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如何培養孩子的靈巧性_孩子靈巧性的培養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的培養是每個家庭事關重大的,作為家長也希望孩子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訓練孩子的靈巧性,也是相當重要的。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靈巧性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如何培養孩子的靈巧性?

一、靈巧性的培養對於孩子也重要

同的遊戲與運動能夠有效地刺激孩子的運動神經,提高寶寶的靈巧性。爸爸媽媽們應有意識地利用一切機會,讓寶寶在走、跑、跳的活動中,鍛煉身體各部分的機能,增強身體的協調能力。

走:走路就是一種簡單的,單調的、枯燥的行為,假設讓小寶寶把走路變成為一種快樂的運動,那麼既有益於骨骼與肌肉的發育,又利於寶寶智慧的身體的協調能力的培養。走路時,不斷變換走路的方式,如一會快走,一會兒慢走,或是有節奏地與著音樂的節拍走,也能夠牽著寶寶的走臺階等,並隨時糾正寶寶走路姿勢。

滾、翻:讓小孩子們身體彎曲進行滾翻,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練習腹肌的方法,同時也是孩子最愛玩的運動。可在沙灘、草地或床上進行。讓寶寶雙手抱住雙膝,身體縮成一團,爸爸媽媽們輕巧的一推,寶寶更嘗到滾翻的樂趣。腳的彈力、腹肌、平衡能力更富有靈巧性。

跳:跳能夠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跳要遠遠比跑與走都複雜,有技巧。在大路上行走的時候,可讓寶寶從一個臺階上跳下來,或在跑步時跳起來夠樹枝等。還可模仿小動物,如小白兔、青蛙等,讓他們一邊想像一邊有節奏地跳,也可做踢沙包、踢毽子等遊戲不定期鍛煉寶寶跳的能力。

投、接:投擲不僅僅是一種上肢運動,同時也是小寶寶手、腳、腦一起使用的協調鍛煉,這樣可提高寶寶運動神經的靈巧性。爸爸媽媽們帶領寶寶到操場去扔沙包,小球,讓寶寶有目的地投向一處,對迎面過來的球敢接或有其它正確地反應。以此來培養寶寶的反應能力、協調能力與靈巧性。

總結:讓寶寶在走、跑、跳的活動中,鍛煉身體各部分的機能,增強身體的協調能力非常重要。比方說可模仿小動物,如小白兔、青蛙等,讓他們一邊想像一邊有節奏地跳,也可做踢沙包、踢毽子等遊戲不定期鍛煉寶寶跳的能力等等。

二、孩子鍛煉的注意事項

1、掌握好適宜的活動時間。

如:上午10時和下午3時為幼兒戶外活動的最佳時間。研究表明,上午10時和下午3時是全天中空氣較清潔的時間。上午9時後,地面受陽光照射, 溫度升高,空氣對流迅速,積聚在人呼吸帶的空氣污染物稀釋、擴散。午後3時,氣溫較高,風速快也有利於空氣淨化。所以這兩個時間段為幼兒最佳活動時間。

2、選擇適合的天氣。

霧天不宜讓幼兒外出活動,因為霧天空氣濕度大,霧中不僅帶有煤煙、粉塵、病菌等有害物質,而且霧可以阻止廢氣向空中擴散。霧天濕度大,相對缺 氧,幼兒會感到胸悶、心慌、氣促、無力。霧天視物不清,也易造成幼兒碰傷、跌傷。而烈日當空時,幼兒在戶外活動容易中暑;飯前、飯後半小時內活動則易吸入 冷空氣,產生胃痙攣,對幼兒身心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