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怎樣培養孩子獨立性_培養孩子獨立性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樣培養孩子獨立性?獨立性是良好的個性品質,是創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質條件。尤其是要從孩子的時候培養,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獨立性?

獨立性是良好的個性品質,是創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質條件。人的創造力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其中包括人的獨立性、自製力和堅韌性等心理特徵。但是,有些家長,特別是獨生子女的家長由於不懂得兒童身心發育的規律,缺乏科學育兒知識,對孩子往往事事包辦,不讓孩子動手動腦。使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依賴性格,這無形中也使孩子失去了許多促進智力發展的機會。因此,作為父母,應該盡可能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

要使孩子具有獨立自主的能力,首先家長不要一切圍著孩子轉,要讓孩子從家庭的中心走出來。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家長一般不要代替他去做,凡是孩子說“我能”、“我自己去做”的,就要放手讓他自己去嘗試。孩子到了一歲左右,一般就有了獨立的願望。當他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就往往喜歡獨立行走,不要大人攙扶,不到兩歲,就要自己拿勺吃飯,到了三四歲,就會常常說:“我自己來。”這種種要求,正是可貴的獨立精神。家長只有對這種需耍有足夠的認識並予以支援和滿足,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養。

要使孩子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家長還應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多實踐。一個孩子只有給他很多探索和試驗的機會,以及不害怕他獨自在一定的限度內犯錯誤,才能培養和鍛煉他的獨立自主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應允許他有越來越多的獨立性,也就是說父母給他們的約束和規定要逐漸減少,使他有更多的自由去管理他自己的事情。一句話,要逐漸擴大孩子的“自主圈”。父母還應鼓勵孩子對自己的事情做出決定。比如,你可以說,“這由你決定”,“你自己怎麼想就怎麼傲”等。當然,由孩子自己傲出決定的事,必須是與他年齡相適合的。

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過程中,有時孩子也可能由於種種原因而不願自己動手。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就要設法啟發、培養他自己幹的願望和能力,戰勝依賴的心理。當然,對於一些孩子做起來有一定困難的事情,父母可以給予適當的指點,或者給予必要的協助,使孩子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本領,獲得才幹,增長信心。總之,家長應該克服過分保護孩子的傾向,讓孩子多去實踐,在實踐中培養他的獨立性。

專家支招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和成年人一樣,他們需要有機會來自己作決定,來鍛煉自己的決策能力,體會自主選擇的快樂。所以無論父母怎樣擔心,也應該給孩子充分的選擇權,從小就培養好孩子的決斷能力。例如,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穿什麼樣的衣服,而不要根據自己的喜惡來強迫孩子;可以讓孩子選擇自己的業餘愛好,而不要根據自己的願望和理想安排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