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怎樣的習慣不用改_讓寶寶受益的幾個習慣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怎樣的習慣不用改呢?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己家裡的寶寶可能會出現一些小習慣,許多家長會想盡辦法來改掉寶寶的這些習慣,其實寶寶一些小習慣是不需要改的,下文我們介紹一下寶寶怎樣的習慣不用改。

隨著寶寶的慢慢長大,總會慢慢習慣一些東西,而且會慢慢養成一些生活習慣,有寫看起來貌似不好的習慣其實並不想家長想像的那麼糟糕,這些習慣或許對成人來說是不良表現,但是對寶寶來說,有些是成長的必經之路。例如喜歡往嘴裡塞東西,喜歡把東西搬來搬去,弄得亂七八糟,或者是怕生人。容易害羞。

讓寶寶盡情地咬

1歲以內的寶寶都喜歡把能夠抓到的東西放到嘴裡“咬咬”,大人覺得很不衛生,通常都要把東西從寶寶嘴邊拿掉,甚至還會喝斥“不許吃,髒”!其實錯的是大人,而不是寶寶。12個月以前,寶寶感知世界的開始就是他們的小嘴,大人千萬不要強行阻止。

“樂此不疲”搬運工

寶寶長到一歲多時,可以滿地亂爬亂走,不少爸爸媽媽開始頭疼:小傢伙特喜歡搬東西,只要能拖得動的東西,就會從這頭搬到那頭,又從那頭搬到這頭,忙得滿頭大汗卻樂此不疲。其實,爸爸媽媽完全不必擔心,當寶寶發現許多東西會因他的努力而發生改變時,就會很有成就感。

寶寶怕生很正常

很多家長發現寶寶6個月以前誰抱都高興,可是六個月以後卻越來越怕生。家裡來了客人或換個環境就不開心,甚至大哭大鬧,這讓爸爸媽媽很是尷尬:“怎麼寶寶越大越沒出息了呢?”事實上,“怕生”是一種成長現象。六個月以上的嬰兒已經開始會區分親人和陌生人了,家長們應該感到幸福,敖包長大以後也會具備區分陌生人能力,以免上當受騙。

孩子喜歡咬東西,您就給他找些柔軟、乾淨的東西讓寶寶盡情地咬,或者來電磨牙餅之類的食物,孩子若是喜歡當“搬運工”您就單獨給他開闢一片領域,讓他去玩好了,也不用著急整理。如果孩子怕生,那就給他一點時間,讓他去慢慢適應。對於這些並不是太壞的習慣,雖然有些不妥,但是家長只要善於引導,也不會出什麼大亂子。

如何糾正寶寶偏食習慣

引起偏食常見原因有未及時添加輔食、不良的飲食習慣(以餅乾、麵包代替正常飲食,誤了正餐亦不在意)或因父母工作忙、壓力大,沒有耐心解決孩子吃飯問題,遇到棘手的問題,常以責問、訓斥來解決,無形中給孩子造成精神壓力,影響孩子食欲。久而久之,可能出現偏食或厭食,或沉溺於電視、電腦遊戲,與夥伴之間交際不夠頻繁,被困於小小的空間之中,缺乏足夠的戶外活動,無法完成高熱高能的消耗,自然就不易產生饑餓感。此外,也不排除因疾病導致的偏食。一方面是消化功能降低,身體不適,另一方面則因服藥影響了胃口,導致暫時性偏食。

要想解決寶寶偏食,媽媽們首先要以身作則,改掉自己吃飯挑食和吃零食的壞毛病,給寶寶樹立榜樣。媽媽們也可以把食物擬人化,製作成寶寶喜歡的卡通人物或者小動物的圖案,來適應寶寶餓好奇心,准保寶寶會胃口大開。其次,要學會營造愉快的用餐氛圍,在吃飯的時候不訓斥孩子,也可以和寶寶比賽吃飯。禁止一邊喂一邊玩玩具,更不可以邊看電視邊吃飯,這樣不但會影響消化,也會喪失和家人在進餐時的情感交流機會。

此外,可以試著通過在進餐一小時前加強進行散步、遊戲等戶外活動。這時一般在運動之後寶寶的饑餓感來了,也就吃起飯來會格外的香。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玩心比較大,一旦有一丁點的不餓就要玩,這時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裡,合理的幫助孩子安排好吃和玩的關係。

孩子獨立吃飯是一個長期需要學習的過程,這時父母一定要細心耐心,也要大膽的放手讓寶寶去學習。由於寶寶短時間內學會使用餐具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時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多給予孩子鼓勵,讓他們對自己產生信心。千萬不要不要採取哄、騙、罵等方式強迫孩子進食,這樣不僅會使孩子產生防抗情緒和厭食的心理,而且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為了為孩子創造一個愉快的進餐氛圍,媽媽們一定要積極的參與,這樣就會對孩子的成長和信心的樹立產生深遠的影響。

讓寶寶受益的幾個習慣

1、經常對孩子講事情的兩面性,讓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

2、聽取孩子對家庭生活的建議。

經常和孩子講講家裡的花銷添置、人事來往,並請孩子談談自己的看法,或者請孩子出主意想辦法。當父母經常聆聽他們的意見、採納他們的有價值的建議的時候,孩子就會心中油然而生對家庭的責任感。

3、讓孩子學會自我服務,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你還小。”“你不懂。”“你不行。”而要給孩子一定的鍛煉機會。

孩子們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遠遠超出成年人的想像。成年人認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已經完全有能力駕馭。因此,父母們要儘量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這樣孩子便可以在自我服務中增強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