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四大飲食惡習_飲食惡習有哪些

養生之道網導讀:

不少人的身上都存在著飲食惡習,今天,小編來為大家盤點四大飲食惡習。這四大飲食惡習的危害非常大,不少學齡兒童都有飲食上的惡習,家長應注意指引,吃得對吃得准,孩子也可健康成長。

一項針對學齡兒童健康的調查結果顯示,近5成小學生缺乏運動,超過一半的小學生喜歡吃零食,只有三分一的學生知道每天定量喝水。

飲食四大惡習

1、挑三揀四的飲食習慣

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可謂真正的挑戰。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大多數孩子會固執地堅持從孩童時期養成的飲食習慣,而不同成長時期對營養的需求也產生著變化。許多孩子對食物挑三揀四、吹毛求疵的時候,家長總是擔心孩子的營養需求得不到滿足。

2、成長問題帶來的飲食偏差

學齡兒童指的是6~12歲進入小學階段的孩子。他們獨立活動的能力逐步加強,而且可以接受成人的大部分飲食。一方面,這一部分孩子,在飲食上,往往被家長誤看作大人。另一方面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小團體,不願意像嬰兒時期一樣一切由父母做主了。這也因此影響了孩子對食物的選擇。例如,有些女孩片面地追求曲線美而盲目地節食、偏食,從而忽略了營養的汲取與攝入。受到同伴飲食習慣影響的也大有人在,大家吃什麼我也吃什麼。

3、不規律的飲食時間

時間也是一大因素。在學業、課業、運動的壓力下,孩子們的飲食時間正在受到侵害,甚至連挪出時間吃飯也變得很奢侈。許多家庭會選擇晚點吃飯。長時期不規律的飲食時間讓孩子的胃對食物的到來毫無準備,要想吸收營養就變得更加困難。

那麼,如何糾正飲食惡習呢?

1、培養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飲食衛生習慣主要有不挑食、不偏食;按時吃飯;不暴飲暴食;飯前、吃東西前洗手;不吃不潔食物;吃飯時不看書、不看電視、不說笑,飯後不作劇烈運動等。

2、孩子多運動胃口好

除了營養,運動也是影響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卻經常被家長忽略。學齡期的孩子由於學業壓力、課餘生活被培訓班充斥等原因,導致小學生的運動時間被大幅度壓縮,甚至很多家長接了孩子往往就直接回家了,孩子宅在家裡一直到吃飯、睡覺。運動不足、消耗少,孩子的胃口自然不會好。每天至少要孩子運動一個小時。

3、多喝水少喝功能飲料

現在很多家長覺得天氣熱了,害怕孩子上火,就給孩子喝涼茶,有的甚至一周幾次,這樣的做法十分不可取。只要每天喝足夠的水,就不會存在上火問題。涼茶雖然有下火的作用,但是孩子身體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全,涼茶畢竟屬於中藥,長期飲用對孩子沒有益處。

此外,學齡兒童活動量大,新陳代謝旺盛,對水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應注意補足水分。如學校不提供安全衛生的飲水,學生可自帶涼開水。值得注意的是,人工配製的各種果味料、碳酸型飲料不宜作為兒童補水之用。

4、皮鞭與糖果鬆弛有道

許多家長都把零食當做大敵,只要把握好吃的時間和量,零食並不會對孩子的健康有影響。如果完全不讓孩子吃零食,一旦孩子吃到好吃的食物,就會難敵誘惑,大吃特吃。 在午後三四點鐘時吃一些零食既可緩解饑餓又能提高學習效率。現提倡吃硬果類零食,因為它們營養豐富而且通過咀嚼有利於咀嚼肌發育,有益於視力。但應控制食量,而且不應在飯前吃。

要想吃得健康,以上四大飲食惡習必須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