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做家務家長付錢,這樣好嗎?

很多家長會選擇用金錢獎勵孩子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做家務,這樣的培養方式是對是錯?究竟該不該用金錢獎勵孩子做家務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用金錢獎勵孩子做家務的弊大於利,家長應該少用,應該儘量多用精神獎勵來代替物質獎勵。

濤濤的媽媽說:“寒假期間小兒在鄉下的爺爺奶奶家度過,現在回到了我們的身邊,我發現孩子變得‘唯利是圖’了,讓其掃下地板他竟然開口向我們要錢,經過瞭解後原來是孩子在爺爺奶奶家幫忙做家務爺爺奶奶會給他錢作為獎勵,掃一次地獎勵2塊錢,幫忙洗菜獎勵5塊錢等,讓他形成了沒獎勵不願做家務的習慣,本意是想用這個辦法培養他的財商,卻讓孩子變成‘唯利是圖’的人了?這樣的培養方式是對的嗎?家長究竟該不該用金錢獎勵鼓勵孩子做家務呢?今天就讓小編帶您一起去尋找答案吧。

首先,用金錢獎勵鼓勵孩子做家務只能起到暫時的積極作用。

很多家長想要用金錢獎勵孩子的方式來培養孩子對家務的興趣,剛開始的時候小孩子會積極的做家務,因為金錢的獎勵對孩子的誘惑力還是蠻大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金錢的獎勵會讓孩子產生不合理的金錢觀,甚至做什麼事情都會先想要和父母談好條件來獲得金錢報酬。長期以往,孩子可能會變得“唯利是圖”,所以用金錢獎勵鼓勵孩子做家務並不是一個值得推行的方法,家長如果要使用的話也要注意一個度。

其次,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對做家務本身的興趣與義務。

隨著孩子漸漸地長大,很多小孩會想幫助家長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想要幫助媽媽掃地板,想要幫忙一起洗菜做飯等,這個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就很關鍵了,可以積極引導孩子和自己一起做家務,並且讓孩子感受到做家務的快樂等,這樣孩子就不會把做家務當成是一種任務來對待;另外孩子是家裡的一個成員,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也是一種應盡的義務,從小家長就要對其灌輸這種觀念,讓孩子明白自己既需要也能要為家庭做一些貢獻。

再次,家長可以多用精神鼓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做家務。

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需要家長的鼓勵,所以很多家長才選擇用物質獎勵來引導孩子做家務或者學習,其實家長可以多用精神鼓勵的方法來代替物質鼓勵,比如給孩子一句讚美的語言,給孩子發一個獎狀或者小紅花等,這樣的獎勵的方式就不容易讓孩子變得“唯利是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