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哭鬧該如何是好


寶寶哭對於他的個性發展上有很大的影響,但並不是因為哭的本身,而是父母對哭的反應。寶寶一定有需要,要你去滿足,你無法只是聽見他哭,便知道他需要什麼,而是你必須經由他的哭聲判斷他的需要是什麼。如何判斷對父母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技巧。

首先,不管孩子是出於什麼原因哭泣,都要給予同情、理解和擁抱。

據研究,眼淚能刺激一種特殊的荷爾蒙分泌,使人產生被撫摸和擁抱的願望。美國發 展心理學家索羅塔建議,當孩子哭鬧時,15分鐘之內都不要打斷,而要慢慢地靠近他,輕輕地摟住他,讓他能夠看到你的眼睛。孩子一旦感受到成人的愛和理解, 有了安全感,才會大膽地表達和宣洩自己的情緒,這是積聚的負面情緒逐漸消除的自然過程。然後,就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區別對待。

情況一:性格所致。

脆弱愛哭有很大的因素來源於人的先天氣質,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長對此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首先要對他們個性中的優點 (比如善良)加以充分肯定,多給他們講些愉快的事,讓他們感受家庭的溫馨之情,從而形成比較積極的心理傾向。其次,對孩子不能溺愛,而是要培養他們的自主 能力、增強自信和抗挫折能力,與他們一起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對他們的點滴成績給予及時和明確的肯定。


情況二:想被關注。

俗話說“愛哭的孩子有奶吃”,感到自己被忽視、需求沒得到滿足的孩子會用哭來提醒父母。這時,轉移注意力是最有效的辦法。比 如可以有意識地提起孩子平時最感興趣的一件事物,或者可以實現的補償來讓他們止住哭聲(但要記得兌現)。千萬不能斥責,否則會愈演愈烈。

情況三:無理取鬧。

有些孩子在知道哭對父母的影響後,會試圖以此達到無禮要求。這時,爸媽首先應和孩子講道理,告訴他們為什麼不能滿足這個要求。然後,父母可採取置之不理的忽視方法,讓孩子覺得哭不能引起成人的注意,從而減少哭的次數。

教導你的寶寶如何去愛

有人主張無論孩子為什麼哭,只要他一哭,媽媽立即反應,便是教導孩子如何去愛。如果媽媽沒反應,她便會使孩子失望。我們認為這樣的思考方式,把愛和安全感降低為一個過程而非一種關係。

沒有任何的證據證明孩子一哭,媽媽立即反應,可以教導孩子關於愛的任何東西,正如沒有證據證明讓孩子哭一下子,會使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孩子學習愛及得到安全感,乃是來自于父母和孩子間整體的關係,而非單一的特別事件。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如果為了寶寶更大的好處(例如寶寶需要小睡),應該稍微忍耐一下寶寶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