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教寶寶輕鬆學數字 隔代教育,你擔心嗎?


輕鬆教會寶寶學數字

寶寶學會數數基本上是每個小朋友的必經之路,那麼如何能讓寶寶輕鬆度過這個難關呢?小編給您支支招吧。

一、在遊戲中多念多反復

如果你想讓孩子學會一樣東西,法寶就是“重複”,不厭其煩的重複。古人不就是:“讀詩百遍,其義自見”的嗎?帶寶寶上下樓梯的時候,可以嘴裡碎碎念著“1、2、3、4、5......”;看到了車牌號,可以隨時告訴寶寶車牌上的數位,包括公車的數位;在搭積木的時候也可以隨口跟寶寶說1個、2個、3個、4個等等。

二、玩數位玩具或者軟體

數位和字母玩具或者相應的APP也可以很好的幫助寶寶學習哦。

家長可以把10個數位按順序排好,依次讀給寶寶聽;或者將順序打亂,寶寶隨意抓起哪一個,就告訴他抓起的數字是幾,在這些遊戲過程中,寶寶逐漸會學會數字。

三、看數位閃卡

可以給寶寶看數位卡片。其實就是一組PPT,由數位、圓點和圖片組成,可以直接放在電腦裡給孩子看。看數位閃卡的好處是它既可以隨機播放,也可以按順序排列播放。不過家長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段並堅持不懈。可以每天三次給孩子看閃卡,時間分別選在早上起床吃完早飯之後,中午午睡醒來和晚上睡覺之前,每次看5到7遍,其實算下來每天就花幾分鐘的時間。孩子在看閃卡的過程中,家長也要時刻注意孩子的反應。如果注意力轉移了就不要逼他看,他愛看的時候就讓他多看幾遍。堅持大半個月之後,突然有一天你就會欣喜地發現孩子認識這些數位了。

相關閱讀:善待三四歲幼兒的逆反心理:幼兒早教怎麼做?

隔代教育,你擔心嗎?

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因為工作繁忙,不得不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託付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隔代教育”,成為我們不得不密切關注的話題,下面的四個方面,尤其需要父母和祖輩共同關注。

1.餵養:追著孩子餵飯

臨床發現,由祖父母餵養的幼兒,更易出現挑食、偏食等不良習慣。這可能是因為老人更加心軟、慈善,以至於逾越了“關愛”與“溺愛”的邊界。

但事實上,老人由於經驗豐富、有耐心,可能更明白哪些食物最適合孩子的成長、哪些東西孩子喜歡吃。因此,家長們最好統一思想認識,共同商討。對於給孩子選什麼食物、怎麼去烹飪,可以多徵求老人的意見;而看見老人有追著孩子餵飯、吃一口飯獎一顆糖果等寵溺行為時,父母則要及時制止,讓老人明白放任孩子的不良行為,只會害了他們。

2.管教:過嚴或過松

不少老人管教孩子都傾向于兩種極端,過嚴或者過松。前者以過去的“軍事化管理”為標準,喜歡什麼事情都要訂個標準;而後者則看到孩子撒嬌就心軟,什麼事情都依著孩子。

事實上,孩子也需要尊重和理解,更要有適當的自由空間。面對這種問題,年輕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態度,不管多麼忙,都要抽時間多在家裡,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此外兩代人要協商建立可行的家規,出現問題有章可循。

3.早教:只教孩子認字、念書

不同的時代對教育的理念大不相同。在很多老人眼裡,早期教育無非就是“智力開發”,早點教孩子認字、念書。事實上,新的觀點是“會玩的孩子最聰明”,家長更重要的是要開發孩子的天性和特長。可以讓老人看一看這方面的書籍,和父母一起帶領幼小的孩子觸摸真實多彩的世界、參加戶外運動等,在孩子開心的笑顏中,讓老人逐漸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

4.安全:眼睛腿腳不靈帶來隱患

在隔代育兒各種矛盾中,安全隱患是最致命的。老人由於上了歲數,可能眼睛不夠靈光、腿腳不夠靈便,導致了各種安全隱患。對此,一方面,年輕父母要儘量抽出時間陪孩子活動。有條件的情況下,找個有精力確保孩子安全的人,陪同祖輩一起照看孩子。另一方面,不能打消老人的熱情和積極性,而要和他們一起想辦法,把隱患降到最低。比如,給家裡安上防撞角、安全鎖、安全餐椅等,讓老人照顧孩子更方便、更順手。

相關閱讀:玩耍早教優於學習早教 隔代親情的影響超乎你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