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引導寶寶學走路 寶寶立正向前走

一、寶寶走路的五個階段

1·階段一,十到十一個月的寶貝,寶爸寶媽如果發現孩子這時候放開手也仍能站穩,就可以嘗試教孩子走路了。

2·階段二,十二個月的寶貝,爸爸媽媽應該專注于鍛煉寶寶的腿部肌肉力量,多教教寶貝下蹲再站起,要有耐心,慢慢教寶貝走路,切不可操之過急。

3·階段三,十二個月以上的寶貝,在此階段,爸爸媽媽應多多訓練寶貝的平衡感,讓寶貝從撫著欄杆走路到自己漸漸一個人也能走。

4·階段四,十三個月以上的寶貝,寶爸寶媽可以把該階段的孩子多帶出去走走,地面平坦的地方,例如公園、書店都是練習走路的很好的場所。

5·階段五,十三個月到十五個月,該階段,寶貝已經可以一個人走路了,開始帶著好奇的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爸爸媽媽在這一階段應多注重引導孩子,不要抑制孩子的好奇心。

二、不同的走路階段父母可以提供的幫助

1·階段一,父母可以提供學步車或者推車,讓寶貝克服對走路的恐懼,慢慢學著走路。

2·階段二,以遊戲的形式訓練寶貝下蹲,可以把寶寶喜愛的玩具丟在地上,讓寶貝自己彎腰去撿。

3·階段三,爸爸媽媽可以站在寶貝的兩側,鼓勵寶寶在爸爸媽媽之間走路。

4·階段四,利用家裡的小椅子或小圓桌,讓寶貝爬上爬下。

5·階段五,爸爸媽媽可以利用音樂或玩具,吸引寶貝自己前來探索。

三、寶寶走路時父母應注意的三種情況

1·八字腳需補充鈣

寶寶的八字腳表現在腿上,也就是常說的X型腿和O型腿。X型腿的寶寶愛夾著大腿走,一般都不愛走長路,老嚷著讓媽媽抱,有時候這種姿勢的寶寶是缺乏肌肉負重鍛煉,媽媽別老寵著,要讓他多做些鍛煉;O型腿的寶寶走路像騎馬,不過不用擔心,慢慢自己就能調整過來。這兩種走態一般在2歲就能慢慢恢復正常,但如果一直這樣,就有缺鈣和維生素的跡象,需要治療。像O型腿嚴重的寶寶甚至要給雙腿打上石膏來糾正。

2·跌撞易影響平衡

剪刀步和醉步,這兩種步態的共同點是跌撞、不穩。事實上,寶寶學步時的跌撞、摔跤都是正常的,在跌撞中他能很好地控制腳步。不過,如果到2歲後還是這麼跌撞著走,那麼就要帶他去醫院,一種可能是骨架結構的問題;另一種可能是小腦疾病影響平衡,也可能是腦缺氧或腦癱。

3·跛行要查髖關節

鴨子步和跛行。有的寶寶走起來像小鴨子,兩條腿移動很慢。如果不小心摔倒了,要用手撐地、彎腰,或用手撐膝關節才能站起來。這種步態一開始學步就很明顯,一種原因是因為他還是平足,走的過程中要慢慢練,不妨讓他蹬小軲轆童車,一般到5歲前就會自然出現弧度;另一種原因是由於兩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要趕緊去醫院。走路跛行的多是得過小兒麻痹的孩子,若是一開始走就這樣,那可能是單側髖關節脫位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