他人的時候,你也可以刻意地多提醒孩子:“這個XX是你的嗎?

規矩二: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

小的時候,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並不好,自己玩耍的時候喜歡亂扔東西,玩厭了還不收拾,留下你一個人幫他收拾。家長們,很累對不對?其實6歲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收拾東西,這個時候的我們就應該給他立下規矩: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讓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東西,既提高了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無形中也讓他自己決定了什麼東西放在那裡,這對他的性格培養也是有幫助的。

規矩三:遵守先來後到的社會規則

在家庭裡,孩子可能會在你的謙讓下,自己覺得高人一等,自己卻根本不懂得謙讓。然而在社會上,誰也不可能會處處以你為中心,所以父母可以給孩子立下“先來後到”的規則。譬如刷牙的時候,誰先到洗手間誰就先刷牙,吃飯的時候如果無故缺席,那就自己先吃。這樣慢慢的,孩子自然會形成一種習慣。學會等待,遵守秩序,這就是社會規則,也是一種平等的法則。

規矩四:做錯事要道歉

家長們疼愛孩子,可能對他的犯錯選擇了原諒,但這並不是很好的處理方法。理想的教育應該是:做錯事要道歉,然後努力做到不犯同樣的錯誤。6歲的孩子完全可以接受這個規矩,所以當孩子犯錯時,可以要求孩子必須說出:對不起!這樣的教育能讓孩子學會誠實待人,勇敢承認錯誤。

規矩五:不能隨便打擾別人

6歲的孩子依舊還是一個孩子,他們依舊喜歡玩,喜歡纏著父母,纏著親人。但孩子總有一天是要長大的,不可能活在別人的光環之下。所以這個時候父母應該開始有意識的幫他改正,告訴他:隨便打擾別人是不禮貌的。然後可以舉例:如果你睡覺的時候,我在你旁邊看電視,你會高興嗎?用心平氣和的引導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他明白,不能隨便打擾別人。

規矩六:必須學會尊重別人,尤其是長輩

5-6歲的孩子能夠參與交談,已經能夠完全理解我們給他們的建議。所以耳目渲染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譬如孩子早上起來,說:“媽媽,我要喝水。”這時,我們就可以這樣教育他:“寶貝,你應該說:媽媽,水在哪裡,能幫我拿杯水嗎?”通過不斷的糾正和修改中,孩子就能慢慢的體會我們的良苦用心,從而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當孩子對長輩無禮時,家長更應該表現出自己的失望,並讓孩子知道這是自己不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