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准媽媽孕期保健的方法有哪些

養生之道網導讀:

准媽媽孕期保健的方法有哪些?孕期保健是每位孕婦都必須完成的,這樣可以讓寶寶能夠健康的成長。那麼准媽媽孕期保健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一、准媽媽孕期保健的方法

每一位准媽媽在孕育生命的過程中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可愛、聰明、漂亮。對於藥品,人們通常認為依據藥品說明書服用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對於孕婦來講,一旦誤用或濫用藥物,極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1、補藥好似“催吐藥”

婦女懷孕之後,體內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刺激胃腸而致嘔吐、噁心。同時,懷孕使胃腸功能減弱,這時過量服用的滋補藥積聚在胃內,影響胃腸蠕動功能,加劇噁心、嘔吐。人參屬大補元氣之品,孕婦久服或用量過大,會使氣盛陰耗,陰虛則火旺,容易加重妊娠嘔吐、水腫和高血壓等現象而導致流產。

2、用藥遵醫囑,切忌濫用

雖然妊娠時期許多藥物時胎兒和孕婦有影響,但不能片面地理解為凡是藥物都會損傷胎兒,對醫生開給的藥一概不用。事實上,有些疾病如不及時治療,會加速疾病對孕婦身體的危害,繼而影響胎兒。孕婦用藥關鍵在於權衡利弊,合理應用。故必須在醫師指導下,遵醫囑用藥。做到既不麻痹大意,又不因噎廢食。

3、中藥也可致流產

有些人認為中藥對孕婦和胎兒是安全的。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對孕婦來說,應禁服活血破氣、滑利攻下、芳香滲透和大熱大毒類中草藥。中成藥成分複雜,應在考慮病情需要和利弊得失後謹慎使用。常用的一些外科活血化瘀藥,如丹參、紅花、血竭、地蟞蟲、乳香、沒藥、馬錢子等,可使血液流動加快,血液黏稠度改變,甚至引起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所以,孕婦就診時應主動將懷孕情況告訴醫生,以便醫生開具適當的藥物進行治療。

4、維生素要適可而止

維生素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必需物質,孕婦如缺乏維生素a,可影響胎兒視覺器官發育;缺乏維生素d,可導致胎兒生長速度減慢。人們通常認為維生素是最安全的藥物,然而,前提是必須在規定藥量範圍內服用。孕婦若盲目服用維生素類藥物,會對胎兒的神經管造成惡劣影響。

5、莫把鈣片當飯吃

營養學家認為,孕婦補鈣過量,胎兒可能得高鈣血症。出生後患兒會因囟門太早關閉,齶骨變寬而突出,鼻樑前傾,不利於小兒外貌美觀。一般說來,從日常飲食中攝取鈣就足夠了,平時應該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大豆製品、芝麻、蝦皮、蟹、蛋類、海產品等。菠菜、竹筍、茭白等雖含鈣較多,但因含有多量草酸容易與鈣形成難溶解的草酸鈣,不易被吸收,所以不宜多吃。另外,鈣質在人體內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參與,因此,孕婦應多曬太陽,以增加鈣的吸收率。

二、准媽媽保健的誤區

誤區1、懷孕前期不到醫院進行檢查

有的孕婦害怕到醫院進行B超檢查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其實最為關鍵的高危妊娠篩選就是在孕早期,也是降低圍產期和死亡率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懷孕12周內應儘快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誤區2、水腫的孕婦不能喝太多水

孕 婦生理性水腫是最常出現的一種,其與腎炎水腫不同,不用限制喝水量。相反,應在孕期多喝水,促進胎兒排出更多的廢物以及體內多餘的水分。可適當多吃一些赤 小豆、冬瓜、綠豆等利尿消腫的食物,儘量不吃鹹肉、醃菜等含鹽量高的食物。可將腿平放在床或沙發上,儘量少將雙腿下垂,可以在睡前把腿抬高15分鐘左右, 有利於緩解孕期水腫。

誤區3、許多孕婦認為孕吐是正常的現象,不需進行特殊的治療

但是,如果早孕反應頻繁,嘔吐情況嚴重,甚至在嘔吐物中有咖啡樣物或膽汁,不能飲食,就需要去醫院看醫生了。這種孕吐反應被稱為妊娠劇吐,嚴重時孕婦會出現 脫水、抽搐,甚至昏迷的症狀,危害到孕婦和胎兒的健康。為緩解孕吐,建議孕婦飲食要清淡,多吃豆腐、雞蛋羹等易消化的食物。白天少食多餐以防反胃,但也不 可太饑餓,胃越空越容易誘發嘔吐。適當做一些舒緩的活動:如散步、孕婦操等,不要因身體不舒服就整日臥床,這樣反而會加重孕吐。

總結:孕期會出現很多現象如浮腫、嘔吐等,雖然是正常生理現象,但一定要掌握病情出現的原因以及嚴重程度,也不能聽信民間的傳言,有很多做法都是不正確的。否則會讓正常的生理現象變的嚴重,危及到孕婦和胎兒的健康。