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爸爸怎就成了育兒路上的最大障礙?

一個溫暖的家缺了誰都不完整都不會幸福,我們的思維千百年來固化在這裡,因為我們自己要得到全部的愛,我們也希望孩子能得到全部的愛,只有如此人生的路上才能從出發點就健康幸福。我當然知道健康的家庭養育身心發展健康的孩子,這是硬道理,但單親家庭也不一定就一定都是心態有問題的孩子,這世界上的事物最缺乏的就是‘絕對’一詞,所謂萬事無絕對是也。

作為一個完整健康的家庭,我們做爹娘在育兒這條路上都只有奔忙,有時也會疲累有時也會興奮,時時心疼時時關心。都說是爹娘配合才能教育出德智雙全的孩兒,最近才發現對我這樣的惰性十足依賴性強的媽媽還真不好說。

常常因為懶惰要做的沒有做,該負的責任總覺得還有他爹幫我。在我們的小家庭裡,爹娘沒有做好明確的分工協調,恐怕只會更沒有章法,互為梗阻。他怨我沒給兒子讀故事書,我怨他沒督促兒子背單詞。。。。

老黃同志其實還算個盡職的爸爸,想當年俺自己的親爹就是那種重視事業過於家庭的男人,俺深有體會,遇到反其道而行的老黃,總會心中竊喜。雖然我和弟弟童年裡沒有得到父親更多的關懷,但母親照顧的很好,我們倆卻也還算是正常人。雖說是沒有什麼成就,庸碌無為,但好歹健康陽光。

老黃有時會出差,一般差不多歷時一個星期,我和兒子在家,兒子有我全權管理,我發現我的責任心立刻上升,我和兒子也堅持按照時刻表做事,只有爸爸老黃在家的日子我們反而亂了章法,我變得更懶散,兒子變得更隨意。

晚上不管多晚總要等到老黃回來玩上一陣子才睡覺,學習時間也會有意無意被遺忘。其實我自己的惰性和隨意才是破壞規矩的源頭,我自己的屁股在沙發上抬不起,兒子當然更加願意多玩會兒。甚至我和老黃的教育理念也會有差別,兒子在外面打架,老黃會堅持教兒子無論對誰都要反擊打回他,我卻總覺得或許應該區別對待,相機而動。

看來家庭教養也像做項目,團隊合作,責權利要分清在家庭育兒上也是很好的指導原則,否則更加亂套。特別是父母育兒原則及價值觀要統一,不能爸爸堅持這樣,媽媽堅持那樣,不只做父母的自己矛盾,更加讓孩子也錯亂。

【作者簡介】

備備黃,本名陳冬梅,自由撰稿,專欄作者,文章主要發表于新加坡《聯合晚報》、《新明日報》以及國內其他主要婚姻家庭及幼教專業報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