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兒童為什麼會亂塗鴉_兒童學畫畫的好處有哪些

養生之道網導讀:

兒童為什麼會亂塗鴉呢?很多家長見到兒童亂塗鴉就非常煩惱,但是卻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其實家長應該多瞭解一些兒童的行為,要知道兒童為什麼會亂塗鴉,下文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兒童為什麼會亂塗鴉。

兒童的塗鴉發展是有階段性的,2-4歲的兒童只會畫事物的局部,整幅畫面無系統、無秩序,有90%的兒童會在10-21個月期間出現了亂塗亂畫的現象。其實,兒童的繪畫反映出兒童的肌肉協調性、認知、情感等方面的發展。通過對兒童繪畫的內容與行為方式的深入觀察,我們就能更好地瞭解兒童。因此學校美術教育工作者與家長很有必要瞭解兒童塗鴉行為的發展特點與心理基礎,從而引導兒童在塗鴉過程中獲得繪畫的基本興趣與技能,促進兒童心理健康成長。

4歲以前兒童繪畫時拿筆是無目的的,通常由左至右、由上而下,依賴肩部的肌肉動作。通過反復練習和肌肉的發展,慢慢的,筆劃就變得有目的,依賴肘部與手臂的運動,能說出所畫線的名稱。到了一定程度,兒童就會模仿筆劃,手腕的動作代替了手臂的動作,手指的活動代替手腕的動作,而且通常會努力模仿成人作畫的動作。

兒童塗鴉時,無論是握筆還是運筆,都是遵循從大肌肉到精細肌肉的過渡,從軀幹中心運動到遠離軀幹的肢體運動,遵循“經濟性原則”。

根據兒童繪畫內容的不同以及動作的靈活程度,研究者們對兒童從一開始有塗鴉行為到基本有能力繪圖之間劃分了更為細緻的若干階段:

1、未分化塗鴉:即無控制的塗抹,一般會是一些無目的的、生疏的直線、弧線。

2、經線塗鴉:重複性地上下方向塗直線;

3、圓形塗鴉:即重複畫圓,並用它來表現一切事物;如有缺口的圓、封閉的圓等。

4、命名塗鴉:即認識到繪畫內容與外界物的關係,受畫面象徵符號啟發而命名繪畫內容。如圓表示太陽、兩條交叉的弧線代表魚或圓上添加線條表示蝌蚪人。

兒童塗鴉內容一般都會經歷從線到形的發展,從單一形到形的組合的發展。這主要依賴于兒童握筆與運筆的過程。所以從握筆與運筆兩方面可以瞭解兒童塗鴉的特點。

從兒童握筆的手姿勢的發展來看:

1、最早期兒童在握筆的時候,手心向上,手掌和手指一起活動來抓握筆,兒童握筆的動作和整個手和手臂的運動是手掌向上的抓握動作。這握筆形式會顯得笨拙,所以兒童很難進行有目的的繪畫動作。

2、隨著在繪畫活動中偶然的嘗試以及在家長與教師的指導下不斷學習調整握筆動作,兒童“手掌向上抓握”的握筆動作逐漸被“手掌向下抓握”的動作所代替,拇指和其他四指開始在繪畫技能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我們就不難理解到兒童為什麼會到處亂畫,是因為初期孩子是依賴肩部的動作,握筆的姿勢以及大肌肉的控制使它的繪畫範圍不可能只集中在一張小小的白紙上,他們通常需要大範圍的繪畫物件。

幼兒過早學習寫字並不好

許多家長很早就教孩子寫字,並以教不教孩子識字、寫字作為選擇幼稚園的一個重要標準。而一些個體幼稚園、街道幼稚園為迎合家長的這種需求,便教幼兒寫字,甚至以寫字、識字簡單地代替早期教育。這些做法顯然都是不妥當的。

其實,寫字是一種極為精細的技能。它需要對文字進行有意觀察、分析,將文字分解為多種筆劃,再綜合、概括其筆順、結構,由大腦將資訊和指令傳送到手,在手、腦、眼的協同作用下,將各種筆劃組合成文字。對於不到6周歲的幼兒來說,要其正確完成這一複雜的過程是有困難的。

從幼兒的生理、心理發展來說,幼兒期兒童神經抑制機能還很差,不能過久地抑制自己的行動,或者從事過分細緻的作業活動;在知覺方面,常常表現出籠統、不精確的特點,他們較難區別相似的文字;在空間方位知覺方面,幼兒尚無法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對性和角度,3~4歲的幼兒對上、下方位掌握還不很穩定;在手的運動覺方面,幼兒手的骨胳肌肉遠遠沒有達到成熟程度,手部關節骨化過程還沒有完成,手部肌肉的力量也很差,不能勝任需要持久用力的動作。

