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關於教育學齡前兒童的一些黃金定律

無論你是一個苛刻的律令遵守者,還是更樂於採用隨和的方式。以下建議都會幫你提煉出更具策略性的指導方法,最終對你和你的孩子都將有益。


關於教育學齡前兒童的一些黃金定律

1、始終對好的習慣獎勵、鼓勵,對壞的習慣懲治。無論何時當你有了一個決定,請選擇最積極的路線。比如說,當2歲大的孩子向火爐靠近時,你應該試著用一種安全方式分散他的注意力,而不是靜靜等待危險發生。當你注意到孩子正在用正確的方式獨立完成一件事時,贊許一下他的正確決定。表現出你對他行為的驕傲,會讓他覺得自己很不錯,他今後面對同樣的事情時會採用同樣好的行為。這是一種鼓勵。

2、詳細制定原則。在不壓抑孩子獨立欲望的前提下,幫助他學習控制自己的衝動,並且在社交方面有好表現。如果你的原則過於嚴格,他可能對自我挖掘或者嘗試新的技能望而生畏。

3、在為孩子設定行為限制時要想著他現在的發育水準。當你設了限制時,不要期待他做能力範圍之外的事。例如2—3歲的孩子去拿吸引他的東西,這種衝動是很難控制的,所以指望孩子不去拿雜貨店或玩具商店裡擺放的東西是不實際的。

4、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設置懲罰。如果孩子行為失誤,把他送到他自已的房間,不過不要讓他獨處超過5分鐘,因為時間一長他便會忘記自己為什麼待在這兒。如果你更喜歡對他說服教育,那麼談話需要簡單明瞭且實際。不要用假設性的說辭,比如“如果我對你這麼做,你會怎麼想?”,沒有一個學齡前孩子會明白這種說辭。

5、不要改變原則或者懲罰太過隨意,那只會讓孩子感到混亂。當他不斷成長,你自然希望他的表現更加成熟,但是當你改變原則時,請告訴他原因。例如在他2歲時靠拉拽你的衣服吸引你的注意,你會容忍他。但是當他4歲的時候,你希望他用更成熟的方式靠近你。一旦你決定改變這種原則,要先解釋給他聽,然後再開始實施。

6、你要確保家中所有的成人和其他看護者同意並且理解你在管教孩子方面 的一些限制和懲罰。如果一個家長允許孩子做一些事情,而另一個家長禁止這些事,那麼孩子必定會感到迷惑。最終他會搞明白,並通過他自己的方式讓家長起紛爭,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這都會讓你們的生活很痛苦。你可以通過家長的統一戰線來阻止這類紛爭發生。

7、你要記住,對於孩子來說,你是一個舉足輕重的榜樣。你的行為越公平越可控,孩子就越會通過效仿你來規範自己。從另一角度來說,如果當他違反規矩的時候你打他,那麼你教會他的是用暴力方式來解決問題。

小編寄語:孩子的行為習慣是家長教育出來的,因此,教育孩子是家長一項艱巨的任務,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要實行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是家長一生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