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兩歲之內寶寶視覺發展大揭秘

其實,剛出生的寶寶視力不佳,外界環境看起來模模糊糊,只有對比強烈的東西才看得見,必須隨著月齡漸長,視覺發展逐漸成熟。

嬰幼兒的視力發展

新生兒張著眼睛,東張西望,可愛的模樣讓爸爸媽媽瞬間融化!不過,剛出生的寶寶只看得到眼前20公分的東西,看出去的世界只有黑白,沒有顏色。正因為寶寶這時候只能看到黑白、對比強烈的物品,視線之中只有黑白字卡最清楚,當然會緊盯著不放!至於這樣對視覺發展是否有助益?應該說,若寶寶會緊盯著看,表示孩子應該可以順利看物品並練習聚焦,但視覺發展有賴之後發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單靠黑白字卡並沒有明顯的助益。

4到6個月,立體感&視覺記憶啟動

嬰幼兒4個月大之後,大約可以看到1公尺遠的物品,這時寶寶眼睛的黃斑部開始發育,漸漸可以看到近物的細節,也能感覺到顏色,甚至是兩眼一起對焦在同物品上,發展出視覺的立體感。

滿6個月大後,寶寶約有0.1的視力,能分辨出顏色的不同,看到彩色的世界,眼球的運動變得協調,能順利做出對焦和追視的動作。隨著肢體發展的進步,寶寶有時會想伸手拿東西,可是卻出現抓空的情形,沒辦法馬上拿到物品,就是眼睛和身體的協調還不夠成熟,拿東西對不准。

許多家長也會感覺到,滿6個月的小傢伙開始會認人,除了視覺的立體感外,這時也開始發展視覺記憶,專家表示:滿6個月的寶寶,眼睛的焦距已經能對得很准,能專心看定點,除了辨認人的臉孔不同外,也有記憶的能力,才會出現所謂認生的現象。

滿2歲,可判斷遠近、深淺

到了寶寶滿1歲之後,立體感已經更加成熟,身體的肌肉發展也到位,可以準確地抓東西,大約有0.2的視力。專家強調,視覺是很複雜的感官,不只是視力而已,還包含視野、光覺、色覺、型態覺和立體感等功能,眼睛的運動非常精密且細緻,會在成長過程中慢慢發育,家長不必操之過急。

家長應該在每個階段觀察孩子,寶寶在看東西時是否有不正常的現象或特殊習慣,例如:眼睛瞳孔內有白色或黃色不正常反光,則有先天性白內障、視網膜母細胞瘤等疾病的可能性;有張不開眼睛、畏光、流眼淚的症狀,外觀上兩隻眼睛的黑眼珠不一樣大,大的那邊可能有俗稱牛眼的先天性青光眼。至於看東西時的特殊習慣,像是看東西會閉一隻眼睛、皺眉頭或把臉轉開,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出現看書和看電視靠很近,或常說頭痛、眼睛痛並揉眼睛,甚至不敢爬樓梯或常常跌倒等,家長都要留意可能是眼睛或視力出了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