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影響孕期胎兒大小六因素

准媽媽在懷孕期間,會遇到不少疑問,其中一個,就是胎兒的大小。由於胎兒體積會影響到孕婦的生產方式,因此就成了准父母相當關心的事。有些媽媽體型嬌小,但寶寶偏大,相反有些體型較豐滿的媽媽反而腹中的胎兒會偏小,究竟胎兒大小是由哪些因素決定呢?

六大因素影響准媽媽腹中胎兒大小,一起來開拓懷孕新知吧!

一、遺傳

胎兒的大小,會先天性受到父母體型的影響,這是遺傳的作用。例如,媽媽或爸爸身材高大,生出來的寶寶的頭部就很可能比較大;如果爸爸、媽媽比較瘦小,那寶寶的體型就可能比較瘦小。

二、飲食

准媽媽在懷孕期間的飲食,影響媽媽的體重之外,亦會影響到胎兒的大小。所以醫生會建議順產媽媽控制飲食,因為吃得太多的話,和體重增加有直接關係,胎兒也會因此變大。要留意的是,因吃得過量而引起妊娠期疾病,有可能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生長。另外,高鹽分、高熱量食品亦會影響子宮內環境,不利胎兒的生長發育。

三、生活習慣

同樣地,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與飲酒,都會導致子宮內環境的惡化,損害體內的正常機能,影響營養輸送,對胎兒的正常發育產生不良後果,甚至有可能會導致子宮內胎兒發育遲緩,導致胎兒體重過低。

四、孕婦體重

准媽媽在懷孕期間不正常的體重增加,如暴飲暴食或運動不足等導致的體重增加,不但會影響孕婦自身,還會對胎兒體重有影響,所以應儘量保持在適當的BMI(身高體重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又稱身體品質指數。)水準,詳情可向醫生查詢。

五、胎兒性別

一般情況下,男性寶寶會比女性寶寶體型略大,這是因為男孩子的骨骼框架一般而言都比女孩略大一些。但並不是絕對的定律,只作參考。

六、胎兒疾病

這是父母最不希望發生的情況,胎兒疾病是影響到生長發育的因素之一。胎兒若患有先天性疾病,發生子宮內胎兒發育遲緩現象會增加。假如在妊娠第20周左右,胎兒器官結構發育出現問題,應該引起重視,此時就應該通過超聲波對胎兒的發育和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和監測。

所以,在懷孕期間,應保持良好的體格,注意均衡飲食和適當運動,戒除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是自決性控制胎兒大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