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獨處的好處_寶寶獨處的原則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獨處的好處是什麼呢?許多家長都不敢讓寶寶獨處,其實寶寶獨處是有一些好處的,所以家長大可以放心,下文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寶寶獨處的好處。

許多人認為孩子在沒有行為能力之前,就要跟父母時時刻刻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是這樣的嗎?其實專家表明,每一個人,不管是多小的孩子都需要有獨處的空間,我們不必時時刻刻指揮著孩子該幹什麼。

讓寶寶一個人待一會兒會帶給他不一樣的感受。當沒有外界干擾的時候,寶寶就能夠集中注意力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面,所以容易培養寶寶的興趣,也有利於孩子的獨立思考。

獨處除了讓寶寶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還鍛煉了寶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寶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得不到大人的依賴,所以做什麼事都必須自我思考,所以在整個過程當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給寶寶自己獨處的時間,不要管他幹什麼,無論他是玩遊戲,還是在那裡坐著,鬧著,都可以培養他的注意力,有時候他自言自語實際上是想表達一些什麼,比如他所看到的這個世界,或者他幻想當中的世界等等。

不要用成人的標準來看待寶寶的行為。孩子很多行為可能是我們成年人無法理解的,但是孩子在小的時候對這個世界是充滿好奇的,所以不要以為寶寶的活動沒有用處就中斷他。

如果你發現你的寶寶在沒有你的時候很安靜,這個時候就可以稍微放手,但是如果他開始哭鬧的話,就要立馬走到他的身邊,意思是告訴他爸爸媽媽都在,這樣能讓他帶著安全感去探索周圍這個世界。

對於一些依賴性比較強的孩子來說,父母可以規定一個時間讓寶寶自己獨處,可以和寶寶來一次約定,讓寶寶在沒有父母的環境裡嘗試著發現這個世界的樂趣,如果在其中遇到什麼困難的話,再嘗試著去解決問題。

不要擔心寶寶一個人活動會出現什麼意外,一旦懷孕以後家裡的家居就要發生一些變化,比如說一些傢俱尖角的地方要包起來,危險的東西要放在高處,這樣一來的話,寶寶在屋子裡活動就不會有什麼危險。而且放寬寶寶的活動空間以後還能培養寶寶觀察事物的能力。

寶寶獨處的原則

“寶寶還這麼小,放手讓他一個人玩,能放心嗎?”這父母最常有的疑惑。其實,讓寶寶獨處並不等於不理他。簡單地說,獨處是一種安靜的陪伴,父母可以在一旁靜靜地看書、做家務、觀察和欣賞寶寶的遊戲過程等,讓寶寶在不受到成人干擾的情況下去自由探索。

1、給寶寶安全感

安全感是獨處的基礎。要讓寶寶知道父母很愛他,會一直陪伴在他身邊,在感覺煩躁時能得到父母的安慰和擁抱,這樣他才會安心地去獨自探索環境。當寶寶開始搜尋父母的身影時,只要一個微笑或是輕輕的安撫,就能讓寶寶再次放心地回到自己的活動中。

2、父母願意放手

獨處是寶寶的功課,也是父母的功課。由於對寶寶有著太多的擔心,所以父母總是無法放心讓寶寶獨自呆一會兒。甚至有些時候,當寶寶投入到獨處的狀態中時,父母反而會因為失去被需要的感覺而悵然起來。現在,請您試著降低自己對寶寶的過度擔憂,改掉事必躬親的習慣,要相信寶寶能夠在獨處中自得其樂。

3、尊重天生氣質

有些寶寶就是喜歡與人接觸,不愛獨處。因此,一定要依照寶寶的氣質(個性)來安排獨處的時間和空間。當發現寶寶不喜歡沉思、也不愛一個人玩時,不用太過擔心,也不要太過於勉強他。多給寶寶一些時間和空間來慢慢練習,讓寶寶在無壓力的狀況下,慢慢體驗到獨處的美妙感覺。

4、保持環境舒適

不要因為擔心寶寶受傷而讓他失去獨處的機會。應主動安排一個安全的活動空間。如果是比較幼小的寶寶,還應該保持一個友善而熟悉的空間,讓寶寶在此空間中充分活動,隨時都能得到想玩的玩具,不受限制地自由探索。當然,在寶寶有需要時,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爸爸媽媽。

一個整天處在熱鬧環境下的寶寶,是沒有機會獨處的。即便在大家庭裡,也要主動創造一個安靜的空間,讓寶寶有機會獨處。

5、允許撒嬌依賴

假如寶寶還沒有準備好獨處,總是跟著你在屋裡轉,甚至常常要你抱著他,那就滿足他吧!等寶寶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他才能像充滿電的機器一樣,有著更濃厚的探索興趣和力量。

訓練寶寶獨處的方法

1、向他保證你一定馬上回來。可能他以為你離開了,就不回來了,他就不安全了。可以和他玩一些關於物體永久性(object peimanence)的遊戲,讓他知道一個東西(如一個小熊玩具、一個茶杯、甚至於一個人、你),雖然他沒有親自看見,也還是在那裡的。媽媽走了,也不會消失,還會回來的。

永久性的遊戲可以這樣做:玩捉迷藏(藏在門背後、沙發後面等);玩找失去的球(把一隻乒乓球當他的面滾到一隻布袋裡);玩蓋布下找娃娃(把一個小娃娃當他的面用手稍蓋好),然後跑出來、當他面掬出球來、打開蓋布抱出娃娃來,讓他懂得東西,甚至人,暫時看不見,並不等於永遠沒有了。懂了這個道理,你離開一會兒,他就不會跟出來了。

2、離開的距離逐漸加大。開始還在屋裡他看得見的地方,拿個針線盒子、擦擦桌子,再到屋子外面幹點事。

3、離開的時間也逐漸加大。一開始只一兩分鐘,漸漸五六分鐘、七八分鐘,這中間對他說著話,讓他認為你還在附近。

4、你最好在他玩得高興的時候,對他說:"你的積木(或什麼別的東西)搭(玩)得真好,媽媽出去拿一把芹菜來摘(這句話他可能不懂,沒關係,也可以說別的),馬上就回來噢!"這樣,讓他思想有個準備,會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