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胎位不正,如何應對?

 

圖片來源於領育網

bailey0327:我昨天去醫院複查照了B超,可是醫生告訴我胎位不正,在臀位。請問各位有沒遇到這樣的問題?要怎麼樣處理才好啊?我現在很苦惱。

lizi-:我29周的時候檢查是臀位,31周去檢查還是胎位不正,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通常狀況下胎兒都是頭朝下,直到頭位出世,這就是正常分娩。如果胎兒的其他部位在最下面, 就稱為胎位不正。

常見的胎位不正有兩種: 臀位和橫位。

臀位

臀部無法充滿准媽媽的骨盆,容易導致胎膜早破,造成臍帶脫垂或分娩時的出頭困難。而且,當寶寶的臀部娩出後,頭部還滯留在產道時,容易發生缺氧現象,甚至死亡。

橫位

寶寶無法正常分娩。橫位分娩時如未及時處理,會導致臍帶脫垂,胎死宮內,甚至有子宮破裂的危險。

大約有3%准媽媽可能胎位不正(臀位),引起的原因有:早產;胎兒畸形;羊水不正常;胎兒生長過慢;臍帶太短;子宮畸形;胎盤不正常;骨盆狹窄;多胎等。故發現後必須詳查胎兒與准媽媽的身體狀況是否正常。

 准媽媽應該如何應對胎位不正呢?

胎位不正的最佳糾正時間

妊娠28周後經腹部、陰☆禁☆道、B超檢查可檢查是否為異常胎位。妊娠28周以前,由於羊水相對較多,胎寶寶又比較小,在子宮內活動範圍較大,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妊娠32周以後,寶寶生長迅速,羊水相對減少,此時胎寶寶的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所以在孕32周以後,如果寶寶還是“胎位不正”就基本上等於確定了,當然也不排除極少數胎寶寶來個“意外之舉”。所以胎位不正最合適的糾正時間為孕30-32周之間。

常用的胎位矯正方法

胸膝臥位:

即孕婦保持頭低臀高姿勢。做胸膝臥位前應自解小便,松解褲帶。孕婦可跪在硬板床上,胸部墊一個枕頭,將兩手前臂上屈,頭部放在床上轉向一側,臀部與大腿成直角。可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5~7天為一療程,一周後複查。這是一種借胎兒重心的改變,增加胎兒轉為頭位的機會。優點是不需要任何條件和設備,只要在家堅持練就行,缺點是練習時孕婦可能出現腰酸、頭暈、噁心等現象,常不能堅持。

艾灸至陰穴:

這是一種中醫糾正胎位的方法。孕婦平臥或採取正坐的姿勢,松解褲帶。同時由醫生灸雙側至陰穴(足小趾端外側),每日1~2次,每次15分鐘,5次為一療程,一周後複查。這一方法操作簡便,無痛苦,經濟,孕婦也可學著自行灸治。

外倒轉術:

用以上方法糾正胎位無效者,一般可在妊娠30周以後,到醫院由醫生通過手推等動作倒轉胎兒,此法需要專業技術,孕婦不可在家自行做。

絕大多數可轉為正常

胎位不正並不會造成懷孕的不良後果,只是孕婦在生產時必須面臨生產方式的選擇;大部分產婦無法自知胎位不正,大多經由檢查才得知。由於正常的胎位是頭位(臀部朝上),媽媽在感覺到明顯的胎動時,子宮的上半段會有胎兒踢動的感覺。

臀位時可以在肚臍以上聽到胎心,做腹部檢查時在子宮上部可摸到胎頭。另外,超聲波檢查也可看到胎兒頭部位於子宮上部。

絕大部分的胎位不正到後來都會自動地轉為正常胎位,但如果接近生產時還是胎位不正(約5%),可尋求醫師協助。

臀位孕婦,如果估計胎兒體重小於3000克,母體骨盆無異常,胎兒情況良好,可以經陰分娩;對估計體重大於3000克的臀位兒,多數採取剖宮產,以免發生嚴重的後出頭困難。橫位胎兒必須剖宮產。

幸孕草提示:防治胎位不正,最好能定期去醫院檢查,想醫生諮詢,早發現早調整,分娩時能沉著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