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過量補鈣危害多多

近日來,由於多有報導稱“患呼吸道疾病的幼兒數量激增”,再加上氣溫變化大,很多家長為了“保險”起見,不敢再讓寶寶停留在室外。這樣一來,怎樣才能確保孩子不缺鈣呢?難道要拿鈣片當糖吃嗎?

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無機物,其中99%的鈣在體內與磷結合形成骨礦物鹽,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餘下的鈣存在於其他組織和體液中,參與體內許多複雜的生理生化活動。

鈣對人體雖然重要,但有關研究提示,當成人每日鈣的攝入量超過2000毫克時就會出現副作用,如尿鈣排出增加、血鈣升高、便秘等。那麼孩子呢?冬季由於戶外活動少,孩子本來就容易出現缺鈣問題,但關鍵是,怎樣才能安全地補充這些人體必須的鈣質。

鈣的吸收並不是完全按照人們的意願:補多少,也吸收多少;補得越多,吸收也越多。鈣在胃腸吸收的多少,主要取決於寶寶當時的鈣營養狀況,受到寶寶體內活化維生素D激素、甲狀旁腺激素等物質的調節。維生素D能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當維生素D缺乏時,即使補再多的鈣,也不能很好地吸收。維生素D還能抑制腎臟對鈣的排泄和促進舊骨的脫鈣作用。

一般說來,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更安全,進食正常的食物,不會引起鈣過量。母乳、配方奶應是嬰兒首選的補鈣食物。年齡較大一些的寶寶,除乳製品外,還可給予豆製品、蝦皮、魚肉等食物來補充。而曬太陽和戶外運動有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是安全補鈣的方法之一。

一旦發現鈣過量,就應該停止補鈣或者及時調整補鈣的劑量。通常只要將補鈣劑量及維生素D劑量做恰當調整,鈣過量的症狀就會很快消失。但是,骨骼的鈣化一旦形成,往往沒有很好的辦法加以消除。避免再次過量補鈣和維生素D製劑,可能是延緩進一步鈣化最好的措施。

小心患上“鬼臉綜合征”

對3歲的Tony來說,“嗯嗯”始終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他總要每隔兩三天才大便一次,而且大便時很困難,常常肛門裂開致使糞便表面“血跡斑斑”很是嚇人。更讓爸爸媽媽驚恐不已的是,Tony的長相越來越“奇怪”——孩子的嘴變大了,上唇突出,鼻樑平坦,鼻孔朝天,兩眼間距遠,不時還有怪異的表情。

其實,Tony所表現出來的種種症狀,都是由於嚴重超劑量盲目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而引發的“鬼臉綜合征”。

Tony自出生後一直屬於超重寶寶,每次體檢,醫生都告訴Tony的父母,孩子存在缺鈣現象。因此Tony媽媽認為,自家孩子體重比同齡孩子高必然就需要補充比同齡孩子更大劑量的鈣。於是,她開始給孩子大量服用維生素D,甚至拿鈣片當糖果吃……

要知道,這些做法不僅不科學,而且長期補鈣過量對身體還有很大的不良影響。維生素D並不是營養品,過量服用後,長期積聚在兒童體內,會引起食欲下降、噁心和消瘦等症狀,而患血鈣和尿鈣的概率也可能增高,腎、腦、心和肺等臟器也有可能異常鈣化。

其中少數孩子長期嚴重補鈣過量,就可能因此患上“鬼臉綜合征”:長著一張大嘴,上唇突出,鼻樑平坦,鼻孔朝天,兩眼間距甚遠,表情也怪異。這類孩子往往還伴有智力低下、心臟雜音等疾病。

不少家長除了給孩子喝奶粉,還添加兩種以上的鈣片,結果造成重複迭加。一般而言,6個月以前的嬰兒每日需要300毫克的鈣,6個月以後的嬰兒每日需要400毫克的鈣。而在配方奶粉裡,每800毫克的奶粉已經有600毫克的鈣含量——這已經足夠滿足一個正常嬰兒每日的鈣需求量。其實,一般真正缺鈣的孩子多數為早產兒或巨大兒,這樣的孩子才需要定期額外補充鈣製劑,但也必須嚴格依照標準。

更何況,補鈣並不是多喂鈣片。鈣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受多種因素影響,也有多種管道。對於不明顯缺鈣的孩子可以通過豆製品、乳製品和魚肉等食物來補充,並且配合陽光的紫外線作用。曬太陽和戶外運動是最好的天然鈣製劑,在冬季,上午10點和下午2點的陽光是最適合孩子的。

把鈣片碾碎後混在牛奶或食物裡喂孩子,也是不妥的做法。在一般情況下,混在食物中的鈣片只能吸收20%,其餘的經過消化後會排出體外。如果餵奶時喂鈣片,奶和鈣很容易相結合形成凝塊,不僅鈣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餵奶後1—2小時,胃內食物大部分被排空後再給孩子喂鈣片。

過量補鈣危害多多

過量補鈣不僅是一種浪費,更會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短期內口服過多的鈣,多餘的鈣大多會通過糞便排出體外,主要是增加了寶寶胃腸的負擔,除個別寶寶可能會發生厭食、便秘、消化不良等較輕微的症狀外,一般不會發生更嚴重的反應。

但是如果長期過多補鈣,可能會產生以下危害:

造成長期的高鈣尿症,增加了泌尿系統形成結石的機會。

導致軟骨過早鈣化,前囟門過早閉合,形成小頭畸形,制約了寶寶的大腦發育。

骨骼過早鈣化,骨骺提早閉合,長骨的發育受到影響,終末身高受到限制。

骨中鈣的成分過多,骨質變脆,易發生骨折。

影響寶寶的食欲,從而影響腸道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

腸道中過多的鈣會抑制鐵、鋅等二價離子的吸收,造成繼發性的缺鋅和缺鐵,並導致寶寶免疫力下降、厭食、生長緩慢、貧血、疲乏等相應的症狀。

血鈣濃度過高,使鈣沉積在內臟或組織,若在眼角膜周邊沉積將會影響視力,在心臟瓣膜上沉積將會影響心臟功能,在血管壁沉積將加重血管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