再說幼兒的手、眼、腦的協調能力也差,他們寫字時,眼睛總要盯住筆尖轉。為了能看到筆尖運動,便歪著身子,側著腦袋,並儘量使右側的肩、肘、腕向前。因此可以說,過早地要求幼兒以正確的姿勢和筆順(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書寫文字也是很困難的。 如果硬要小孩寫字,那也只能是畫字。他們畫的字免不了東倒西歪,缺鼻子少眼睛,且人也極易疲勞。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往往不厭其煩手把手地教,而孩子卻怎麼也寫不好,氣得家長脫口而出:你真笨,沒出息……孩子自己當然也很洩氣,心情沮喪。長此以往,便對寫字失去了興趣和信心,以至於產生恐懼心理。

根據調查,2~4周歲的幼兒,90%處於塗鴉狀態;5周歲的幼兒,95%能準確地臨摹畫畫,但卻有75%的幼兒不能以正確的筆順、姿勢穩定地書寫簡單的漢字(如“口”、“白”);6周歲以上的幼兒基本上能以正確的姿勢、筆順準確地書寫簡單的漢字。不過要求不能過高,寫字時間也不能太長,還要開始時就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書寫動作,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以後隨著幼兒手部動作的發展,手、眼、腦的協調,再逐步提高要求。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寫字基本上是孩子入小學以後的事,不宜在幼兒期就提倡。

為此,希望幼兒家長和幼稚園都能按照幼兒的年齡特點辦事,讓幼兒在學寫字之前,多塗多畫,多做些需要多種感覺器官參與、配合的遊戲和手工活動,還可讓孩子自己動手,系鞋帶,扣扣子,拉拉鍊等,以促使幼兒神經機能、感知覺、手的運動覺的發展,提高機體各部位的協調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為幼兒入小學寫字、讀書作好各方面的準備。

為什麼不建議過早的教幼兒寫字呢?其實,孩子過早的學習寫字很容易導致身體的疲勞以及手指的畸形,因為幼兒的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自然骨骼就會很脆弱,而一旦讓孩子的小手開始握筆的話,骨骼受到傷害也是不能避免的。而且孩子太小就坐在那裡寫字的話,還很容易傷害到脊柱,恐怕將來孩子連站立都成了問題。

兒童學畫畫的好處有哪些

好處一:增長兒童各方面知識。

兒童開始學畫畫的時候,會關注自己生活中的事物,然後在塗鴉的時候表達出來。而美術課堂講解範圍廣泛涉及藝術、文學、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以及生活中的各種常識。比如帶孩子去觀察公園裡築巢的小鳥,觀察鳥窩的樣子;然後跟孩子說先把鳥窩和小鳥畫在紙片上,再告訴孩子快要刮大風了,鳥窩不結實了,寶寶快給鳥窩加上更多的保護吧!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饒有興趣地發揮他的創意,用各種圖案、線條把鳥窩包圍起來。這樣不但達到了讓孩子動筆動腦的目的,又培養了寶寶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好處二:鍛煉兒童的感知能力。

學畫畫提供給兒童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大自然和生活,孩子拿起作畫工具在塗鴉的過程,能大概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學畫畫應該是孩子距離客觀世界最近、最直接的一種活動。畫畫的孩子每天都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專門研究不同的觀察方法,並切實對不同的事物進行有目的的觀察與描述。這樣長期積累,兒童就可以越來越完整越來越細緻地觀察身邊的事物,孩子的感覺就會越來越敏感。換句話說,就是孩子的感知能力越來越強,也就是越來越聰明。

好處三:鍛煉兒童的動手能力。

據相關專家介紹,讓孩子動手製作能更好更快地發現孩子的潛能和無限的智慧。學畫畫的過程能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畫筆、顏料、紙等各種各樣的工具材料,孩子們能利用這些有限的材料製作出完全屬於自己的藝術作品。

畫畫可以陶冶情操,寶寶學點東西很重要,多一項技能,在步入社會之後都是一份保障,而且寶寶如果確實感興趣的話,還可以以後往這方面發展,畢竟興趣是最重要的,寶寶掌握了別人不會的技術,大家都會想要和他交朋友。還可以鍛煉寶寶的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