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少年開房警示:關注兒童“婚姻敏感期”!

最近,一則12歲少男少女翹課開房的新聞讓不少家長心驚肉跳。現在的孩子都比較早熟,甚至在上幼稚園的3歲寶寶就和班上的小女孩關係很“親密”了,天天一在起玩一起鬧不說,甚至還“幻想”結婚,這是怎麼回事?其實,這是兒童“婚姻敏感期”的表現。對此,家長該怎麼辦呢?


一·幼稚園的親密時光,寶寶也想要結婚?

有些細心的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格外喜歡和某個異性小朋友玩,如互相餵飯,一同吃飯,上廁所也手拉著手一起去。午睡醒了,先醒的那個孩子會叫醒另外一個······家長會覺得很欣慰,感到自己的孩子漸漸長大了,會交朋友了。

可有一天,自己的孩子跑來告訴寶爸寶媽:我想和他(她)結婚!這可真是讓家長哭笑不得,有的家長也會有些擔心:孩子這是不是早熟啊?不不不,這其實是其實,這是兒童“婚姻敏感期”的表現。

二·家長態度多寬容:寶寶還小不懂事

不少家長表示,對兒童“婚姻敏感期”的這些表現,他們往往是聽之任之,並不人為干涉。有的媽媽說,當自己的孩子告訴自己想要結婚時,自己就和看故事一樣,順便繼續問了孩子一些問題,想要瞭解孩子的想法。這樣不僅能夠得知孩子的所想所做,還可以增進家長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還有的媽媽表示,孩子的想法都是沒什麼來由的。有可能是一時興起,也有可能是出自于對優秀的異性小朋友的羡慕。正好可以借此引導一下孩子,學習人家的優秀面。當然,也要讓孩子多多和不同的小朋友接觸,團結友愛,健康成長。

三·專家剖析:兒童“婚姻敏感期”是一個過程,很正常

正如家長所想的那樣,專家表示,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一段想和某個小朋友結婚的時期,這段時期就叫做“婚姻敏感期”。作為家長,應該對孩子的行為表示理解、認同並給予正確的引導,一味地杜絕和開過火的玩笑,顯然是很不合適的。遇到相似的情況,家長首先不要想太多,更不要強化孩子對這些事的想法。

對孩子而言,“男朋友”“女朋友”這類的稱謂不過是一個親密的稱呼而已,並沒有實質性的含義。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樣的一點在於,孩子的心裡往往是有什麼就直接表達出來了。家長切不要拿自己的成人世界觀來打量孩子的行為舉止,這樣很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擇友觀,甚至會讓孩子對異性小朋友產生抵觸情緒。

“婚姻敏感期”是兒童社會認知必須經歷的階段。孩子們的世界很純潔,他們的“想結婚”與婚姻和愛情無關,只有關於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