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天天吃雞蛋死得更快? 吃雞蛋的5大誤區

雞蛋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品,不正確的吃法對我們的健康有著不良影響。在生活中,我們應注意以下誤區。

天天吃雞蛋死得更快?

專家指出,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腎臟的負擔,有調查表明:在一些城市職工中,有些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的青年人,為增加營養,一天要吃5~6個雞蛋;有的中、小學生每天早餐吃3個雞蛋,午、晚餐也吃1~2個。在一些農村裡,產婦每天要吃10~15個,月子裡竟吃300~450個。他們認為:“雞蛋有營養,多吃補身體。”其實不然,吃得太多,反而會給身體帶來一些不良影響。以產婦為例,一個雞蛋約含膽固醇250毫克,10個雞蛋約含2500毫克膽固醇。這個量,是正常攝入量的近10倍。加之,雞蛋中富含的脂肪屬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必然會使血清膽固醇急劇上升,並能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一般來說,健康成年人只要密切注意和控制通過肉類和乳製品等其他途徑攝入的膽固醇數量,每天吃1個雞蛋為宜,且儘量不吃蛋黃,因為一個蛋黃就包含了健康成年人每天應當攝取的膽固醇數量的三分之二。

雞蛋是最營養的早餐?

煮雞蛋營養全、油脂少,很多人喜歡在早餐中吃個煎雞蛋,覺得外焦裡嫩,口感很好。但煎炸過程中,雞蛋的營養成分有很大破壞,且過多的油脂攝入也不利於健康。所以健康且營養的早餐雞蛋吃法,還是煮著吃或者在麵湯裡“臥”個雞蛋。

只吃蛋清吧 蛋黃丟掉好不好?

很多人不敢吃蛋黃,是因為蛋黃中含有相當多的膽固醇。對於中老年人和高血脂症患者來說,每天從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應當控制在300毫克以內。然而,蛋黃中的膽固醇實在很多,只要吃一個雞蛋,便可得到二百多毫克的膽固醇,給其他動物性食品留下的空間就不太大了,只能再吃100克雞肉或裡脊肉。如果再吃海鮮、內臟和富含脂肪的豬肉等,肯定會突破標準。除了真正需要控制血膽固醇的中老年人,很多年輕女性也把膽固醇和肥胖等問題聯繫起來,不敢食用蛋黃,讓寶貴的營養素白白浪費。其實,含有膽固醇的食品不一定脂肪含量高,膽固醇也不會給人體帶來過多的能量,和肥胖並無關係。如果不吃蛋黃的話,又何必要吃雞蛋呢?倒不如直接吃豆腐,其中不僅含有大量蛋白質,還能提供蛋白中所沒有的大量鈣質,也減少浪費。

炒雞蛋放味精味道會更好?

雞蛋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谷氨酸與一定量的氯化,鈉,加熱後這兩種物質會生成一種新物——谷氨酸鈉,它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有很純正的鮮味。如果在炒雞蛋時放味精,味精分解產生的鮮味就會破壞雞蛋本身的自然鮮味。因此,炒雞蛋時不宜放味精。

生雞蛋更有營養?

有人認為,生吃雞蛋有潤肺及滋潤嗓音功效。事實上,生吃雞蛋不僅不衛生,容易引起細菌感染,而且並非更有營養。生雞蛋裡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容易使身體出現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皮膚發炎、脫眉等“生物素缺乏症”。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緻密,並含有抗胰蛋白酶,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體吸收,只有煮熟後的蛋白質才變得鬆軟,才更有益於人體消化吸收。

孕婦能吃雞蛋嗎?

孕婦可以吃雞蛋。

孕婦吃雞蛋的好處:雞蛋被認為是營養豐富的食品,每百克雞蛋含蛋白質12.8克,主要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並與人體蛋白的組成極為近似,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98%。每百克雞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黃裡,也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這些成分對增進神經系統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雞蛋又是較好的健腦食品。一個雞蛋所含的熱量,相當於半個蘋果或半杯牛奶的熱量,但是它還擁有8%的磷、4%的鋅、4%的鐵、12. 6%的蛋白質、6%的維生素D、3%的維生素E、6%的維生素A、2%的維生素B、5%的維生素B2、4%的維生素B6。這些營養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它們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復人體組織、形成新的組織、消耗能量和參與複雜的新陳代謝過程等。因此能夠帶給孕婦多方面營養,增強身體免疫力。

孕婦吃雞蛋需注意:必須食用經過徹底煮熟的雞蛋,未煮熟的雞蛋不僅因為未被充分高溫消毒而含有沙門氏菌,而且還會影響孕婦對生物素的利用。其次雞蛋營養雖好,但是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否則難以吸收。

最營養的食用方法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嚥,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很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

但准媽媽要注意,茶葉蛋一定要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還有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准媽媽最好不要食用過多,因為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每天兩個雞蛋營養就夠了。而且准媽媽最好吃吃整個雞蛋,蛋白中的蛋白質含量較多,而其他營養成分則是蛋黃中含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